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业年间,陕西兴平有个名叫赵春铭的青年人,从小就没有了爹娘,比他年长十多岁的哥哥辛苦劳作将他抚养成人,并给他娶上了媳妇,还让他另立了门户过日子。

赵春明是个聪明勤劳,做事也踏实认真的人,和妻子的小子一开始本来过得很不错,但随着时间加多,他却有了个小毛病,就是羡慕邻居的媳妇长得漂亮,而总是嫌弃自己的老婆长得丑,不入他的眼。

赵春明的妻子长得虽然不够漂亮,但她却十分贤慧能干,操持家务更是一把好手,而且待丈夫也十分体贴。可是,尽管这样,赵春明却横竖看不惯自己的老婆,动辄就是谩骂,还时不时地动手打她,夫妻俩吵嘴闹架如同家常便饭。

和赵春明住得近的街坊邻居看不下去,经常劝架说和,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往往是上午劝和了,到了下午两口子又吵闹起来了,甚至动手打起来。这样一来,赵春明和妻子的事就很少有人管了,大家也对他们的吵闹渐渐地习以为常了。

然而,如此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赵春明的哥哥知道自己兄弟的长病,也多次好言相劝,甚至还动手打过他,而赵春明虽然不顶嘴,也不还手,但他和妻子吵闹的毛病并没有改掉。

不过,世间一物降一物,总有某个人能治住另外一个人。能治住了赵春明的这个人不是外人,就是他的嫂子赵王氏。

赵王氏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非常聪明。自从嫁到赵家,当上了赵春明的嫂子后,对于赵春明这个小叔子没少照顾,她和赵春明的哥哥把赵春明一起抚养成人,并给赵春明娶上了媳妇,而且从来就没有一句怨言。随着赵春明娶上了媳妇,另立门户过日子,他的嫂子赵王氏也因为操劳过度,而显得老了不少。

不过,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增长,赵王氏比此前更加聪明有智慧了。赵王氏见赵春明听不进劝,仍然一直和媳妇吵闹不休,就一直在寻找办法来治治这个小叔子。不久之后,赵王氏就想到了一个比较周全的办法,去开导赵春明了。

这一天,赵王氏让丈夫把小叔子赵春明请到家里来吃饭。赵王氏这回为了招待好赵春明,做了好多好菜。不过,她并没有一下子把这些菜做好了端出来,而是先端出了几碟菜。这些盛菜的碟子都是做工考究的金边细花碟子,非常好看。

赵春明见了这些漂亮的碟子“啧啧”称赞,可是当他把菜夹起来,放进口里后却皱起了眉头。原来,碟子里盛装着的都是些有油无盐,或者是有盐无油,又苦又涩的野菜。

赵春明正在纳闷“哥哥和嫂子为何把菜弄成了这样”时,嫂子赵王氏转身又端出几碟子菜来。

这回端上来的菜都是盛在粗糙难看,有许多缺口的土碟子中,可是碟子里装的菜却是香喷喷的肘子、鸡、鱼和色泽光鲜的蔬菜。

赵春明见上了新菜,就去夹这些菜吃。这些好菜一入口,赵春明连连叫好,而且越吃越得劲儿。

就在赵春明吃得津津有味之时,赵王氏忽然开口问道:“小叔子,这些菜是土碟子里的好吃呢,还是细碟子里的菜好吃?”

正吃得过瘾的赵春明不假思索地说:“嫂嫂,这还用问吗?菜都是您做的,当然是土碟子里的菜好吃呀!”

赵王氏听出了这是赵春明说的心里话,就又说:“我的兄弟呀,看事看人那可都要看透彻了呀。不要只图外表好看,就认为好。细碟子里装的不一定是好菜,而土碟子里也能盛装美味佳肴。”

听嫂子把话说到这里,正夹起土碟子里的一块鱼肉往嘴里要送的赵春明停了下来。赵王氏见状,就接着说道:“兄弟,细碟子里那么好看,那你为什么不吃细碟子里的野菜,却偏偏要吃那么难看的土碟子里的鱼肉呢?”

赵春明听出了嫂子的话外之音,脸微微红了起来。就在他准备开口说话时,赵王氏又说道:“兄弟呀,我的弟妹就好比佳肴装在了土碟子里,她那么聪慧能干,还对你相当的好,你是不是不该嫌弃她啊?”

嫂子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春明的脸就红到了耳根子了。如梦初醒般的赵春明,觉得又悔又愧,当即就向哥哥和嫂子表示,回去就向妻子道歉,以后再也不嫌弃妻子,不和她吵闹了。

赵春明就说到做到,从此再也不嫌弃她的糟糠之妻了,也不再和她吵闹了,而小两口子的日子也过得更加和和美美。来年时,夫妻俩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小日子过得更美满幸福了。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