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向哪里聚集,不仅要看该地区的经济表现,还要权衡当地的基础、高等教育以及医疗配套等综合因素。这就是为何诸如苏州、宁波、无锡等GDP排名全国前列的城市,常住人口仍不及其他经济较弱省会城市的潜在原因。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盘点过全国高等院校在各城市的分布情况,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聚焦城市的医疗综合实力,看看最新出炉的全国百强医院均分布在哪些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上广领先,武杭成南重西表现稳定

北上广领先,武杭成南重西表现稳定

百强医院,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大权重指标。经济数据接近的城市,医疗强则综合实力强。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显示,排名前十的医院名单相较去年未发生改变,依次为: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其中瑞金医院和华科大协和医院排名较去年有所上升。我们不难发现,全国排名前十的医院均是“医学院+医院”的“教研+诊疗”发展模式,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综合大学开设医学院的原因所在。

我们再来看百强医院在全国各城市的分布情况,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有22家、19家和10家医院入围全国百强排行榜,三座城市就占据了百强榜一半以上的席位,其医疗实力可谓遥遥领先全国其他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梯队中,武汉和杭州分别有5家医院入围全国百强;成都、南京、重庆和西安也紧随其后均有4家医院入围百强名单;长沙和天津也分别有3家医院在列。不难发现,医疗实力雄厚的不仅是省会城市,而且还是其所在地理区划中的区域核心城市。

第三梯队中,前半部分由沈阳、济南、郑州、哈尔滨、福州和合肥领跑,这6座城市均有2家医院入围百强;后半部分则由青岛、苏州、长春、南昌和深圳组成,均有1家医院入围百强。这一梯队城市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走势,其中部分城市是以前的经济强市近年来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另一部分城市是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正在抓紧时间补足城市配套短板。短期内这一梯队的城市名单还将有较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医疗实力大幅提升

此次入围全国百强排行榜的医院中,有6所医院的综合排名相较2020年取得了大幅的的提升。

这6所医院分别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2)、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1)。

其中四川省人民医院由2020年的全国第57位上升至全国第38位,提升19个位次,全国医院排名增幅第一;而排名增幅第二的医院同样来自坐落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由2020年的全国第60位升至2021年的全国第44位,提升16个位次。再加上2021年排名上升8个位次的位于成都的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此次入围全国百强榜的4所医院排名相较2020年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座下辖医院排名整体提升的城市,表现可谓一马当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地区医院排名大幅下滑

东北地区医院排名大幅下滑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增速较为低迷、常住人口持续外流,同时在此次全国医院百强榜中位于东北地区的几家医院整体排名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此次东北地区共有5家医院入围全国医院百强榜,其中沈阳2家、哈尔滨2家、长春1家。

5家医院相较2020年有4家医院排名出现下滑,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降15个位次、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降12个位次,下降幅度分列全国倒数第二和第四位

全国其他排名下幅较大的医院还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1)、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1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3)、北京大学口腔医院(↓11)、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1)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最新2021年全国医院百强榜的分布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力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座城市不仅在城市GDP、常住人口总量以及高等教育和医疗实力方面均与全国其他城市拉开了明显距离。而武汉、杭州、成都、南京、重庆和西安近年来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常住人口增量也稳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医疗实力也稳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二线城市。而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城市诸如深圳、苏州、郑州、福州、合肥、青岛等地,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还与上述一、二线城市存在明显差距和短板,但这些城市追赶的势头也越发迅速。城市发展“慢进则是退”,在部分城市医院排名大幅下滑,部分城市医院排名奋起直追的当下,我国城市医院排名的表现还将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

当然,以上排名仅体现所在城市的医疗硬件实力。疫情常态化的当下,考验一座城市还需要治理水平、审时度势、灵活创新、胆大心细等软性服务能力。在这样的硬实力+软服务能力双重作用下,才能在一众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