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今年浒墅关秋收基本结束,水稻种植面积4910.7亩,产量预计达2308吨,尽现无限“丰”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粮食安全的可靠保障,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基础。浒墅关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浒墅关青灯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正在进行挖沟、平整土地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青灯村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按照“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机耕路畅通,生产方式先进,农田景观优美”的总体目标,对现有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

此次青灯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面积达1350亩,主要以农业措施、水利措施、田间道路为重点,全面落实道路、绿化、灌排等设施建设。同时,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景观建设,以实现功能与景观兼备,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目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利用,筑牢粮食生产基础。

除了建设高标准农田,播、种、收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都在提升。农业机械的普及利用,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种田效率,促进了土地流转。一直以来,浒墅关积极落实各项农机作业补贴政策,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指导和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服务,并通过张挂农机安全宣传横幅、发放农机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确保农机装备水平持续增长。

同时持续对大农户进行培训,近几年来培训农户数量累计达100人,辐射浒墅关所有乡村,带动农户收入不断增加,“农民富”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通过将高标准农田内涵外延,浒墅关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田发挥高效益,让农民获得高收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还需久久为功,下一步浒墅关将依托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田道路全联通、灌溉设施全配套的优势,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以农养农推动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浒萱 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