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元年,那时候的吴皇后,随着高宗禅位给孝宗,早已从她的皇后变为太后之位上安居十二年了。此时,以年近花甲的吴太后,日日最欢喜做的事不过是欢宴游赏,悠然自在地听着乐部唱着新曲杂剧。
然而,近来,吴太后对乐部们的表现,总是不甚满意,不论是奏乐的还是唱曲的,总不能让她赏心悦耳。吴太后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要求高了,还是乐部们的水平确实下降了。
人年纪越大,越对眼前的事记忆模糊,却对陈年旧事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触手可及。吴太后也是如此。
这日,又是在花园游赏,杨柳岸,流水畔,正是奏乐度曲的最佳时候,然而,随着风拂杨柳送来的一声声、一字字,总是差着那么点儿意思,吴太后又在心里一阵暗恼,便不觉记起一个张姓乐女婉转的歌喉来,忽然心头一阵大喜,立刻对身边的宫女们询问道:“我记得张家,今安在?
可是,宫女们的回答,却让她一阵伤心失望:“已死矣。”
紧接着,和张姓乐女有关的记忆,也一齐涌到吴太后的心头来。她记起了有那么一段时间,她特别喜欢张姓乐女的声音,那清亮的歌喉,如清泉,如鸟啼,如月下檐铃叮咚。可是,好景不长,这乐女便生病了,且缠绵病榻,多日不见好转,不得已,只有把她遣送出宫。
据传出宫后,这乐女的病竟渐渐好了,还嫁了人。然而婚后数年,到底一病而亡。
“听说有个女儿,今年已经十二岁了,貌美聪慧。”
一个多嘴的宫女加了这么一句话,吴太后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想象出这个十二岁的聪慧女孩,和当年的张姓乐女一样的歌喉与形容,于是派人去打听这个女孩的居住地,要把她接进宫来。
就这样,一个来自浙江淳安,今天我们早已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的十二岁的女孩,因为自己母亲宫中乐女的身份,因为吴太后的一念之间,从遥远贫穷的乡间,一下子进入到富丽堂皇的大宋皇宫之中。
琴棋书画、舞乐歌吹,这些基因里自带的才华,一经皇宫高人一番点拨训练,日日陶冶,这女子触类旁通,样样都学得像模像样,且比当日她的母亲更胜一筹,喜得吴太后简直要把她当做亲孙女一般看待,日日离她不得。
然而到底出身卑微,除了知道自己姓杨,连名字都没有,因为是唱曲儿的,在宫里,大家便都唤她“杂剧孩儿”,又因为年纪小,关系好的,也欢喜亲切地叫她一声杨妹子。天长日久,这杨妹子就被叫开了,竟然成了她的名字。
那日,杨妹子和几个年长的宫女姐姐们一起洗澡,不知谁恶作剧,竟把她的衣服藏起来了,她洗完澡出来,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一着急,就把手边的一件不知是谁的衣服胡乱穿到身上,虽然明显大了太多。
正当她穿着这身大了许多的衣服,忙忙去找那几个宫女姐姐询问时,早有人将她告发到吴太后那里,说她仗着太后喜欢,目无法度规矩,竟大胆将吴太后沐浴时的衣冠给穿到自己的身上了。这明显是犯了僭越之罪,理当重罚。
那一刻,杨妹子一下子懵了,面红耳赤地扑通跪倒在吴太后面前,一句话说不出。吴太后见她小小的身子,陷在自己显得过分宽大的衣冠内,心里跟明镜似的,轻轻把她揽入自己的怀中,抚着她颤抖的小小臂膊,柔声说道:“没事没事,别怕。”
自经历了这一次的洗澡事件,小小年纪的杨妹子,便很快明白了,这莺歌燕舞的后宫,不只有欢声笑语,更有无数勾心斗角,背后算计。然而,此时的杨妹子,再也不会知道,和后来的血腥宫廷斗争相比,这一次的洗澡事件,实在是微小至极,不值一提。
淳熙十年,那一天正是吴太后七十寿辰,德寿宫异常繁忙热闹,乐女出身的杨妹子这天最大的任务,也是这日寿宴上的压轴节目,便是她的个人歌舞演出,为太后祝寿。
数年来,早已历经无数场宫廷演出的杨妹子,在这次吴太后的寿辰演出中,再次博得现场一片喝彩欢呼。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婉转歌喉,她的柔美舞姿,还有从母亲那里完美继承的艳丽容貌,都让21岁的她,如同春日河畔一枝临水照花枝的妖娆桃杏,在春风春日里风情万种,颠倒众生。
所以,在这次寿宴上,第一次见到杨妹子的那年才15岁的赵扩就对她一见倾心,疯狂爱上了这个比自己整整大了六岁的乐女姐姐。
莫惜朝衣准酒钱,渊明身即此花仙。
重阳满满杯中泛,一缕黄金是一年。
她一字一句低吟浅唱,字字句句都入了他的心。
年轻人的情思,最是逃不过年老人的眼。寿宴散后,迟迟耽搁在德寿宫不愿离去的赵扩,把所有情思全都写在脸上。
好在吴太后为人最是豁达,又念及自己年已古稀,也想给已经21岁的杨妹子找个好去处,遂直接挑明了要将杨妹子送给赵扩。
九年情分,一朝情尽,吴太后泪眼婆娑地感慨万千,杨妹子依依伫立在吴太后身边,也不禁双泪长流。
良久,吴太后把杨妹子的手轻轻拉过来,柔柔放到赵扩的手中,又抬眼望向赵扩,近乎以托付孙女般的长辈口气对赵扩低低说道:“看我面,好好看他(她)。”
赵扩也低低应了一声道:“请太后放心”,随即把杨妹子的那只手暗暗握得更紧了。一刹那,杨妹子忽然觉得这只15岁的年轻人的手,竟是这样宽大温暖,让她无比心安。
赵扩果然没有食言,虽然她大他很多,虽然他身边美女如云,他却唯她一人是宠,又给她取名杨桂枝。
是,在他心中,她是月中桂枝,天香入他怀中,他日日沉醉,迷情迷爱不知返。
