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后再重逢,宋庆龄问陈赓:你带了多少兵?”陈赓怯生生地回答:“20万……”

一、陈赓因带兵“太少”,不敢见宋庆龄

1949年5月27日,号称远东第一城的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为了让战士们有房子住,后勤人员忙来忙去,动员民众腾出房子,让战士们歇歇脚。

一天,两位后勤人员来到了上海莫里哀路的一座大宅院,于是他们敲响了门铃。随后,一位温文尔雅的妇人开了门,然后倾听了后勤战士的来意,随后用和蔼的声音说:“我是搞儿童福利工作的,请不要要求我腾房吧。”

两个战士回到司令部后,将此事禀告了兵团司令员和政委,希望他们亲自去动员。谁知一进院子,那妇人依然和气地说:“我是宋庆龄。”

听闻此事,两个军官面面相觑,赶紧将此事禀告给陈毅司令。陈毅急了,他骂道:

“你们也是老资格,你可以不认识我,怎么能不认识孙夫人呢?就是把我陈毅办公室腾出来,也不能让孙夫人腾房子啊!你们道歉了没?”

“没有……”原来,两个兵团司令一听说是宋庆龄,忙不迭地跑回司令部,结果连个抱歉都没说。

这可如何是好呢?“对了!”陈毅突然有了个点子,现在陈赓正好在上海啊!

陈赓将军,英姿杰出、风流倜傥,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有何困难有何险恶,陈赓总是能笑嘻嘻、乐哈哈,妙语连珠、无拘无束,甚至在毛主席面前,陈赓也敢“耍宝”。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陈赓突然直奔主席台,拿起主席的搪瓷杯就喝。毛泽东一看愣了:“陈赓同志,你有何事?”结果陈赓擦擦嘴,敬礼然后报告说:“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喝,现在没事了!”毛泽东大笑着用手指了指陈赓:“真不愧是你陈赓啊!”

派陈赓这样的幽默大师去给宋庆龄道歉,肯定不会冷场、出尴尬的事。主意已定,陈毅一个电话就叫来了陈赓。

听陈毅这么一说,天不怕地不怕的陈赓却皱起了眉头,然后连连摆手:“不去!我不去!”

诶,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陈赓还有不去的时候?于是陈毅便问他:“你为啥不去啊?你和孙夫人不是老相识吗?当年她还救了你呢!”

陈赓答:“孙夫人对我很好,我俩有交情,这确实不假。但是孙夫人肯定会问我带多少兵,你怎么回答呢?我来上海好几天,好几次都想去拜访她,但是我就怕这个事。”

此时的陈赓担任着第四兵团指挥官,带领着10多万人,按说也不少了。那么陈赓带那么多兵,为何还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宋庆龄呢?这就要从大革命时期说起了。

二、陈赓:元帅级的资历

说到资历,陈赓也是响当当的。早在1922年,陈赓就入了党。朝鲜战争时,彭德怀曾亲口说:“陈赓同志的资历,可比我老多了。”在十大元帅中,也只有朱总司令比他早几个月。

除此之外,早在大革命时期,陈赓就已经名声鹊起了。当时,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曾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并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动的战斗。

孙中山对陈赓非常爱护,他多次找陈赓谈过话。就在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

1925年黄埔学生东征时,蒋介石被敌军所包围,几乎要持枪自杀。就在这时,陈赓二话不说,背起蒋介石就跑,最终救了蒋介石一命。此战之后,陈赓荣膺黄埔三杰,被称为“陈赓的腿”。

虽然陈赓救过蒋介石,但素来看不起他的为人。2006年,台湾一位出身黄埔学校的老将,讲述了陈赓和蒋介石决裂的原因。原来陈赓发现蒋介石在指挥作战时,还打开收音机,听上海股市的情况。从此时起,陈赓就认为蒋介石不是一个坚定的指挥者,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陈赓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南昌起义,成为贺龙手下的一个营长。在向广东潮汕撤退途中,陈赓在会昌战斗中受了重伤,左腿胫骨被打断。他拖着伤腿,经过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林骨科医院。

