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被誉为中国篮球史上的亚洲第一中锋穆铁柱不幸离世。

穆铁柱在八一队时期的努力,为中国篮球成为亚洲霸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的亚洲队无人看好,而穆铁柱就像一个天降神明般,带领着中国男篮大杀四方,拿下属于中国男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中国篮球能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穆铁柱带着中国男篮在国际上越战越勇,拿下无数荣耀奖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

奋战至38岁高龄才正式退役,后又担任篮球队教练,培养下一代篮球人才。

1996年因为被查出心脏早搏,不得不退出篮球赛场,回家休养。

穆铁柱带领着中国男篮走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登上亚洲之巅。

这样的传奇人物,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第一代篮球中锋,享誉全球

1968年的春节,山东东明县的体委干部张主任,在街上偶然间发现了19岁的穆铁柱,那时的他身高已经两米多了,远远看去整条街就他最显眼,总能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

张主任意识到穆铁柱的身高在篮球上有绝对的优势,当即表示想要邀请他加入篮球队。

几经辗转,穆铁柱曾参加黄石体委,济南军区体育队。

后受到国家体委的重视,1973年正式加入八一篮球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

那个时候穆铁柱身高已经达到了2.28米。

但是他刚开始到国家体委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开始篮球训练。

而是把他交给了一个田径教练,练习体能,这一训练就是一年半,慢慢的体能达到要求之后,才开始接受系统的篮球训练。

穆铁柱身为身高在篮球队员中有绝对的优势,加上他很有天赋进步神速,很快就成了篮球队的主力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与队友

那个时候饮食方面完全没有现在这么考究,营养餐这些都是没有能力提供的,只仅限于吃的饱的阶段,他这个身高可是十分少见的。

站在篮球队中,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给对手强烈的压迫感。

1977年穆铁柱正式成为了篮球中锋

当时每场比赛,穆铁柱差不多都要得二三十分,在一场八一队与苏州市队的比赛中,他竟然一人独得80分,这可是其他人想也不敢想的。

他的身高基本上可以挡住对手的视线,没有了视线就很难与队友打好配合。

导致后面其他赛队只要听到是与穆铁柱打比赛,都十分抗拒,这个时候的穆铁柱俨然已经成为了篮球界的一个神话。

1978年,曼谷亚运会,有了穆铁柱的中国男篮夺得冠军,那是中国篮球第一次登上亚洲之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夺冠

这在当时不只是轰动了体育界,中国男篮崭露头角在国际亮相,全国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振奋。

往后的比赛中,队员们都信心倍增,拿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

1979年美国来访的大学生赛队,想与八一队切磋,明面上说是为了促相进两方的友好交流,实际上都在暗暗较劲,谁都不想输给对方。

这个时候的美国队各方面都比较完善,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完全没有把中国队放在眼里,在他们眼中打败八一篮球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可穆铁柱一上场,美国连队就面面相觑,完全被穆铁柱的身高震撼到了。

比赛过程中,完全被穆铁柱遮挡了视野,这一个大块头的出现,让美国队一时乱了阵脚。

最终穆铁柱带领的八一队两胜来访的美国大学生连队,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比赛

当时的美国男篮队可是在全世界都算是顶尖的赛事战队了,这一比赛结果让全世界都始料未及。

霎时间,中国男篮八一队在全世界名声大噪,成为其他国家眼中的强劲对手。

1981年,穆铁柱带领的八一队又为中国捧回第一届亚洲俱乐部锦标赛冠军。

在那个处处被其他国家看不起的年代,穆铁柱和他队友们的胜利,为中国篮球赢回了荣耀与尊严,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值得骄傲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给粉丝签名

为了吃饱饭,偶然踏上篮球事业

谁能知道穆铁柱踏入篮球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1949年穆铁柱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里,那时候物资匮乏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而穆铁柱从小就身材高大,13岁的时候就已经一米八、一米九了。

16岁更是长到了两米的身高,自然他的的饭量也比普通人要大的多。

家人也都十分愁怅,恰巧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国家大力建设大西北。

穆铁柱的姐姐就是在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生产建设兵团。

虽然那个时候也没有很多工资,但因为兵团自己生产一些粮棉油菜,吃饱穿暖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一个月也会发一些基础的生活零用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与好友

因为边疆苦寒,也很少有人愿意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穆铁柱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而兵团正是缺人的时候,两方一拍即合,穆铁柱就这样踏上了去新疆的路。

在新疆给穆铁柱安排的工作就是运输,用毛驴车给团部运送一些物资、农作物之类的。

虽然每天不闲着,但是也不算辛苦,路上驾着毛驴车还能休息。

日子清闲还有钱拿,过得也算悠哉。

1968年时候,穆铁柱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家乡,便跟领导请了探亲假回老家山东东明县。

