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地名与家族的融合,是一座城市最不为人察觉却意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座城市异于其他区域的最重要特色。佛山市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出《地名看顺德》系列专题片,通过顺德代表性家族的发展史,深挖顺德地名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是陈村区氏家族与顺德地名的故事。

陈村区氏:区氏兴文重教 登洲远近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陈村区氏:区氏兴文重教 登洲远近闻名

登洲村俯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洲村俯瞰图

登洲村位于陈村西部,原称“鮀洲”,后因《三字经》作者区适子自号“登洲先生”,后人铭怀其德,改村名为“登洲”,这一称呼,不意间,已然沿用八百年。

登州村内依然保留“平阳大街”这个地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州村内依然保留“平阳大街”这个地名

登洲区氏,原为长沙望族。长沙一带古称“平阳”。唐代,区氏族人辗转迁入登洲,称所居巷陌为“平阳大街”,以铭怀故里。南宋建炎三年(1129),另一支区氏族人从广州迁入登洲区家村。从此,区氏族人从登洲开始,延伸分布到北滘西滘、陈村镇面与番禺石壁。

“平阳大街”这个地名依然挂在斑驳的旧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阳大街”这个地名依然挂在斑驳的旧墙上

区氏族人虽为文化世家,但他们或隐或仕,进退自如,安居登洲,教书育人。宋末区适子,少有“神童”称誉,长大后,沉稳厚重,精通经史,工文善词,著有《绮业集》《登洲文集》《登洲诗集》等,以博学多才称著乡里。

登州村内的三字经文化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州村内的三字经文化公园

宋灭后,他拒绝为官,隐居登洲,设帐授徒,撰成《训蒙三字经》。它以三言韵语入文,将古今兴衰、伦理道德、人文常识、历史名人娓娓道来,更将进取向上,自我砥砺的内在精神融入书中,引导蒙童识字断文,索理立志,成为近八百年来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与道德的启蒙经典。

区适子一生从未远离登洲,登洲也成为《三字经》的源头。

三字经文化公园内记录了《三字经》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字经文化公园内记录了《三字经》的内容

登洲村的商业枢纽为平阳大街,人们沿街分布,酿酒养蚕,耕田种蔗,人们出门登舟,划桨远去,运丝送木。

平阳大街入口处不远,便是区氏大宗祠,乡民称“凤山书院”,它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为纪念九世祖区达甫而建,后为乡中小学堂,默默延续家族中言传身教,诗书传道的古老传统。2013年,族人合资重修,更设三字经历史文化展览,以挖掘与接续这段淹没已久的厚重历史,也令登洲再续文化光华。

登州区氏大宗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州区氏大宗祠

人们在祠堂周围筑建三字经文化公园,每年举办三字经文化周活动、启蒙礼等活动。2007年,潭村小学确立为广东省三字经教育基地,区氏族人与文化自觉者们默默联手,延续着一脉相承的对传统的敬畏与文化的尊崇。

三字经散发出来的礼、义、仁、孝、敬等古风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字经散发出来的礼、义、仁、孝、敬等古风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如今,村中从未中断的敬老活动、慈善公益,让人感受到三字经散发出来的礼、义、仁、孝、敬等古风已化作现代文明,温暖着乡人的内心,更映照着村中的古巷、埠头、房舍与深红的石榴、迎风的翠竹。

区氏大宗祠俯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氏大宗祠俯瞰图

它们与流传世界各地的三字经版本遥相呼应,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丛春花,摇曳生姿,绽红吐芳,它们更默默地指向彼此的共同源头:登洲。

(文/周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