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霍瑞维拉修道院向东南方向,经大约90分钟的车程便可到达另一处目的地——风景优美的诺拉旺克修道院,其位于耶盖格纳佐尔附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峡谷中,其最初是由霍汉尼斯主教在1105年主持修建的。几个世纪以来,这座修道院一直与奥波利安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波利安家族是当时亚美尼亚这一地区最著名的封建家族之一,他们资助了许多像诺拉旺克这样的修道院,许多家族成员也都埋葬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拉旺克修道院的主体建筑也被称为阿斯特瓦扎金,与前文介绍的霍瑞维拉修道院内的教堂同名,其于1339年完工。这座教堂拥有两个独立的楼层,这在亚美尼亚宗教建筑中独树一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的正面外墙上,还装饰着复杂精美的耶稣浮雕像,其两侧还分别站立着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及其浮雕主要由埋葬在附近的著名艺术家莫米克(Momlik) 所设计,在整个建筑群周围,可以找到他许多精美的石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这座建筑中曾经还有一座钉着耶稣基督的小型十字架,不过现在已经不在这里了。游客还可以爬上二楼,但需要经过一段从建筑物侧面突出的狭窄楼梯,它没有任何扶手,所以要格外小心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上台阶后,二楼的室内便映入眼帘,说实话里面让人感觉有点简陋单调。显然,它已经不再是座活跃的宗教建筑,而已经成了一些当地鸽子的家。不过,房间门上雕刻的花纹还是非常精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就该参观修道院的另一座主要建筑——施洗者圣约翰教堂了。这座教堂比阿斯特瓦扎金更古老,其完工于1227年,在14世纪地震后又进行了重建。其内部就是标准的教堂样貌,安置着许多奥波利安家族的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教堂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外部的浮雕,请注意建筑物顶部对上帝的描绘。

当时,蒙古人入侵了这一地区,摧毁了沿途的许多村庄和宗教建筑。人们便想出这么一个主意,将上帝描绘成一个东亚人,希望蒙古人能饶过这件艺术品及整个修道院。

既然这些建筑仍然屹立不倒,看来这个想法似乎奏效了。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当时亚美尼亚的统治者萨巴特向蒙古人投降,才得以换取该地区及其教会的生存,所以也许诺拉旺克从来没有真正地危险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洗者圣约翰教堂旁边的小礼拜堂也值得留意一下,其被称为圣格列高利教堂,它里面也有许多奥波利安家族成员的坟墓。最值得注意的坟墓是一位王公儿子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被描绘成了半人半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霍瑞维拉一样,诺拉旺克修道院后面也有一块空地,游客可以爬上去欣赏更好的景色,以红色岩石为背景的教堂风光足以让前往诺拉旺克的长途旅行非常值得。

如果时间允许,你甚至可以挤出一点时间,徒步走到远处的悬崖上,那将别有一番景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修道院周围四处看看,你还会欣赏到更多莫米克的优秀作品,这些雕刻十字石在整个亚美尼亚都很普遍,具有多种功能,它们可以充当墓碑、护身符或漂亮的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拉旺克修道院曾经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中心,学院的废墟就在附近。在院子的中央,还会发现了一个梯子,跟霍瑞维拉的很相像。不过没有指示牌,也不知道下面会有什么,让人忍不住想下去一探究竟。如果你胆子够大,就会发现里面不过是个空洞,有个简单的雕塑,但这至少满足了人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