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安平的学习与成长就是靠兴趣驱动。

李安平,甘肃省酒泉农垦技工学校(简称“酒泉农垦技校”)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专业学生。和许多男同学一样,他也喜欢玩手机、打网络游戏,但是他更喜欢钻研手机和游戏背后的东西。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这个页面怎么可以设计的如此精美?”“这款手机怎么玩一个小时就会卡顿?”“经常出现弹窗广告,怎么关闭这些烦人的广告?”……

带着这些疑问,李安平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亦开启了他枯燥的“数字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感兴趣到真正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李安平对计算机广告制作的热情能持续多久?”这是同学们和老师的疑问。

李安平说,一开始确实很兴奋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兴趣,结果过了一阵,出现了一定的怠倦心理。“这可不行!既然是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认真做好。!”他在心中暗自鼓劲。

心态调整过来的李安平重新找到了斗志昂扬的自己,他也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二年级,他就做好了备战的心理。

但是对于他来说,计算机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仅仅一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他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每当专业课知识背不会时,他就经常在机房里苦练,直到全部熟练掌握为止。

对此,班主任老师也经常勉励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学们也帮助他寻找工具书、上网搜资料给他。

另外,除却课堂上的专注听讲、勤勉学习,闲暇之余,李安平还自发锻炼身体;功课之余,广泛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参加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些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李安平记忆中与众不同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拓宽兴趣的重要时刻。

从手握“勤”到参赛“以致用”

“不动手亲自去做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状态。”李安平说,通过学习成长他更能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义。他认为,其中的“勤”字,就是战胜学习道路上一切困难的“法宝”。

记得在参加去年市级技能大赛之前,急躁的情绪还是想李安平“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竞争对手的实力以及学校会初筛(选)后,当时李安平也出现了‘焦虑’与‘丧气’。”指导老师回忆说,除了积极地疏导他,学校还专门组织心理老师积极地帮助他(以及其他参赛选手)。由于平时学习更用心、用功、用力,李安平的身心恢复较之其他同学更快。

李安平说,技能大赛冲刺阶段的那段时间学习最累,开始也很着急,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稳定住了心态,并把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不断巩固加强,保持最好的状态冲刺大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李安平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学校选拔、参加市赛,并获得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等奖。

韶华不辜负,青春正当时。李安平说:“两年多的学校时光,老师们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无私的教导,还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是尽心尽责。代课老师还经常和我们谈心,帮助分析就业形势以及我们各自的特长,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感谢学校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