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名贵的收藏品,玉器原本是不太适合使用“性价比”这一概念来加以衡量的。不是可以无限量产的工业品,又极少具有实用价值,交易之中的价格高低基本取决于双方的你情我愿,所以参玉也觉得和田玉的性价比有点难以成立。
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用在业余爱好上的资财确实不多,总想在购买和田玉的时候入手最好的东西,又尽量付出最小的代价,我这才有些违背事理地琢磨出了原料成本加上工艺费用的评估思路来。
不得不承认,参玉自己买玉的时候砍价有些太过穷凶极恶,似乎有意识地抹杀掉了它的艺术价值,但这也是基于囊中羞涩所致,还请被我伤害过的玉商小伙伴们加以谅解。
言归正传,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摆件与器皿件,其毋庸置疑的显著特征就是体量巨大,至少是比我们常见的挂件、手把件、牌子、手镯、手串都要大一些吧。
体积大、用料多,一般情况下摆件与器皿件的雕琢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所以如果我说这种器型的成本一般都要略高一些,恐怕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吧?
当然,在实际的情况中我们还得考虑到有些和田子玉之所以要被整体加工成摆件恰是因为原石多绺裂、多瑕疵,这才没有切割片料,被制作成玉牌或者手镯。
但我们也得注意到许多瓶、炉、鼎、彝这类器皿件为了掏膛而损失惨重,其工艺难度与要冒的破损风险也成倍增加,所以总体上这些更大只的子玉制品卖得贵一点儿也符合情理吧?
更何况在以往的日子里,它们长期的脱离群众,主要供达官显贵们陈设欣赏,被置于王侯将相的案头,作为实用的文房器皿或者摆放的艺术品与供奉造像。
这对口的高端消费群体也决定了和田玉器皿件与摆件的身价不菲,只是时移世易,这两年的社会风气大为转变。由于众所周知又不便在此名言的原因,近两年,昔日被当作高端礼品的和田子玉重器销售一度遇冷,甚至几近滞销。
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玉商起初还可以勉励坚持,最终只能被迫选择挥泪斩仓,有时候我们竟然能见到明显低于现今同等玉器成本价售卖的子玉器皿。
当然,它们的总价看起来可能仍然有点高,但假如做个除法,算算克价,其在性价比上的优势就昭然若揭啦!这种情况与总价略高,单位面积价格却颇具优势的房地产行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倘若有幸遇到这样的子玉大件商品,此时入手也不失为是明智之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