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代没有录音机,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指出皇帝的口音归属地,但从皇帝的奏章回复、还有一些政策中,有时也能够看出说的是什么方言。

比如朱元璋的诏令就很有特色--“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凤阳口音就十分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的皇帝是满族人,按理说应该说满语,但是要统治人口基数那么大的汉人,他们又不得不说汉语。

但当时又没有普通话,各地有各地的方言,那皇帝要学哪里的方言呢?

清朝发源地是赫图阿拉故城,现在是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首选的语言肯定是东北方言了,从地理位置看也是处于东北地区,说东北话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康熙,在他的奏章回复里,我们能看到“近日审事的大臣众论何如,必先严否?”,还有“……解京又费一凡事,不如存库……”。

“必先严否”实际问的是比先前更严了吗?普通话里“必”读第四声,东北话“必”读第三声(读如“比”),于是康熙就把“比”写成“必”了。

“费一凡事”就是“费一番事”,普通话里“凡”读第二声,东北话“凡”读第一声(读如“番”),于是康熙就写了“错别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之所以东白话比较流利,很大原因是从小陪伴他的孝庄太后、苏麻喇姑说的满语都带有东北腔,于是康熙在学汉语的时候,也多带有东北腔了。

但即使康熙说的是东北话,但毕竟他的母语还是满语,这样说出来的东北话北方人还能勉强能听懂,但南方的官员就很难听懂了,还是不利于交流。

于是雍正就想了个办法,既不偏向东北地区,也不偏向南方地区,转而推行以北方方言和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有点类似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不会说官话还不让当官,于是大家慢慢的都开始说官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说一口东北话确实很有喜感,东北话因其独特的发音,很容易让人觉得有趣。

小品、相声还有如今短视频、直播领域,有很多都是东北人,即使大家都说普通话,但东北人的“普通话”也更容易逗乐大家,让人印象深刻。

想象一下清朝的皇帝在朝堂上说东北话,下面很多人想笑又不敢笑,那画面确实很有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