那时候的交通还不发达,铁柱两米多的大高个,在破小的长途车上显得十分拥挤。

回家路途遥远,中间要转好多趟车,火车转长途车。

好不容易到了东明县的县城,铁柱在火车站附近闲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与好友

路边的人看到他,都对身型高大的铁柱光投以诧异的目光,也有很多路人都在窃窃私语。

铁柱毫不在意,可能是已经习惯了,就迈着大步在路上自顾自的走着。

这时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东明县的体委主任张主任。

张主任一眼就被人群中的铁柱吸引到了,身材高大魁梧是体育届的好苗子,于是上前与铁柱攀谈。

两人交谈中,他得知铁柱是东明县人,因为生活穷困到新疆支边。

平时的工作就是赶着毛驴车运输一些瓜果蔬菜,虽然工作清闲,但也能吃饱穿暖。

张主任便动了心思想把铁柱挖到体育队来,对他发出邀请,想推荐他到山东省体工大队去打篮球。

不仅吃得饱,穿的暖,还有工资可以领,路上所有的路费都由县委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

这个时候的铁柱对于体育队还没有很清楚的认知,那个时候自媒体并不广泛,大家看新闻都是通过广播。

可他听说可以吃饱穿暖,看着张主任期待的眼神,便答应了这个请求。

穆铁柱回家休息了几天之后,张主任便带着他来到了山东省体育工队,可惜这个时候的体育队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招收新人。

无奈之下不死心的张主任带着铁柱直奔北京体委,到了体委之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那时候体育界局势混乱,没有办法接收铁柱。

负责接待的那位管理者,看着张主任一脸失望,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跟他们说:“可以去湖北黄石找余邦基,他有一支业余篮球队做的还不错”。

张主任闻言立即决定带着穆铁柱转奔黄石去找余邦基。

余邦基是原八一队的,后来因八一队期间解散,来到黄石做篮球教练,在篮球界也是位数得上的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部队合影

果不其然,余邦基一见到铁柱两人,便认真接待了张主任和铁柱,并为铁柱做了体能测试。

当时的铁柱并没有接触过篮球,但是在体量测试中,成绩优良,又有着身高上的绝对优势。

多年的篮球经验,让余邦基觉得穆铁柱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便欣然接纳了穆铁柱,并给了他十分优厚的待遇。

经过余邦基三年多的悉心调教,铁柱稳步提高,加上绝对的身高优势,已经成为黄石篮球队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拿奖

可这时候余邦基收到指令,要求他重新入伍,到武汉军区重新组建篮球队。

余邦基因为考虑到自己到武汉军区之后,可能会与穆铁柱所在的黄石体委一决高下,到时候会是自己强有力的对手。

于是余邦基就想把铁柱介绍给了原来八一队的队友,现济南军区的篮球队负责人。

回到山东也算是回家了,穆铁柱对这一安排倒是愉快接受了。

穆铁柱来到济南军区时,按照流程要做一下技术测试,当时军区的主要负责人都到场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与领导合影

正式队员为一队,候补队员加上穆铁柱为一队。

双方打比赛,连打两场都是穆铁柱所在队伍获胜。

负责人当即表态,邀请穆铁柱当兵入伍,加入济南军区的体育队。

这个时候黄石体委自然也是不愿意的,自己精心培育了这么久的良将。

不想这个时候把铁柱拱手让人,还跑到济南劝说穆铁柱,回到原黄石体委。

吓得济南防化团副部长立马找铁柱谈话。

给他正式职工的待遇,吃穿与战士一致,每月26元的零花钱,这才稳住了铁柱。

穆铁柱在济南军区部队体育队仅待了一年,1973年就进入了八一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马占福在国际比赛中与美国队员合影

1977年正式进入国家队,开始了第一代篮球中锋的传奇史,走上世界赛场为中国队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奖杯。

告别篮球

穆铁柱个子高,投篮对他来说很轻松,基本上踮起脚尖就可以轻松把篮球放进球框,但打篮球需要的不只是投篮这一个动作。

体型高大是优点也是缺点,虽然能在比赛中给对手压力,但是行动起来比普通人要笨拙一些。

所以在训练中只能更努力,让自己灵活起来,克服身高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穆铁柱平时的训练强度很大,平均每天要跑一万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坚持了14年。

他体格高大,所以训练时比别人更加困难。

每次训练完就跟淋了一场大雨一样,浑身湿透,运动鞋里全是水,走起路来吱扭吱扭的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合影

