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唯信任不可辜负,唯实干回报信任”的工作理念,坚定扛牢作为经济部门、民生部门、行业部门的职责使命,坚持“工作标准化、标准程序化、程序公开化”,聚焦人民群众所盼和城市发展所需,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推动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按下更新建设“快进键”,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全力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全年计划改造318个老旧小区,已100%开工,惠及居民9.2万户,已完工186个,改造户数全省第一,经验方法获《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全年计划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已签约27个、签约率达92%,58个续建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全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攻坚。跑步进场,挂图作战,杭鞍高架二期、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南京路拓宽改造等市民关心的关键项目,提前2个月实现主线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辽阳路快速路、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劲松五路打通工程年内将主线通车,42条未贯通道路年内将全部通车,市民出行的堵点、难点逐一化解。全年实施7个清洁取暖“煤改气”项目,建成燃气锅炉15台。开工13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全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攻坚。坚持增量扩容、开放共享,挖掘边角地块,建成6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15313个。完成300个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和238个经营性停车场、23个住宅小区开放共享。
二、跑出住房保障“加速度”,实现住有宜居新提升。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公租房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相结合,对城镇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开工建设公租房1005套,配租1528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万户、9500万元。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间),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问题。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牵头推进全市空中缆线和飞线整治,整治完成缆线1981公里、飞线充电1.1万处,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3431处、充电位4.67万个。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85万平方米,开展1554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资金21亿元,完成13.07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加快推进美丽村居市级试点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0户,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15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道)、200个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法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
三、挥出增量提质“组合拳”,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全力推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从供需两侧精准发力,两轮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全力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加大支持刚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力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1—10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325万平方米,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二位。全力推进建筑业做大做强。2家建筑业企业晋升特级资质。5家企业入选2022年全省民营企业百强,8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全省建筑业30强,入选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2332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建筑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14.1%,税收占全市的22.8%,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实现突破。中铁十八局一公司等10家央企落户青岛。全市建筑业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400余人,为全市“保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四、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塑造转型发展新优势。提升城市建设发展品质。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推动“六个”城市建设,制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完善。深入推进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开出全国首张“绿色建材保证保险”保单和首张公共机构类“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建成绿色建筑1838万平方米,开工装配式建筑650万平方米,绿色城市建设成效获得央视点赞。加速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构建全市“一张数字底板”。深入推进城市体检,为系统分析解决“城市病”提供参考。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创新出台优化城市更新中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八项措施,在全国首推限额以下工程告知承诺制。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总监制度,实现全市288个深基坑全过程信息化管理、2418台塔式起重机全生命周期管控。推行新建住宅工程交付“先验房后收房”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新建住宅质量问题引发投诉量显著下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