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婚恋市场,小公爷齐衡,妥妥是一枚优质男

家世,样貌,才华,品格,样样没得挑。尽管有过短暂婚史,但是瑕不掩瑜,照样是玉树临风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申氏,晋南大族的高贵嫡女。自幼锦衣玉食,风雨不侵,父母还甚是恩爱。小申姑娘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理所当然地以为,天下的夫妻都该是父母那般相敬如宾,夫妻同心。

嫁进国公府后,那陌上人如玉的夫君,虽然让人意乱情迷,可他的态度,却令人有苦难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凡事不逾矩,也没有半点花花肠子。书房使唤的下人里,连个女使都不曾出现。他也对她郑重承诺:你我既是结为夫妇,我必不负你。

挑不出任何能放到桌面上的错,所以你不能吵不能闹,可你就是觉得好委屈。郎君洁身自好,礼数周全,奈何相敬如冰。同床共枕,也挥不去那冷冷的疏离。

申大娘子一颗向往美好婚姻的心,怎能不泛起惘惘的悲凉和不甘呢?

申氏遇上的这个难题,可大可小。剧版和原著,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剧中,申氏一番手段,换来了岁月静好。原著中,却因始终放不下,毁了卿卿性命。

看得开,放得下,是解这道题的关键词。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申氏的两种应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悉小公爷的情事后,申氏开始了百味杂陈的煎熬。

丈夫心头上,有一道永恒照耀的白月光。这对哪个做妻子的,都是一件棘手的事。

申氏也像所有为情所困的女子一样,在听闻此事之初,陷入了情绪的泥淖之中。

首先是好奇。她是谁?她长得美吗?她究竟哪里好?你会遏制不住地,试图打探那些蛛丝马迹。

接着是比较。她是不是比我可爱?是不是比我更适合他?不幸的是,一旦开始对比,你就已经输了。你在对自己做一件很残忍的事——将自己塞进一个黑洞洞的赛道。你的对手,是一份求而不得的痴迷,是一段带着滤镜的回忆。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大红灯笼高高挂,何尝不是把女人们困在狭小的空间里,让她们互争、互斗、互相倾轧。

她们卷得越疯狂,那个被环绕的男人便越可坐收渔翁之利。而可怜的女人们,却在争斗中,慢慢迷失了心智,耗尽了自己宝贵的人生。

申氏如果也陷入这样一个怪圈,那她的命运,注定是泥足深陷,一辈子活在前女友的阴影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申氏的一颗心,就是被这么吊着的。理智和情绪不断博弈,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直到在澄园宴会上,见到了夫君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申氏单刀直入,当面抛出难题:我家官人一直郁郁不乐,可我又不知该如何开解。

她需要先知道明兰的态度。

明兰是何等玲珑肚肠。她笑盈盈回应道:你们夫妻二人互敬互爱,阖家昌顺,这就是最大的正道。你说对吧,侄媳妇?

一句“侄媳妇”,明兰彻底撇清了自己的干系。她暗示申氏,那段往事早已是过眼云烟。

申氏接下来的做法,足见是个明白人。

她暗暗下了决断:既然他的心是别人的,那就把他抢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以为这一点,很容易做到。要知道,有不少女子,是会把所有的不甘和恨意,都倾倒在另一个女子身上的。孰不知,他才是破题的关键,而不是她。

申氏之后的几步棋,走得很漂亮。

明兰的绝美容颜,小公爷的痴心未了,她都看在眼里,却不放在心上。毕竟如今陪在小公爷身边的人,是她申和珍,而不是盛明兰。

虽然他心头有永恒的白月光,但他还是选择了她。既然选了,就一定有选择的理由,有存在的价值。

至于他如何想,先不去管他。更不必去跟明兰比美丑、争长短,因为那是自我折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管怎样,把日子好好过下去,才是最最要紧的事。

这样的心理基础,是申氏赢了这一仗的关键。惟如此,方能见招拆招,拨云见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聪慧的申氏把窥探明兰的目光,全部收了回来,一门心思用在自己的日子里。

她没有对小公爷死缠烂打,不停追问。你若说,我便听。你不提,我也不提。这法子看似简单,却需要一颗笃笃定定的心做支撑。

现实生活里,有多少姑娘会栽在此处啊。因为自己心里放不下、过不去,便不断地逼问男友或是丈夫,一会儿要他写保证书,一会儿又要他自证清白。如果承诺管用,世间又何来这许多痴男怨女?

更糟糕的是,人一旦被情绪控制,就容易言语失度、动作变形,将这副姿态落在对方眼里,于自己又有何利?

申氏没有这么做。她反其道而行之,改“防”为“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澄园失火,小公爷要扑上去救明兰,她不拦阻。顾二下狱,明兰深陷困顿,她帮小公爷瞒过婆母,一同前去探望。

“这下官人高兴了?你高兴我便高兴。”这话,不是唯唯诺诺地讨好,是在传递一种信号——你不必瞒着我,我会支持你,因为我信你。

申氏传递给齐衡的信息,正是他最需要的。

小公爷骨子里,是个自视甚高之人。他洁身自好刚直不阿,做一枚清贵君子便是他的人生追求。这样的小公爷,感情上最接受不了的,是玷污。

试想一下,如果申氏心怀嫉恨,秽语他对明兰的感情,把他所有的举动都贴上不堪的标签,他必定一辈子都不会原谅她,更绝无走近她的可能。

申氏的信任,给了小公爷他最珍视的东西。相信他曾经的美好,相信他如今的清白。这两样,小公爷视若生命。申氏给了,她就成了懂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之后,小公爷望向申氏的眼睛里,有了光。他开始留意起这个身边人,海边拾贝一般,不断发现她的美好与可爱。

顾二来国公府时,申氏端着一把短剑,战战兢兢藏在屏风后面,随时准备挺身救夫。小公爷看到了她的勇与义。

去探望明兰时,申氏出谋划策,思维缜密,见识不凡。小公爷领略了她的智慧与心胸。

从此,这个与明兰不同,却有着别样美丽的女子,渐渐走进了小公爷的心。像当初凝视明兰一样,他看向她的眼神,越来越深情。

申氏的聪慧与豁达,润物无声般,让自己的夫君回转了心思,终于懂得了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从此心意安稳,岁月静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原著中的申氏,却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不仅始终意难平,还在小公爷赴外任时,因为不放心执意要跟随,结果母子三人皆因染病而亡。

剧版和原著的对比,令人唏嘘。正所谓:转变了心念,就转变了命运。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

申氏最聪明之处,便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白月光再美,也是遥不可及的存在。眼下热气腾腾的日子,才是触手可及的真实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剧终时,小公爷主动挽起妻子的手,情深意笃地说了一段话:“我终于明白了。明白二叔为何说,我会别有天地。你就是那个天地。”

申氏莞尔一笑,如花解语——

当你是自己的天地时,你才当得起别人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