因为他的体型难得,很难找到可以替代他的人选。

穆铁柱也深知国家在培养他的过程中,花费了许多成本,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期望。

为了不让国家和人民失望,一直坚持着训练,打比赛。

穆铁柱在八一队期间为中国男篮做出了巨大贡献,斩获不少奖项,一直坚持打篮球到38岁。

那时已经是超高龄运动员,因为身体原因,在1987年正式宣布退役

退役之后的他,担任八一队的教练,为我国的篮球行业培养了许多新的人才,继续为篮球事业献身。

由于早年间训练强度大,作为运动员又难免磕磕碰碰,扭伤擦伤都是常事。

这些伤痛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慢慢不再年轻,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等都找上门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黄长求、中间鞠文涛、右一穆铁柱

在1996年的体检中被确诊为心脏早搏,没做几年教练就被迫回家养病,也算是彻底告别了篮球赛场。

为了身体,他戒掉了烟酒,医生告诉他,还是要保持继续锻炼,所以他的锻炼一直都在进行。

没有在八一队时那么大的强度,但仍然坚持每天锻炼,平时最喜爱跟朋友约着爬山。

退休后的穆铁柱还做过群演,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些打手、保安类的小角色。

因为镜头少,也没有留下什么精彩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到学校做慈善

除了休闲娱乐活动,穆铁柱的退休生活,还会经常到各地做慈。

为偏远地区学校免费提供体育器材,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

突发疾病,不幸去世

2008年6月,穆铁柱与老队员们在饭店相聚,不仅是许久不见想要叙叙旧,更是因为要为穆铁柱庆祝生日。

队员们大多体格强壮,十分显眼,很多人认出这是原八一队的,都主动过来打招呼,合影留念。

众人聊得非常开心,约定等明年穆铁柱生日还要一起吃饭畅谈,却不料再也没能迎来穆铁柱的下一个生日。

2008年9月14日,一个普通的早晨,穆铁柱像往常一样出门锻炼,感到有些呼吸不畅,又遇天气下雨,不得不改为室内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的一家

回到家里在沙发上休息,觉得身体情况有所好转。

就开始在家里蹬健身自行车,又觉得有些不太舒服,动作逐渐缓慢,十几分钟之后,胸闷晕倒。

儿子穆桐赶忙上前托起父亲,做初步急救,妻子王专红急忙拨打120。

医护人员来第一时间做了现场急救,众人把高大的穆铁柱抬上救护车。

到医院立马展开救治,虽然一切做得非常及时。

但不幸还是发生了,最终医院宣告抢救无效离世,家人在手术室外痛哭流涕。

9月18日上午,穆铁柱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老队友们都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包括八一体工队,总政官兵,以及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一送这位中国男篮的传奇人物,亚洲第一男篮中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悼念会

八宝山东礼堂门外悬挂着一副挽联——

篮坛铁壁中流砥柱团结战斗铸辉煌,八一巨人叱咤风云争先夺冠永流芳”这是对穆铁柱这位篮球传奇的高度赞扬。

穆铁柱本就是军人,告别厅内,穆铁柱的遗体上盖着一面八一军旗。

妻子和一双儿女在遗体旁泣不成声,老战友们都穿着军装前来送行。

前来送别的还有前女篮的著名中锋郑海霞,两人都致力于篮球事业,也算是比较熟悉。

有时间也会在一起切磋切磋娱乐一下,此时的郑海霞看着老朋友的遗体也是满眼泪水。

八一队听到消息之后,推迟了原本的训练安排,全员到场。

送这位八一队的老前辈,像是做了篮球事业的交接,参加完送别仪式之后才奔赴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墓碑

王治郅前来送别时,感慨颇多,说穆教练教会了他很多。

自己一直看穆教练打球,看着他为国家的篮球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以后一定会继续传承,也算是从穆教练手中接过了中锋的重任。

此时的姚明还在四川做灾后的慈善慰问活动,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也十分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明球队

说自己从没有跟穆教练说过话,还在国青队的时候会有机会见到。

但那时的自己还没有资格主动跟穆教练攀谈,那时候的穆教练已经是他的偶像。

提起篮球前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穆教练,看向穆教练的眼神永远都是仰慕的。

穆铁柱对中国男篮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1978年在曼谷亚运会上获得的冠军,更是在中国男篮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穆铁柱能享誉全球,天才、机遇与努力缺一不可。

1999年,他被中国男篮协会授予“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1987年退役,在20年的比赛生涯中,为我国取得了无数荣耀。

2008年9月14日,因心脏病于北京医院抢救无效病逝,“亚洲第一男中锋”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