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先生生前的梦想。巨大的禾苗犹如小树,巨大的稻谷犹如馒头大小。假如有朝一日“巨禾”研究成功,世界遍种,从技术角度来说,人类可以告别饥饿,“大饥荒”这个词,可以作古了,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页和字典里面的一个词,失去现实意义。虽然未能遂愿,但袁隆平先生这种胸怀天下、大庇天下的情怀,令我们永远感佩。中华民族,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民族。推己及人、仁爱苍生,是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优秀品格。袁隆平先生为非洲的饥饿地带送去稻谷的种子,而另一位中国老人林占熺,则为106个国家,送去“以草带木”的菌草技术,不在砍伐宝贵的林木,只用一簇草木,就可培养出营养价值高的菌类。这项技术,让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给有需要的、贫困国家的农民带来的改变生活的希望,在86批海外援助的行程上,林占熺与他的团队在艰苦的环境里推广这项技术,冒着动乱的危险,应对着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肋骨被摔断过两根,四次死里逃生,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遍布着他们的足迹。
福建人林占熺的事迹,让我想到了他的老乡,另外一个福建人陈振龙。林占熺以菌草授贫困者以“渔”,而陈振龙则用番薯,就黎民于饥荒。明万历二十一年,福建省中部地区大旱,饥荒席卷整个福建。彼时身在吕宋岛经商的陈振龙,听闻这个消息后,想到了用吕宋的番薯,也就是红薯缓解饥荒的办法,于是冲破重重阻碍,将红薯藤和绳子混在一起,层层缠绕,又涂抹上污泥,成功通过了西班牙人的层层排查,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回到祖国。当年,福建的红薯就取得了丰收,成为人们凶年救灾的口粮,大灾之年,也不再有“沟壑之民”。 一古一今,两个福建人,抱定的都是救民的朴素思想,虽然一出一进,方向不一样。
何止小小的菌草。“一带一路”倡议下,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相通的加速推进,更多的国家,感受到了中国“天下一家”情怀的温度,去年底,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引发许许多多老挝网友对“一带一路”改善民生的赞叹。前不久,雅万高铁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测试成功,这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实现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同时,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创造良好条件。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逆全球化抬头等诸多不利因素,甚至危机的挑战与冲击,但无论是“禾下乘凉梦”,还是菌草走世界,都彰显出中华民族,以及如今中国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二十大指出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惟有顺大势、行大道、创大同,整个世界方能协和万方、共同进步,自主高墙、孤芳自赏、自美其美的做法,长此以往,注定自身难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