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剧中那个美丽神秘的回族女子——香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灭亡以后,民间便流传着各种版本的香妃故事,传说她原是新疆回部酋长的王妃,回部叛乱,清军平定叛乱后,将香妃带回送至乾隆后宫。但香妃心怀爱国之志,誓死不从乾隆,被皇太后赐死。

香妃的故事扑朔迷离,在她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难解之谜。她的真名叫什么?她为什么遍体生香?她是怎么死的? 她的真实样貌是怎样的?实际上,不管传说再怎么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历史上真实的香妃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考证,“香妃”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光绪十八年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中,第四卷“香娘娘庙”中有一句“纷纷女伴谒香娘”。附录中还写道:

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

在新疆传说中,“香妃”的“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香妃的教名是希帕尔汗,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香得很”,另一种说法是香妃头上喜欢戴沙枣花,所以,身上有一种浓郁的沙枣花香。

1914年,故宫文物展览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画像下面写道:“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以后,香妃名声大噪。

香妃貌美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乾隆也不会对她百般宽容,宠爱有加。那么香妃到底有多美呢?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被认为是“香妃画像”的有四幅,一幅是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第二幅是身穿欧式盔甲、手握战刀的半身像,第三幅是身穿西式长裙,头戴凉帽,手提花篮和花铲的坐像,第四幅是东陵裕妃园寝的香妃吉服半身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最熟知的是第一幅旗装半身像,这幅画像使用频率最高,人们也认为香妃就是这幅画像中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幅戎装像出自清宫应该没有问题,但画上并没有文字说明。有人说作此画的是郎世宁,但在郎世宁的画作中并没有此画的相关记载。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回忆说,1914年故宫展出这幅画时,民国政府内务部的一位官员说:“这大概就是香妃”,他们也没有查阅相关史料,就在这幅画上标注了“香妃画像”,其实这是错误的。所以,这幅戎装像是不是香妃,还有待于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幅洋装像因为没有文字说明,也没有图录记载,也无法确定是香妃画像。第四幅画像一般人很少见到,这幅“香妃吉服像”摄于东陵容妃园寝遗像。

其实,有关香妃的故事只是传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香妃其人。在乾隆后宫中的四十余名妃嫔里,只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妃子,官书、档案记载、实物考证都证明,来自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回部的容妃和卓氏就是传说中的香妃。

乾隆皇帝的容妃,名叫和卓·法蒂玛,维吾尔族人,是清朝时期回部首领的女儿,成年后嫁给和卓木氏的霍集占。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和卓木发动武装叛乱,乾隆派兆惠将军率军进入新疆平叛。霍集占被清军杀死,作为战败方女眷和卓氏被带回宫封为“和贵人”。

和卓氏入宫时已经27岁,清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嫁人,27岁对于一个清代女子来说,已经不年轻了,但是乾隆为什么对一个结过婚又不年轻的女子宠爱有加呢?我们看到这张容妃相貌复原图就会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像中的容妃皮肤白皙,明眸皓齿,眼窝深邃,高鼻梁瓜子脸,确实是美艳动人。

和贵人在入宫后的第三年,被封为容嫔。乾隆帝对她十分宠爱,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对她关心备至。为她建造了“宝月楼”,允许她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为她配备回族厨师,还为她建了一座土耳其式的浴室。从乾隆二十五年开始,乾隆专宠容妃和卓氏,无论是外出巡幸、还是去盛京祭祖,容妃都伴其左右。五年后,容嫔晋升为容妃。

电视剧中,香妃是被皇太后赐死的。历史上容妃是于乾隆五十三年病逝在圆明园,享年五十四岁,比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她的遗体被葬在东陵后妃园寝中。

容妃在清宫中度过了28个春秋,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她和她的家庭也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