陈赓入院后,牛惠林医生发现他所受的是枪伤,因此怀疑他是歹人,不愿为他治疗。陈赓见医生看起来很正派,于是索性告诉了他的真实姓名。牛医生一听说他便是大名鼎鼎的陈赓,于是也开心地自报家门。原来,牛惠林是宋庆龄的表兄弟。

随即,牛惠林将陈赓在自家医院养伤的事情,告知了宋庆龄。宋庆龄闻言,请一定要把想方设法把陈赓医好,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其他从南昌起义退下来的伤病员。

原本按照陈赓的伤势,截肢是免不了的。但是陈赓却以死相逼,坚决不肯截肢。于是在宋庆龄的关照下,牛惠林和他的弟弟尽了最大努力,最终将陈赓已经接歪的伤骨重新接好,从而保住了伤腿。

陈赓恢复健康后,并没有回到战场,而是被周恩来留了下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中央便在上海建立了中共特科,主要任务是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特科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专门负责收集情报、营救同志以及铲除叛徒、特务。

为了加强特科的力量,周恩来将搜集情报的重任交给了陈赓。早在1926年时,党组织便将陈赓派往苏联学习特工技术,射击、摄像、电台、化装等技巧,陈赓无一不通。科班出身,人才难得,因此陈赓才被周恩来特别留了下来。

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陈赓化名为王庸,经常和警察、特务、巡查、“包打听”等三道九流的人混在一起,热情地和他们“交朋友”。一时间,陈赓与上海黑白道甚至国民党上层人物都建立了“关系”,这些人都叫他“王先生”。

利用自己的身份,陈赓刺探情报、诛杀叛徒、营救同志,为党立下了不世之奇功。对此,盘踞在上海的中外反动派却浑然不觉。1928年初,中共代表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处戏院内开会。国民党特务和巡捕在叛徒的指引下,包围了会场。这时,与会人员混在看戏的群众中出不去,敌人正准备分头行动。

陈赓急中生智,立即站出去和巡捕们打招呼,表示要和他们一起合作抓共党。特务、巡捕们一看,都很高兴:“有王先生帮忙,真是如虎添翼啊!”分头行动时,陈赓主动提出要把守一个大门,防止共产党逃跑。当然特务、巡警们冲进戏院时,参加会议的共产党员早就从容地经陈赓把守的出口离去了。

还有一次,军统头子戴笠发觉了陈赓的系统,于是联系英租界巡捕房,要捉拿陈赓。英国巡捕房得到通知后,立即找来了陈赓,悄悄对他说:

“王先生,你知道陈赓是谁吗?”

陈赓一听,乐了,于是回答:“听说过啊!”巡捕房探长大喜,于是嘱托陈赓:“你一定要帮我们抓住陈赓啊!”于是,在上海就发生了陈赓抓陈赓的有趣故事。

在上海滩,陈赓渡过了4年的特工生涯,其中发生的故事,说都说不完。到了1931年,由于顾顺章的背叛,陈赓的身份不幸暴露,于是在党中央的安排下,陈赓于9月前往了四方面军的鄂豫皖苏区,重新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但当陈赓回到军队,他却发现自己必须要从头做起。陈赓做特工虽然出彩,但确实把他的军事生涯给“耽误”了。

三、特工出彩,当指挥官也精彩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曾给中央发了一封电报,高度赞扬了陈赓的军事水平:

“我以为中共培养的军事家并不多,近日粟裕陈赓脱颖而出,与彭刘林并肩迈进。”

也就是说,陈毅将陈赓和粟裕放在了同一层面上。林彪曾说粟裕“尽打神仙仗”,事实上陈赓也是一个“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大师。

陈赓到达鄂豫皖苏区时,从红四军三十八团团长开始做起,从职位上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同为黄埔一期的同学——徐向前。一个月后,陈赓又担任红十二师师长,下辖三个团。

在战斗中,陈赓经常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特别善于以智取胜。例如在1932年6月的潢光战役中,陈赓率领红十二师包围双柳树。敌人28旅据守在坚固的城防工事内,强攻硬打,怎么都不奏效。陈赓见敌负隅顽抗、困兽犹斗,于是采取“三面攻击,网开一面”的战术,以大部分兵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村中敌人一个旅猛攻,故意留着北面不围,另外以一个团隐蔽在北面。

