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地名与家族的融合,是一座城市最不为人察觉却意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座城市异于其他区域的最重要特色。佛山市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出《地名看顺德》系列专题片,通过顺德代表性家族的发展史,深挖顺德地名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是杏坛黄氏家族与顺德地名的故事。

杏坛黄氏:山明水秀 俊彦辈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杏坛黄氏:山明水秀 俊彦辈出

杏坛右滩俯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杏坛右滩俯瞰图

以右滩黄氏大宗祠堂名命名的“黄垂宪堂水埠”,明清两代,多少顺德有志之士,从这个埠头踏上离乡之路,前往广西梧州、江门、肇庆、广州、北京等地,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右滩黄氏大宗祠的堂名为“垂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滩黄氏大宗祠的堂名为“垂憲堂”

右滩村开村于宋朝,昌盛于明清,所处位置在西江支流甘竹溪顺流方向的右方,与对岸的龙江镇左滩村合称“甘竹滩”。西江支流从此处流入顺德,经甘竹溪,连接北江干流顺德水道,是顺德水路运输的关键节点。清代中后期,粤海关曾在甘竹滩设税口“甘竹口”,以方便收取过往船只的税款。

西江支流是顺德水路运输的关键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江支流是顺德水路运输的关键节点

右滩全村有黄、胡、蔡、谭等姓氏,尤以黄氏较盛,通过江边水埠,我们或可理解黄氏对村落的影响。沿着右滩水岸线,可见黄氏宗族所建的黄垂宪堂、黄俭成堂等大小不一的埠头。来往客船可通过接驳艇,接载客人、货物上下船。从水埠上岸,不久可达黄氏大宗祠垂宪堂。祠堂大门次间,挂有“兆启鳌头”牌匾,彰显着族人曾高中状元的不凡气度。

位于右滩的古老埠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右滩的古老埠头

这是顺德建县后第一位文状元黄士俊的家族祠堂。士俊字亮垣,号玉嵛,明隆庆四年(1570)生,从甘竹溪出发,一路远上京华,殿试以一句“倚松酹酒,金杯影里动龙鳞”,赢得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状元。为官多近宫廷,前半生洁身自好,人誉清正,为礼部尚书时,因拒绝袒护权贵而受朝野瞩目。明朝廷倾覆后,士俊曾返乡归隐,留下不少传说。

右滩黄氏大宗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滩黄氏大宗祠

黄氏注重教育,在明景泰三年(1452)顺德建县前,黄氏便有女官黄惟德。她在洪武末年入宫当女官,知书识墨,聪明能干,年老退休回乡,亲自教育外侄梁储。梁储能官至太子太傅、少师兼太子太师,位居一品,惟德功不可没。

右滩黄氏大宗祠外林立的功名石可见其人才辈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滩黄氏大宗祠外林立的功名石可见其人才辈出

至黄士俊高中,则更能体现黄氏宗族以及顺德建县后教育水平的跃升。建县后,顺德官方设县学、书院、文塔,宗祠自设家塾、书院,民间村坊也联合筹办书院,三方力量共同推进顺德教育的发展,故有文武状、文武探花的诞生。另一位文状元梁耀枢,也出生于右滩不远处的杏坛镇光华村。顺德的重教重学,赋予黄氏宗族毓秀钟灵的特性。

在黄士俊高中状元的两百多年后,黄氏宗族涌现另一位杰出族人——黄节。黄节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1900年前后,他也从甘竹溪溯流而上,漫游各地,北登长城,出山海关,浪迹大江南北,广泛接触进步人士,逐渐形成改良制度思想。他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更以诗学、文学成就,被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这所貌似平凡的民居,就是黄节居住、学习的住所。

右滩村落中可见的古迹遗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滩村落中可见的古迹遗存

青砖灰瓦的平凡民居,因主人的不凡成就,格外让人感慨。祠堂、水埠、黄节故居等古迹遗存所反映的,是黄氏宗族自明、清、民国以来,在流动性、开放性强的生活环境中,如何走向广阔世界的经历。顺德的历史脉络,或可从那一条条河流水道说起。

(文/张凤娟)

(图/甘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