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湖州有个年轻人赵三,娶妻孙氏。夫妻二人相处非常融洽。赵三父母居住在别处,两人也还没有孩子,所以家中只有夫妻二人生活。

这年,赵三的好朋友周生让赵三和他一起去南京做生意。赵三也想出去闯荡一番。当即答应了。回到家中和妻子孙氏一说,孙氏却坚决不同意。孙氏不想和丈夫分开,也担心丈夫出门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但赵三态度坚决,于是夫妻二人少有的吵起架来。闹了好些天,也无法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赵三和周生商量,准备瞒着妻子悄悄出发。两人提前雇好了船只约定好了日期。让船夫鸡叫头遍时就在河边等着。赵三那时就可以趁着妻子还在睡觉悄悄出门。

这日,赵三悄悄出门到了河边上了船。周生还没来。赵三便趴在船沿上睡着了。

船夫叫张潮,是本地人。和赵三周生都认识。他知道二人是要去南京合伙做生意。此时赵三睡着,他带的包袱就在脚边。张潮见离天亮还早,又想起赵三不会水,便把船开到一个很隐秘的角落,把赵三推到了河里,又把赵三包袱里除银子以外的其它东西扔了,把银子放在了船的夹层里。最后又把船开回了和赵三周生约定的地点。

破晓时分,周生来到,询问赵三来了没有。张潮说自己很早就来了,并未看见赵三。于是二人继续在船里等赵三。眼见天已大亮,始终不见赵三,周生急躁起来,叫船夫张潮去赵三家催促。

张潮来到赵三家,一边敲门一边叫道:“三娘子!三娘子!赵三怎么还不来?周生等一早上了!”

孙氏开门后说:“我起来不见他人,正准备出门寻找呢!他没在家呀!”

张潮也没多说就走了。回到河边对周生说赵三没在家。周生担心赵三因为天黑在来河边的路上出了意外。叫上张潮沿路找了几个来回也没见到人影。周生心想是自己叫赵三去南京的,出了意外可怎么办。于是让张潮回了家,自己到官府报了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令派人搜寻无果后,听邻居说起前几日听见赵三夫妻吵架,便猜测是孙氏在外面有了人,故而一起谋害了赵三。

县令派人把孙氏拘到公堂后,孙氏一头雾水,坚称冤枉,抵死不认。一来孙氏坚持不承认,二来也没找到赵三尸体,无法结案。县令最后也只得把孙氏放回家了。但这桩案子几年过去都没破,成了悬案。

这年,一位姓杨的评事翻阅到此案卷。说道:“赵三必定已遇害,否则不会多年不归家。凶手定是船夫张潮无疑。否则他为何敲门时叫三娘子,而不是叫赵三。可见他心里是明知道赵三不在家中的。”

官府按照此思路调查,对张潮长期雇佣的一个水手进行了讯问。说官府已经掌握了张潮是此案凶手的证据,否则不会多年后重提此案又锁定张潮是凶手。水手觉得有道理,而且也怕被牵连。赶紧说当日自己并没有和张潮一起在船上,因为张潮说他和赵三周生都认识,东西也不多,他自己去。但后来张潮宽裕了很多,而且一次喝酒的时候,旁人说起赵三失踪的案子,张潮脱口说了一句:“他回不来了!”所以水手也一直猜测是张潮做的。

张潮在审问下无力解释为何敲门叫三娘子,加上水手的证词,最终承认了自己谋害赵三的事实。

张潮贪图钱财杀人害命,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最终还是落入法网,难逃抵命。

再完美的犯罪都会有破绽,需要官员细心的观察和推敲才能真相大白。杨评事仅仅因为敲门时的一句称呼,就破了多位官员几年都破不了的悬案,可见他实在是一位善于细心明察的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