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有这样一支育种团队,二十年如一日持续攻关,让花椰菜长出中国“芯”,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小雪节气过后,气温骤降,在市农科院位于武清的菜花育种基地,户外的温度已经降到零度以下。
晚上9点多,农科院的花椰菜育种团队,还在地里忙活,他们要赶在强冷空气到来之前,抓紧对5000多份新选育的材料,进行性状调查分析,把性状好的苗子移植到大棚里去。
花椰菜,又叫菜花,是咱们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可菜花并不是咱们国家自有品种,它的原产地在地中海东部海岸。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菜花才在南方逐步推广开来,小范围进行种植。但当时种植户用的大部分都是国外的种子,国外公司1克菜花种子的成本只有5毛钱,在中国市场上却能卖到5块钱,涨了整整10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让中国人吃上自己的菜花。从南到北,老一辈育种专家开始尝试选育属于中国的菜花杂交种子。孙德岭的老师魏乃荣,在上世纪70年代组建了天津的菜花研究团队,孙德岭就是那时候加入的。
他带领育种团队,登记每个菜花资源的特征,建立资源档案,立志一定要培育出超越国外品种的菜花。那时,每天孙徳岭都在市区和津南之间奔波,天蒙蒙亮,他就已经出现在地里,拿着纸笔挨个记录菜花的长势。
立志打破菜花品种被国外垄断的困局,靠着这股子志气,育种团队平均每年要种3000多个菜花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至少种20株,每株都要做详实的实验记录。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周而复始,整整将近20年的时间,研究团队终于在1990年,选育出了第一个国产花椰菜杂交品种“白峰”,品质和产量跟国外的不相上下,价格还便宜了一半多。
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天津花椰菜逐渐在全国叫响。然而孙德岭的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还在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培育新品种。
眼前的这颗松菜花,就是牛国宝跟团队花8年时间,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上市销售。
刚刚30岁出头的牛国宝,大学学的是分子育种,毕业后就来到农科院研究有机菜花。随着国家对育种工作的重视,五年来像牛国宝这样的青年人才,大量进入天津的育种团队。
天津不少高校还陆续开设育种课程,跟市农科院共同培育育种人才。现在一线育种人员中,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学历从业者逐渐增多,像孙德岭的团队,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为了让菜花的口感更好,适应性更强,孙德玲带着牛国宝他们,在全国陆续建了20多个育种基地,一年四季都在外边跑,光实验数据就记了6万份,再从中选出10株性状优良的作为新材料,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助力品种更新,2017年以来,天津投入上亿元,支持育种创新、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引进,同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良好的环境下,孙德岭团队先后育成“津雪88”、“夏雪”等20多个花椰菜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850多万亩,改变了国产花椰菜优良杂交品种短缺的局面。
天津作为直辖市,虽然农业种植面积不大,但花椰菜种业的发展,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孙德岭他们新选育的品种,因为南北气候都适应,一年四季都能种,抗病性能好,口感也不错,一下就斩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虽然拿了大奖,但孙德岭育种团队,顾不上更多的兴奋,他们依旧专注于自主创新。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菜花全基因组测序,研制出国内外首个“菜花育种专家系统”,创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菜花种子资源库。
有了大数据的支撑,结合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更加精准的分子育种,培育出富含胡萝卜素更高的黄、绿、紫各类功能性品种,不仅菜花的颜色更艳丽了,营养价值也更高。
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求后,孙德岭团队又多次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考察,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菜花品种。
借助天津连续举办的国际种业博览会,将中国菜花品种推向世界。目前,天津的菜花品种已经批量出口到近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菜花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蔬菜种子之一。
二十大召开之后,孙德岭和他的团队又接到了一项新任务。由天津农科院牵头,组织全国3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集中申报西兰花育种国家级科研项目,大家又投入了新一轮的育种攻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