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你的心愿 我们记得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临近年终,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解决得怎么样需要盘点,更需要群众来点评。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展“抓落实 看成效 政府工作邀您来点评”专题活动,以此为契机,以督办抓落实,以落实促闭环,用文字、镜头和话筒来临摹工作中抓落实的细节与短长,用谋划者、建设者、受益者的“述说”展现民生实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锚点,我们以十一个关键字为主题穿起大民生的起承转合,努力记录梦想者在追梦中的故事。

关键字分别为:路、房、馆、地、市、医、智、链、教、业、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季轮换

随着第一场初雪的浪漫而至

鹿城已从深秋步入了初冬

碧水蓝天、水波荡漾,层林尽染

天空蓝、银杏黄、枫叶红

……

冬日的鹿城仍是一幅

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展现出生态绿色美丽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来看“链”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标准实施总长度56公里的昆山之链(恋)慢行环线工程,将园艺植入39公里环城滨江绿道建设,推动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打造亲水亲民的滨水公共空间,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换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后,小昆来到庙泾河中央水廊,冬日暖阳穿过茂密的树叶投下斑驳的光点,水廊风光旖旎,道旁芳草萋萋,成片的水杉林,已经换上了浓厚斑斓的颜色,像是冬日里的一团“火”,成为生态廊道出镜率很高的网红路段。一路上,不时能迎面遇到奔跑而来的健身爱好者,道路沿线每隔500米设置一个小里程碑,让运动的人们更有动力和仪式感。正因为昆山有了这样的“链”,让更多人有了恋上昆山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年以来

我市积极打造以田湖为生态基底,河流绿廊和交通绿廊为支撑,湿地、公园簇群为生态斑块的生态框架,初步构建了全市域“水、路、绿”三网并行的生态网络体系。庙泾河中央水廊、昆山之链慢行环线、环城滨江绿道等重点实事工程开工建设,幸福河湖建设全域推进,串联起未来昆山城市和水乡发展的节点,让生态更美好,让城市更宜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打造生态绿色的美丽宜居之城。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做好‘江南水乡’文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将秀美生态转化为昆山的发展优势和鲜明底色。”

“昆山之链”首链工程

位于沪常高速以南

全长48公里

以昆曲“六宫十二调”作为分段方式

分为缘甸、锦溪、孟堤、莲湖、尚明、淀湖

6个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山之链”首链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山之链(恋)慢行环线工程

当前,已完成长约1.6公里的“缘甸首链”启动段建设。该工程以锦溪镇顾家浜村为核心,结合周边共7个自然村与小区和南北2个绿核打造湖荡间9个乡村园林,形成“九园七星伴月湖”空间布局。构建骑行线、跑步线、游船线等,串联祝甸砖窑文创区、计家墩理想村、锦溪古镇,形成区域联动。

➣昆山之链(恋):依托南部水乡丰富的湖荡资源和生态岸线,利用林、园、岛、堤、田、湾、村、窑等资源,精心打造一条“贯通之链、蓝绿之链、服务之链、活力之链”,构建世界级江南水乡湖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泾河中央水廊

位于昆山西部,是“七横四纵”生态廊道中一条东西向重要的生态廊道,串联起傀儡湖、中心湖、森林公园、亭林园等多个公共开放空间,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基底,成为构建“三湖区两园一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横四纵”生态廊道框架图

今年我市实施的一期项目总长约3.8公里,主要位于古城路至博雅路段,项目通过林地恢复、河岸改造、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等举措,最大程度保护庙泾河既有生态风貌,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景观品质。同时,通过整合区域性慢行与交通路网系统,构建全程不受机动车干扰的安全、优美、宜人的慢行空间,进一步完善城西慢行框架,为百姓带来舒适的慢行体验。生态廊道沿线设有文明益站、读书驿站、运动驿站等功能节点,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充满诗意、功能多样、健康生态的绿色科创走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河湖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江苏省、苏州市总河长令要求,全面推进100条幸福河湖建设,做好河湖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四篇文章,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海绵城市等协力推进,全方位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昆山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澄湖

今年,娄江、夏驾河、傀儡湖完成省级幸福河湖验收,周市镇洪双溇被评为苏州市十佳最美幸福河湖,花桥鸡鸣塘河长因幸福河湖建设成效亮眼被评为第一批苏州市红榜河长。今年年底,全市可累计建成幸福河湖超200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傀儡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桥鸡鸣塘整治前后对比

滨湖新城集团总经理 江林

“昆山之链”首链工程作为昆山旅游度假区落地实施的EOD项目,其关键在于生态、发展的有机统一。为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生态基础设施,采用收储、盘活等方式将沿线低效、存量资源进行再利用。

2023年,启动段将开启系统性贯穿工程,以一座横跨长白荡的原点大桥,联通祝甸和缘殿段,并通过串联起众多特色小桥、水上栈道、田间步道,打造农文旅融合生态场景。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全力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

城投集团总经理助理 张新伟

庙泾河连接傀儡湖饮用水到昆山老城区,是昆山长期的供水动脉。

自2020年9月起,一期建设项目通过林地恢复、河岸改造、保护并提升生物多样性等措施,提升水廊两岸的生态环境质量,把庙泾河区域从一个孤立隐蔽的自然宝藏,转变为打通周边生态区的城市慢生活廊道。在下阶段建设中,城投集团将植入更多融生态、运动、文旅复合功能的城市驿站空间,建成一条“会呼吸”的生态海绵滨水廊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山市水务局河湖长制管理科科长 焦健

水环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百姓对水环境的美好向往。市水务局将按照“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河湖”的动员令要求,至2025年每年创建100条幸福河湖,努力构建全域幸福河湖体系,因地制宜融入绿化、步道、景观等建设,实现“治理一条河,幸福一河人”的美好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溪镇顾家浜村村干部

“昆山之链”实施后村容村貌明显提升,行走在新建成的“骑跑道”之上,一侧是连成片的麦田,一侧是绿化景观带,远处是白墙黛瓦的新农村景象,美不胜收。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垃圾中转站将改造成休息驿站,老旧厂房将改造成全新的村委会。项目建设也将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打卡,有助于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富民强村。

城西居民

庙泾河中央水廊就像是家门口的一个“超级公园”,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功能丰富,这里有有声森林、运动驿站、绿地草坪等公共服务设施,给我们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运动、近亲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周市镇居民

洪双溇地处老镇区,原本因为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雨污混流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河道常年发黑发臭,沿河居民常年投诉。通过治理,现在水质好了,鱼也多了起来,沿线还修筑了驳岸、种植了绿化,成为我们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昆山城乡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园、生态廊道,幸福河湖建设也让江南水乡恢复了以往的清澈秀丽,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生态、景观功能,让城市“颜值”不断刷新,“气质”明显提升,而且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微旅行”的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诗与远方”,享受绿色生态带来的“福利”。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绿色涌入我的生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诗意栖居”,实现人与自然、人和城市的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制图 | 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