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文敬贤谱新篇留得清气满人间

赵文博

宕昌县政协要给已故政协常委张子敬先生、政协委员孙玉书先生和年届87岁高龄的原政协委员王普先生合出一本《诗词集》,消息传来,真让人有了“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动和感奋。崇文尚贤,以至于此,何愁文运不昌,国运不兴!

张子敬先生,号花塬山人,宕昌县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政协常委,童年即涉书画之道。解放前,曾在宕昌县省立边疆小学任教、在宕昌镇任副镇长,解放后做过木工,进过“监护班”,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备受艰辛。但先生不论身处何境,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书法、绘画、篆刻、诗词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五十八年乱涂鸦,老坐芸窗写梅花”,“拂几磨墨展云笺,饥时吃饭倦来眠。寒梅画就也当酒,再醉萤窗几十年”,正是因了这种痴迷与坚守,晚年时他的书画作品就能够多次斩获全国性大奖,其传略与作品也先后入编《中国书画现代人才大集》《书画纵横人物录》《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当代书家佳作荟萃》《当代书画名人名作博览》。

张子敬先生的诗词,多为晚年之作,或抒情,或唱和,或赞美山川,或状写花木,率性自然,情真意切,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流露出高洁的人生情怀。

先生用诗歌形式总结出的关于读书、创作与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心得体会,堪称金玉良言,弥足珍贵。

他认为“挑灯读史兴未阑”“诗书满床看不倦”,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学养的唯一途径,是必须坚守一辈子的事情;而师法古人,师法造化,不断临摹,不断写生,“开窗把卷销书永”“天机浩荡是吾师”,则是艺术家通向成功之路的不二法门;另外,艺术家只有做到不媚俗,不随波逐流,即“画家不解随时俗”,才能“直气横冲翰墨端”,才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

孙玉书先生比张子敬先生年长8岁,20世纪50年代曾任宕昌县文教科科长,系宕昌县政协委员,其诗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诗词集》中所收作品皆为他退休以后所作,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获悉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先生退休以前工作一直很忙,二是先生的文学功底扎实,三是先生退休以后的生活充实而又高雅。《闲情赠韵》这首诗,就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非市非乡住处,亦耕亦读人家。门对青山绿水,窗临碧圃黄花。兴至莳花种树,客来酌酒品茶。闲咏唐诗宋句,静读秋水南华。”优雅的生活环境,高雅的人生追求,令人羡慕,让人神往!

孙玉书先生的诗作,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是他描写民生、友情、作诗感悟方面的一些作品。

先生对民生和国运的关注之情,令人由衷敬佩。“四害当年乱造谣,要苗要草地不毛。政策而今重农事,田塍不复长槁荛”,这首诗的第二句语出“四人帮”“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谬论,因为这句话,当年全国工厂停产、农民停工、学校停课,以致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奔溃的边缘。先生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痛彻心扉,而对党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则满心欢喜,衷心拥护。农村自由市场的开禁,更让他喜出望外,“农家随处需耕牛,窃喜市场获自由。政策支农消顾虑,发家致富有奔头”。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农贸市场的活跃让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得到了极大满足,购销两旺,人欢马叫,眼瞅着农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怎能不让先生诗情勃发,纵情歌唱呢!

孙玉书先生和张子敬先生“以文会友存知己”,“耳濡目染胜师传”,俩人的交往,完全是为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孙先生“无事常缘曲径行,桃花源里访诗翁”,张先生则“红梅画赠一枝新,画意诗情各见深”。孙先生对张先生的恭敬之心,更是让人感佩有加,“素乏诗友常遗憾,幸得张翁可结缘。自愧望洋迷学海,更欣有友慰残年。”他的100多首诗作中,与张子敬先生唱和的诗就占了30多首,其情谊之深,由此可见一斑。晚岁有知音,诗酒共白头,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孙玉书先生的写诗心得,是他诗作中的又一亮点。“功底不深难寻句,生活单调亦空言”,讲的是“若果要论诗”“功夫在诗外”;“强闻多记唯变化”“得心应手可纵擒”,则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因果关系;“语言简练应无险”“意境开拓别有情”,又告诉我们写诗不能故弄玄虚,不能玩文字游戏,而要含蓄晓畅,追求高雅境界。

