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名垂青史的优秀皇帝,比如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等,但他们也有很多被后世诟病的地方。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多年战乱,恢复了统一的大汉王朝,他以柔治国,勤政爱民,减赋轻刑,崇尚节俭,在他的统治下,东汉王朝的国力日益强盛。但是史学家为什么很少提及刘秀?这是因为他完美到不真实的一生,让人无从下笔。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他的家族虽是汉室正统,但是到了他的父亲刘钦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刘钦只是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西南)的一个小县令。刘秀排行老三,9岁时刘钦去世后,他跟着母亲艰难度日。
青年刘秀温文尔雅、一表人才,他性格温和,谦虚谨慎,那时的他并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远大抱负,他喜欢简单的生活,对农业有特别的兴趣。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称帝,建立了新朝。新政末年,连年灾荒,民不聊生,起义军烽烟四起。公元22年,刘秀参加了他的大哥刘縯创建的起义军——“舂陵军”,同年十月,“舂陵军”加入了当时最大的起义军——绿林军。
绿林军拥立舂陵侯刘仁的曾孙,懦弱无能的刘玄当了皇帝。在起义军中,刘秀的才能逐渐展现了出来。面对王莽43万的平叛大军,刘秀率领的起义军中有一些将领怯战而逃,刘秀对将领们说:“如果打还有可能胜,如果逃就只有死路一条。他亲率一千名前锋,以九千人对战王莽43万大军,最终王莽军队大败,仅剩几千人逃回洛阳。这一战使王莽的政权彻底走向覆灭,也充分展现了刘秀卓越的军事才能。
刘玄把刘秀派到洛阳管理那里的郡国,刘秀在治理河北期间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他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政,任人唯贤,体察民情,政绩显著。有了河北这个根据地后,刘秀打算称帝。刘玄命他即刻回京城,被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绝了,双方正式决裂。
公元24年秋天,刘秀感到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刘秀在众人的拥立下即皇帝位,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就是东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称帝后,决定定都洛阳。他用离间计顺利夺取了洛阳城,又向长安城进军,守城的赤眉军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刘秀。至此,纷乱的割据政权逐渐平定,刘秀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刘秀深知打江山不易,他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创立了一套尊儒重教、以柔治国的谨慎治国方略。刘秀非常喜欢儒家理论,他很早就认识到儒家学说的重要性。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遍访名儒学士,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有名的儒家学者。他对这些名儒以礼相待,虚心向他们学习。刘秀明白打江山用的是武将,而守江山则需要用懂得治理国家的文人儒士。不过,刘秀对建国功臣的处理堪称历代皇帝的榜样,他既没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敌国破,谋臣亡”,也没有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他极力劝说开国将领交出手中大权回家享福,最终没杀一人,完美地实现了以文臣代替武将,改变了朝廷官员的组织结构。
刘秀性格温和,平易近人,他推崇以“柔”治国。刘秀虽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他并不好战,他对各方割据势力采取安抚的政策,只要愿意向他投降的,他都能善待他们。他的“平易近人”体现在他颁布了多项保护奴婢的政令,严禁虐待残害奴婢。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他还发布了多个省刑轻赋、裁撤冗员、降低百姓负担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安抚百姓,发展经济,因此,东汉初年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不仅如此,他还实行图谶、将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混合起来,用来加强对百姓的思想统治。其实刘秀本人并不信这些东西,他只不过是利用它们来维护皇权。
刘秀不像历史上其他朝代的皇帝那样骄奢淫逸,他一生节俭,酒色歌舞,金银珠宝,他都不喜欢。他的后宫嫔妃也很少,只有皇后、贵人有爵䘵,待遇也不高。建陵墓时他还特地吩咐,占地面积不要太大,坟不要起得太高,不要随葬珠宝玉器。
刘秀待人总是谦和有礼。建武四年,割据陇右的隗嚣对于是否投降刘秀犹豫不决,他派将军马援去洛阳打探。刘秀不穿官服,不戴官帽,身着便装,如同见老朋友一样,独自坐在洛阳宫宣德殿的廊下接见马援。见面后,刘秀面带微笑地夸马援见多识广,还说见到马援非常荣幸,这种气度让马援认识到,刘秀是一名明君。他回去劝隗嚣投降刘秀,但隗嚣不听,马援自己投靠了刘秀。
年轻时候的刘秀有一次在新野见到了美女阴丽华,便为其倾倒。29岁时终于娶她为妻。虽然后来在打江山时,为了得到权贵的支持,又娶了富豪之女郭圣通,但刘秀一生最宠爱的还是阴丽华。郭氏心生嫉恨,不久被废,阴丽华被立为皇后。郭氏之子,太子刘彊主动请废,阴丽华的儿子刘庄被立为太子,刘彊成了东海王。刘秀为了弥补刘彊,加大了他的封地,并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刘秀可以很好地平衡后宫的争斗,后宫的稳定让刘秀能更专心地处理前朝政务。
公元57年,刘秀在洛阳病逝,终年63岁,在位32年。他统治的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位皇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