他教她读经读诗,他教她学书学画,她又爱模仿他写的字,只因为她也爱他,她便要什么都和他一样。
赵扩也没有对吴太后食言。淳熙十二年,他被封平阳郡王,淳熙十六年,进封嘉王,绍熙五年,被立为太子,这年六月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
随着赵扩的一路升迁直到荣登大位,杨桂枝也跟着先被封为平乐郡夫人,后进封婕妤、婉仪,直到进封为贵妃,五年内连升四级。
当然有许多大臣反对,尤其是以韩侂胄为首的一干权臣,一再拿她的出身卑微,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来讥笑反对,而个中真实原因,杨桂枝再清楚不过,那就是韩侂胄是当今皇后的舅舅,韩侂胄当然要想方设法把她这个聪慧过人、机警异常的女子,从自己外甥女身边铲除掉,以绝后患。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嘉泰元年,赵扩的皇后一病而亡,而此时已经四十岁的杨桂枝,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为赵扩连生二子赵增、赵垌。
当所有人都认为皇后之位非她莫属的时候,权臣韩侂胄再次极力反对,执意劝说赵扩立性情柔顺的曹美人为后。
三年前,吴太后已经去世,面对飞扬跋扈的权臣,秉性柔弱的丈夫,再也没有靠山的杨桂枝,只有为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前途放手一搏了。
她很快找到自己的浙江同乡又是同姓,出身武将世家的大将杨次山,认为兄长。在杨次山与同朝为官的韩侂胄分庭抗礼多次据理力争,以及对宋宁宗的积极劝说之下,最终,宁宗下定决心,立了杨桂枝为后,这一年,正是嘉泰二年。杨桂枝被立为皇后之后,杨次山也官拜太尉。
然而韩侂胄依然不肯善罢甘休,军政大权全部集于一身的他,甚至连宁宗的御批,都出自他手。狂妄之极的韩侂胄甚至公开扬言,一定要置杨桂枝于死地。
面对天子丈夫的唯唯诺诺,兄长杨次山的势单力薄,为了在血腥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杨桂枝决定拉拢联合与韩侂胄一向不和的另一权臣史弥远。
眼看生性机警极擅权谋的杨桂枝日渐壮大的个人势力,韩侂胄自此之后,亦不敢轻举妄动。
两人就这么暗地对峙着,都在日日寻找对方的软肋和破绽。这一对峙,就是五年。
开禧三年,韩侂胄主持的北伐全线溃败,宁宗着急忙慌地请求和谈,金人要求送上主谋的首级,方可谈判。
得到这一消息的杨桂枝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年11月,杨桂枝先是模仿宁宗笔迹草拟圣旨,又安排兄长杨次山与权臣史弥远调集兵力,于24日埋伏在六部桥一带,待这日韩侂胄上早朝的时候,突起伏击,将韩侂胄迅速劫至附近的玉津园锤杀。
待宁宗知道这一消息时,韩侂胄已死去三日。心知肚明的宁宗,最后也只有选择息事宁人,对外宣称韩侂胄暴病身亡,命厚葬之。
韩侂胄死后,杨桂枝在她的皇后大位上安稳坐了17年之久。她开始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安静生活。因为出身底层,她不断劝说宁宗要关心百姓疾苦,勤政爱民,又力劝宁宗免除江浙一带的“生子钱”重赋,还帮助杨次山成为一代贤臣。杨家一门在朝中声名显赫,却上不欺天下不欺民,忠于职守精忠报国。
嘉定十七年九月,杨桂枝陪同宁宗外出巡游,途中,宁宗偶感风寒,竟至不治,回宫后不久就一病而亡。
宁宗死后,史弥远废太子赵竑为济王,执意拥立自己看中的太子人选赵昀为帝。此时已经62岁的杨桂枝,知道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了,她只有默默接受这一切。
这扰攘世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权力争斗无止无尽,而她历经孩子相继夭亡,比她小六岁的丈夫也已去世的丧子丧夫之痛,早已厌倦无尽无休的血腥宫廷斗争。如今,她只想安稳度过余生,不问世事。
她同意了史弥远的意见,又请19岁的赵昀到宫里来,认了赵昀为自己的儿子,为了给自己安度晚年留一个安稳的保障。
嘉定十七年11月4日,赵昀即皇帝位,是为宋理宗。赵昀即位后,尊杨桂枝为皇太后,又对她无限感激,执意请她垂帘摄政。杨桂枝知道,赵昀请她摄政,不过是尊重她,还她一个人情,再说,如今,史弥远把持朝政,一如当年的韩侂胄,她一个皤然老妪,还能摄个什么政?
杨桂枝象征性地摄政了一段时间,第二年就很快还政于赵昀,然后住进了慈明殿,过上了长达八年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杨桂枝重拾旧好,又开始学书学画,写诗写词。在一笔一画里,在笔墨丹青里,她恍惚觉得从前的日子又回来了。她一手接一首的闲闲写着宫词,又作《百花图卷》,作《月下把杯图》,还喜欢在画家马远父子的画作上题诗题词,直接署上自己初进宫时“杨妹子”的名字。
是啊,她原本不过是南方乡野间,一户杨姓人家的平凡女子,偶然进了帝王家,又侥幸做了皇后太后,如今,已年逾花甲的她,再次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重又做回了自己,她只觉欢喜无限。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