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鲁迅曾经称赞道: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关于螃蟹的记载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对于人们来说,大家都很乐意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情。

因为上手速度快,也有经验做好。

最重要的是,它的试错成本、风险都很低。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路。

但古往今来,中国从不乏开路之人。

郑成功收复了被波兰人占领38年的台湾,扭转了东亚海洋势力发展的轨道。

但前提是,他敢于向国人为之恐惧的海洋发出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雕塑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代名词,是中国排名第一的互联网企业。

但前提是,他敢于破釜沉舟,毅然向国人都不怎么了解的电子商务迈出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

所有的新兴领域,都会有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勇敢“探险”,包括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手机号码。

中国第一位办手机号码的人是出于怎样机缘巧合“吃螃蟹”的呢?

当时号码随便选,他又挑了什么号?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回顾这段尘封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通信三巨头 联通、移动、电信

在商言商,无利不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市场的繁荣,不少人转而经商,我们称这批人为“下海商人”。

年仅22岁的徐峰也加入了这波下海的大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后经济繁荣景象

徐峰看来,自己本金有限,又身无长技。

可既然做不成技术型商人,不如搞服务业——

从商的大老板们总少不了喝酒应酬,那就开家高档餐厅吧。

结合广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徐峰决定开一家海鲜酒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沿海

作为第一批下海商人,徐峰自然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没过多久,徐峰的酒楼就名声大噪。

就连许多来广州谈生意的外地商人都将其当作了“打卡地”:不来徐家酒楼吃上一桌海鲜,这单生意谈得都不算圆满。

没几年时间,徐峰就成了广州的大富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楼常见装饰

不过这富贵日子可不好过。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餐饮业也是这个道理。

徐峰作为酒楼的掌权人,自然一通心思全放在了菜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上。

很快,就有客人向徐峰反应:

你这菜的味道确实不错,就是这海鲜质量嘛,还是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众所皆知,海鲜海鲜,就讲究那么个“鲜”字。

作为靠海鲜“打天下”的酒楼,徐峰自然是不敢马虎的。

他每次都是直接向渔民订货,不怕价格高,只求质量好。

货源新鲜度可以保证,但到了运输环节上,那可就说不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民赶海

说到这事,徐峰也是头疼不已。

原因无他,订货的流程实在太过繁琐!

他每次都需要先发电报给邮电局,再由邮电局的工作人员前去通知渔民,这才能与渔民对上线。

要知道,运输过程中,海鲜的鲜活程度势必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有时酒楼生意太好,徐峰时常需要临时补货。

且不说沟通是否方便,光是这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就让徐峰急得个团团转。

弄丢大单是常有的事,不过徐峰担心的可不只有眼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楼常见装饰

做餐饮业的朋友都知道,虽说口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到生意的好与坏,但口碑之于餐饮业就如身家性命般。

徐峰自然可以选择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但唯独海鲜的质量问题,徐峰不能退,也不敢退。

于是,如何减少运输成本,成了徐峰眼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是能与渔民直接沟通就好了,徐峰心道。

上天仿佛听到了徐峰的心声,很快,一个绝佳的机会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抓住机会,才能乘风而上

商人们最值钱的,就是他们那强大的人脉和信息源了。

一天,徐峰偶然得知内陆将要开展移动电话业务,这可让他高兴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信技术动画示意

虽说移动电话究竟是个什么原理,徐峰这个门外汉也不太能明白。

但一听移动电话——

真真是正瞌睡,来了个枕头,恰恰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1987年11月21日,徐峰来到了广东省广州市邮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广州市邮政分公司

走到门口,徐峰还有几分怯意:该怎么给工作人员开这个口?

不怪徐峰想太多,毕竟这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开,他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忐忑。

“您这里是不是有移动电话卖呢?”徐峰小声问道。

工作人员一听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她没有擅作主张,而是将徐峰的要求告知了邮电局分局局长冯柏堂。

冯柏堂也正在苦恼着——如何给移动电话打广告。

徐峰的到来让冯柏堂吃了一颗定心丸:

谁说移动电话发展不起来?这不,客人都找上门来了!

两人就像那瞎猫碰着了死耗子,误打误撞!

由于徐峰是第一个购买移动电话的人,摆在他面前的可谓是“至尊”般的待遇:100个电话号码任挑!

也不全算任挑:当时的手机号码只有六位数,而广州的电话号码都是以“9010”开头的。

换句话来说,徐峰只有最后两位数字的选择权。

徐峰也没有犹豫,生意人嘛,就图个吉利:88!