敌人见北面没有红军,于是慌不择路地从北门杀出,妄想逃出生天。结果我军一个团趁机杀出掩体,将敌人歼灭得一干二净。

因为出众的战功,陈赓在四方面军内步步高升,张国焘更是要将他提升为四方面军参谋长。然而此时,四方面军正越过平汉铁路西进,而陈赓腿伤复发,每天坐在担架上日夜颠簸,伤势越来越重。为了不拖累部队,加之对张国焘路线不满,因此他拒绝了参谋长的任命,而是决定去往上海,让牛惠林医生诊治他的伤腿。

结果到了1933年3月24日,陈赓却在上海意外被捕。在监狱中,陈赓忍受着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还把来劝降的叛徒顾顺章给骂了回去。

由于陈赓在黄埔名声极大,在国民党内也是朋友同学遍天下,在东征时更是救了蒋介石的命。因此来看望陈赓的,始终络绎不绝。后来,甚至连蒋介石也亲自来劝降。陈赓得知蒋介石来看他,拒绝刮脸,更不愿换下带血的囚衣。蒋介石一来,陈赓就用报纸遮住了脸,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在狱中,蒋介石想将陈赓拉入国民党,还许诺:“你想当哪个师的师长,任你挑?”谁知陈赓横眉冷对道:“我不当你的狗官!”蒋介石恼羞成怒,只好愤然而去,一边走还一边喊:“怎么会这样!”

共产党落在蒋介石手里,从来看不到赦免,只有“杀无赦”“斩立决”等血淋淋、冷冰冰的词语。就在这关键时刻,宋庆龄再次站了出来,她联合数十名黄埔同学,纷纷为陈赓说情。最终好说歹说,保住了陈赓的命。同时,宋庆龄还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很多记者看望陈赓。摄于宋庆龄的威望,狱卒们只好被迫放弃了酷刑。最终,陈赓在宋庆龄和地下党的协助下,从蒋介石的监视下逃脱,并去往了中央苏区。

放走了陈赓,蒋介石到后来可结结实实地尝到了自己昔日学生的厉害。

在中央苏区,陈赓又得从头做起,他先是在“彭杨步兵学校”当校长,后来在长征迁徙,被任命为干部团的团长。虽然这个团长很特殊,职级并不低,但还是不能和四方面军的参谋长相比。然而即便如此,陈赓在长征途中,依然屡立奇功。

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在土城遭遇川军六个团,红军很快陷入了苦战。就在局势焦灼之时,陈赓率领干部团上前增援、猛冲猛打,终于打退了川军的进攻,稳住了阵脚。毛泽东在山头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叹道:

“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以后,陈赓指挥干部团掩护红军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中国革命史的又一里程碑。

抗战爆发后,陈赓成为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的卢冬生,一度担任为120师358旅旅长。要知道,卢冬生以前是陈赓家的佃户,南昌起义前曾央求“少爷”陈赓带他一起革命。谁知到了抗战期间,曾经的佃户已经和昔日的少东家平级了。

抗战期间,386旅屡立奇功,打了无数硬仗、恶仗、大仗,可谓是越战越勇、连战连捷。陈赓相继指挥了长生口、七亘村、神头岭、香城固、歼灭日军观战团等游击战、伏击战,粉碎了日军的围攻和“扫荡”。战斗中,陈赓总是冲在最前面,受了伤、中了毒,就躺在担架上作战。陈赓后来说:

“没有一天没有战斗,我那时简直打起劲了。”

在长期的战斗中,陈赓养成了快打快走、灵活机动的作战风格。1938年3月16日,陈赓指挥了神头岭伏击战。陈赓查看地形时,发现公路在山梁山,不适合隐蔽埋伏,也不适合部队展开作战。但是陈赓利用“兵无常势”的军事观点,利用敌人也认为此地形不适合伏击的麻痹心理,将大部队埋伏在神头岭。结果在2个小时内,我军歼敌1500多名。

1938 年 1 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卡尔逊上校到晋东南考察时,称赞 386 旅的卓越战略战术是“世界上所仅见”,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四、解放战争立奇功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爆发,面对数量、技术装备远胜于我的国民党部队,陈赓时刻保持冷静,提出不能打乱仗,要打有把握之仗。他在作战经验中总结道,要强调近战、夜战……要利用迂回、包抄、渗透等战术动作。

