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作业聚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之一。奥密克戎变异株变异快、传染性强,在建工地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日,记者走访了梁溪区中铁二局公园上城项目工地。

“您好,进入工地请出示门铃码、行程卡,并消毒、测温、登记。”12月2日,中铁二局公园上城项目入口处,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按照防疫要求做好相关登记和查验工作。工地上,机器轰鸣不断,车辆穿梭往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500多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分夺秒抢工期。连日来,中铁二局公园上城项目严格落实封控管理,封闭施工,工人生活区和工地建立“临时通道”,将两区域连在一起,“点对点”闭环上下班。在做好生活保障的同时,限制无关人员、非必要人员进出,严格做到疫情防控闭环管理。

“进入工地一定把口罩戴好”“外来人员进入工地要查验‘门铃码’、‘行程卡’是否有异常”“罐车,混凝土、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工地大门一定要严格消杀”……在中铁二局公园上城项目工地,防疫员刘志彬一上班就开始围着工地转,他的职责就是对施工人员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以及对接相关部门,协调好工地内的全员核酸检测,确保所有人员核酸检测“零逾期”。疫情期间,工地实行“封控管理,封闭施工”,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刘志彬迅速切换角色,成为一名防疫员,这几天,他的足迹遍布项目每个作业面和生活区。

“针对现场施工必须进入的材料车、砼罐车等,我们会提前收集司机人员的个人防疫信息,杜绝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场。针对进入工地的采样医生等外来访客,项目部会核查每一个进场人员的健康码、核酸记录、行程卡等防疫信息,把好防疫工作的第一关。”刘志彬告诉记者。

施工单位做好工地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加强了工地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等后勤保障工作。“食堂分时段供应,确保每一名回来的工友吃到热饭热菜,后勤和卫生也搞得很好。做核酸,项目部将检测人员请进工地,我们就不需要出工地,降低了风险,现在我们在工地有活干的同时也吃得好睡得好。”来自安徽宿州的建筑工人姜兆龙对工地的防疫保障措施连连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