于是,内陆第一个手机号码901088就这样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峰的移动电话安装申请表

手续办理齐全了,徐峰现在只要缴了费,就可以将这只移动电话带回家了。

说到这事也是有趣得很,由于徐峰赶到了信息还未发布之前,所以邮电局连费用都还没有定下来。

冯柏堂粗略估计了一下,最终决定以两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两万块里,包含了一万二的主机、六千元的入网费,以及每个月一百五的月租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大”移动电话

要知道,当时国民的收入不过百元,这万把块,足够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了。

冯柏堂自然不担心:徐峰能打听到第一手消息,经济能力可见一斑啊。

不过冯柏堂也没把徐峰当作冤大头,考虑到移动电话的发展前景,冯柏堂与徐峰又签下了另一份合同:

目前的价格只是暂定,待行业规整了,多退少补。

就这样,移动电话的第一单生意做成了。

这单买卖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弊的。

对冯柏堂来说,第一单生意的谈成,让他看到了内陆移动电话发展的潜力。

对徐峰来说,移动电话的购入,能解决他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邮政志

但作为后来人,我们也不能就这样想当然。

那时虽说已经有了移动电话,但信号基站还没有大规模地铺设。

换句话来说,那时的买手机和现在的买手机,可不能看作是一码事。

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两万块对徐峰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这关乎到自己事业的未来。

事实证明,徐峰的孤注一掷成功了。

凭借大哥大的助力,徐峰将自己的酒楼生意越做越大。

没过多久,他就从一家酒楼的掌权人,蜕变成为了南海渔村、中海集团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古代范蠡发家也是这般来的。

商人向来是投机取巧,范蠡却看到了交易的不公,发明了中国的第一杆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秤上的刻度与“福禄寿”相对应,寓意如果商家缺了斤两,就代表着自己缺了福气。

无论是范蠡的天地一杆秤,三尺有神明,还是徐峰的以品质为重。

都向世人澄清了“奸商”罪名:

只有光明正大,不欺骗客人,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关于“大哥大”的一二三事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那些用大哥大的富商们,总是喜欢四处显摆。

比如他们总是拿着大哥大在街上大嚷大叫,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有钱人。

而徐峰就是这“爱显摆”的其中一个,不过他却想为自己正正名:

我也不想大嚷大叫,可信号不允许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信业务大厅宣传图

原来,在通信基站还未成熟之际,国内的通讯质量可以说……毫无质量可言。

信号差也就算了,偶尔碰上基站出问题,徐峰就像拎了块大板砖:

这玩意除了交流全靠吼以外,还挺压手。

还有一次,徐峰直接收到了一张价值三万元的电话单。

这大哥大,还真得是有钱人才能用得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大”移动电话

不过嘛,相对大哥大带来的利,它的缺点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在移动电话公开售卖以后,大哥大的价格直接被黄牛炒到了六万块!

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搁谁谁不偷着乐?

更别说有了大哥大之后,自己的身家都翻了多少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峰的移动电话安装申请表

关于大哥大的二三事,徐峰可有一筐子的话想说。

比如有一次,朋友质疑大哥大是不是真的移动电话:能不能打越洋电话?

徐峰哪受得了这个,当即便拨通了大洋彼岸友人的电话。

这头是粤语,那头是英语。

仅凭一根看不见的电话线,便能一闻外国风光。

徐峰因此是出尽了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大”移动电话

不过这大哥大也曾让徐峰头疼过:某天工作时不小心将其遗失了。

徐峰急得满头大汗,这么大一板砖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可还没等徐峰开展搜寻工作,邮电局的电话就先打来了:

有人捡到了徐峰的大哥大,对方要求带上一些赎金前去领取。

高兴之余,徐峰还有些诧异:那个人是怎么找上自己的呢?

原来,捡到大哥大的那位不识货,捡到后直接去公安局拾金不昧了!

来到邮电局,徐峰见到了那位拾金不昧的好市民:

所谓赎金,都是用来奖励人家的。

徐峰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在确认无误后,这哥们又向那人“科普”起了大哥大。

怎么说呢……下回丢了可能就是真的丢了吧。

好在这出闹剧也算有惊无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零年代的手机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哥大逐渐被市场淘汰。

全民都用上了手机,大家也不用再对着话筒大喊大叫。

但徐峰却宝贝地将这只大哥大收藏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电话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了。

它陪伴徐峰见证了他商业帝国的崛起,又一起走过了这些年的沉沉浮浮。

它更像是一个“伙伴”。

当年那个六位数的电话号码也停用了,徐峰用上了现在139开头,11位的号码。

从兴起到落幕,徐峰也算是见证了当代科技的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营业厅火爆景象

“过去这几年,我们似乎什么都没做,光在见证历史了。”

“一睁眼发现见证历史!”

“这事竟然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

近年来,历史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

国内外大事频发,科技更是飞速发展,有些回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而去。

这个年代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见证了无数多的成功与失败,兴衰与繁荣。

只是,你还记得自己用的第一支手机、第一个号码吗?

还是说,这些小事根本无足挂齿?

请在评论区分享您那时的回忆,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