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收到了你的邮件,等我仔细查看之后回复你,晚点我再发一些新品种的金鱼图片给你。”

11月28日下午

淀山湖镇红星村一处观赏鱼养殖基地内

新型职业农民曹丙军

正在用英语和外国客户交流

商讨出口订单事宜

很有国际范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曹丙军作为观赏鱼养殖人才被红星村引进,在村里的帮助扶持下,他的基地从80亩扩大到300亩。现在他的公司每年产出1000万条观赏鱼,80%出口国外,创造外汇100万美元。作为一位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曹丙军从来没有忘记带上其他农民共同致富。

新型职业农民 曹丙军

我提供种苗给他们,同时提供技术指导,最后采取保底收购价的模式把养殖的观赏鱼全部收购,最大程度保证养殖户的收益。

曹丙军推出的“观赏鱼+水稻”共生养殖模式,一方面减少了稻田里化肥、农药用量,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稻米品质,增产增收。他的新思想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端起“养殖碗”,吃上“销售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捧饲料撒向水面

溅起朵朵水花

各色金鱼游聚争食

……

农户蔡荣林正在自家小院里的

池塘边给金鱼喂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户 蔡荣林

村里面组织我们到金鱼养殖场进行参观,我回来就开始养殖,每天看到这些活蹦乱跳的金鱼,我的心情特别好。

蔡荣林每天都会用手机拍照记录,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养鱼日记”,收获亲朋好友点赞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蔡荣林

我上海几个朋友看到这个金鱼,觉得既好看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养金鱼我做不了行家,我就想通过销售金鱼,增加我们农民的收入。

农村产业兴旺与否,决定着乡村发展的成色。产业兴旺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淀山湖镇红星村加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出一批乡村致富领路人。除了曹丙军,新型职业农民邹建星也是其中之一。在承包的386亩养殖水域内,邹建星引进了网片地膜护坡创新技术、“活水养蟹”技术、扣蟹高产培育技术,养殖了大闸蟹、淡水澳虾、“南太湖一号”罗氏沼虾等水产,还引进了青虾“太湖2号”、青虾“太湖3号”等抗病能力好、上市规格大、市场反响好的新品种。

新型职业农民 邹建星

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品种,我都是自己先试验,成功后再向村里其他养殖户推广。

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邹建星在村里可谓是新养殖模式的领头羊,他希望在他的带动下,能帮助村里其他的养殖户。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红星村不断引入新型农业人才,融入“鱼文化”元素,加上乐营基地、“拾柒隐”高档民宿等产业项目的有力加持,以及小爱咖啡、黄桃基地等特色旅游点位的有机串联,多渠道增收让村民更有奔头了。2021年,红星村村级经济总收入547万元,社区分红给村民每股400元,农地分红每亩950元。同时,红星村先后获评“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曹振华

我们一方面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兴旺,另一方面引导龙头企业和普通农户紧密合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何实现产业兴旺?路径很多,只有先找对路,才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红星村的成功经验表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一方面需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也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等紧密合作。在“顶天立地”扶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企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铺天盖地”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让人才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供图 | 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