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和字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轲,字子舆。、

古人男孩儿刚出生不久会取个名,长到20岁,举行“冠礼”,由父兄的朋友为之取字。女孩儿长到15岁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很多时候,女子出嫁时才取字,所以,女子未成年出嫁的时候,又被称作“待字闺中”。

周代礼仪规定,名、字一经取定,就不得再更改。若更改,则表示对父亲及其朋友的遗弃和轻贱。“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成语也是由此而来。古人对称呼是很有讲究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对名字的使用也是如此。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仪礼·士冠礼》

按《仪礼》记载,在君、长辈面前,自己称呼自己使用“名”,称呼其他人使用“字”。直接叫别人的名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平辈的朋友只能称呼他的字,长辈和领导才能直呼其名。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庄子·天地》

像庄子这样在自己的作品里直接称呼孔子为“丘“,”孔丘”就是很不礼貌的称呼方式了。

古代女子地位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连称呼也是如此。
先秦历史书上女子基本上没有称呼名字,都是姓前冠以父亲或者老公的氏或者尊称
齐姜就是来自齐的姜姓姑娘。文姜,晋文公的姜姓老婆。武姜,郑武公的姜姓老婆。
孟姜女姓姜不姓孟,孟不是她的名字,是家中的排行。孟姜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古代家里男孩女孩根据年龄大小,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排列,孟和伯通用,都是老大的意思。
孔子字仲尼,一看就知道家里排第二。所以不喜欢他的人叫他孔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