王普先生家学渊源,从小受《四书》《五经》熏陶,文学修养上有童子功。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临洮农校,先当乡镇干部,后当生产队社员、生产小队队长、生产大队干部、县文化局临时工,宕昌县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员。一生经历坎坷,受尽磨难,然他志在丘壑,恬淡自然,“泥掌挥毫土气多,愿入艺海洗尘魔”,“任凭凡夫笑,纵情写山川”,先生一生以书为伴,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泥壁茅屋埋虚名,常习子、史、经。刀光剑影学少林,嫉恶抱不平。茶一壶,酒三升,了浮生。夜来酣醉,醒后情融,书奇诗新”,他在书法、武术、文物考古、民俗研究中均有成绩,有《乡土风情杂记》一书和《宕昌县武术源流》之文流布于世。

王普先生的诗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率性质朴,情景交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他的《朝天子·小放牛》词,犹如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好似一首撩人心扉的歌,能把人读得手舞足蹈,心醉神迷。“牛群,羊群,漫土坡,散草坪。农妇隔河呼村童,晌午归家门。蚕豆甜嫩,山梨香红。男揪果,女洗裙,衣红,靥红,清水映芙蓉”。晌午时分,阳光灿烂,蓝天白云下的河对面山坡上,几个牧童放牧着云彩一样的牛和羊,做好了午饭的母亲们在隔河呼叫他们回家吃饭;房前屋后的蚕豆已进入了最鲜嫩甜美的生长期,山梨已经成熟,果皮开始泛红,一阵阵酸甜酸甜的味道飘来,惹得几个小伙子笑着闹着跳起来揪摘尝鲜;一群姑娘们在小河边漂洗衣服,她们衣裙绚烂,笑靥如花,映照到河水里的身影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江山如此多娇,怎能不引人爱恋!生活如此美好,怎能不让人珍惜!

王普先生的诗写得很美,也写得很妙。“昨夜雨涟涟,翠了良恭川。红桃沐浴舒笑脸,黛眉远山削峰秀,柳暗花艳。公路转弯弯,曲折入云端。汽车爬过万重山,一路风尘闯北斗,高峰可攀。”这首词的上半阙写景,下半阙看似写景,实则在抒发宕昌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精神,读后能让人顿生“千条单索拧一统,数根麻绳结长缨。何日能成三千丈,六盘已足缚苍龙”的壮志豪情。

好的文学作品,除了能感染人、教化人以外,还有存史的作用。王普先生2006年所作的《满江红·北京论证会上》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词:“论证会上话宕昌,引资招商。说端详:羌人古国,千年药乡。哈达铺上红旗扬,官鹅沟里绿荫藏。独占了陇上雄奇景,世无双。天时至,地利兴。运筹谋,赖群英。重振药材开源地,铸造三色旅游区。乘长风巧绘兴县计,宏图立”。通过品读这首词,我们就知道了宕昌县以“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为灵魂的文旅产业之所以发展强劲,旅游产业收入之所以能够占据全县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主要得益于当年发展文旅产业决策的正确,得益于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文旅产业的做法符合宕昌实际,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团结奋斗和全县上下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

王普先生是幸运的。幸运在其耄耋之年逢盛世,“满目青山夕照明”;幸运在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奋蹄不觉鬓已霜,昂首还思边草香。春风又鼓岷江浪,我乘余波写旧章”;幸运在其没有辜负时代,更没有辜负年华。愿先生人笔两健,乐享百年!

张子敬、孙玉书、王普三位先生的诗词作品,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除了能给予人美的享受和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有益启示与借鉴,还能给予阅读者高贵的人格影响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宕昌县政协为三位贤者树碑立传,为传统文化张目举纲之嘉行懿德,必将为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掀起崇文尚贤热潮起到积极地引领示范作用。

衷心祝愿宕昌县政协的工作越干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赵文博,甘肃礼县人,陇南师专原党委书记、甘肃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陇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审核/高步芳 责编/王 强 编辑/杨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