不仅如此,陈赓还将自己的特工特长,融入了战斗指挥之中。战斗中,陈赓特别重视情报收集工作。1946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在闻夏战役中,全歼敌整编27师31旅,缴获了一些美制V-101新无线电报话机,获取了敌军一些部队的报话台呼号和密语资料。

得到这些步话机后,陈赓不许将这些报话机用于部队通信,而是专门用来侦听敌军的军事行动。只要有时间,陈赓便会坐在报话机旁,亲自监听敌人的通话。很快,陈赓便熟悉了敌人一部分报话员和指挥官的口音和讲话特点。

例如国军的军事行动均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代表,买酱指得是前去警戒。而兵力配置上,3人组是连,4人组是营,5人组是团。无论什么密语,都在陈赓面前无所遁形。

评价对情报的收集,陈赓发觉了所谓“天下第一旅”的动向,最终虎口拔牙,将其全歼。到后来,陈赓就任第4兵团司令,他挺近豫西“牵牛”,在洛阳“伏虎”,连续攻占十多个城市,让敌人惊呼“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陈赓又参与了淮海战役。1948年11月,陈赓指挥18个团作为主力,阻击黄维兵团12万大军。陈赓很了解黄维这个老同学,此人就是个满嘴“兵法云”的书呆子,战术指挥十分死板。于是他先是背水立阵,将敌人诱过浍河进行伏击,最后在双堆集实行包围战。

保卫战期间,陈赓采用堑壕战术和近迫作业,以战壕对战壕、以地堡对地堡,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堑壕、坑道,逐步紧缩围歼包围圈,既防止了敌人突围,又粉碎了敌人的反击,让部队练熟了阵地攻坚战术。

针对我军攻坚不足、重炮不多,陈赓将自己属下士兵发明的、用汽油桶改制的“没良心炮”放在战场上,让其配合火炮进行轰击,炸得敌人阵地地动山摇。最终,陈赓配合中野其他部队,将黄维兵团全歼。

淮海战役后,陈赓又参加了渡江战役。他带领属下十多万大军,在林彪的指挥下,横扫大中南,长驱8000余里,穿插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5省,歼敌21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把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施展得淋漓尽致。

五、宋庆龄:太少了,林彪都带兵80万了

陈赓高风亮节,对于财富、官爵、军衔从来都是不在意。1955年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孩子们吵着问父亲:“你封了什么将啊?”结果陈赓回答:“不是什么上将,也不是大将,是个“辣椒酱”。”陈赓幽默的话语,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虽然不追求功名利禄,但是陈赓对进步却特别看重。作为黄埔一期的学长,陈赓还是觉得自己带兵少了,立下的功劳少了。因此,不太敢面见师母宋庆龄。

回到文章开头,当陈赓连连摆手,不愿出面谒见宋庆龄时,陈毅为他带圆场:

“你就说带20万兵嘛!”

然而陈赓却皱了皱眉头:“这不是吹牛吗?”

“你那大大小小部队加在一起,也有十七八万,四舍五入,不就20万了吗?咋就吹牛皮了。”

听到这里,陈赓只好说:“那好,我去试试吧。”

从1933年到1949年,陈赓已经16年没有见到宋庆龄了。到了宋庆龄的家,陈赓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师母”。畅叙别后之情后,宋庆龄果然问他:

“陈赓,你带了多少兵啊?”

陈赓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20万。”

宋庆龄颇为惊讶:

“怎么那么少?林彪是你四期的学弟吧,都带80万兵了呢?”

陈赓笑了笑:“他进步快啊。”

“你们一期的胡宗南也带了30万……”

说到这里,陈赓就像是期末考试考砸了,被迫听从家长数落的小孩。尴尬之中,陈赓只好扯开话题,转到腾房子和道歉的事上。最后,宋庆龄还请陈赓吃了一顿晚饭。

解放战争结束后,陈赓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他先是去越南,指挥越共军队对抗法国殖民者。其后又去往朝鲜,成为了彭德怀的副手,指挥志愿军的百万大军……

陈赓大将,一直在路上,无论多少金戈铁马和多少雪雨风霜,陈赓一直都走在向着太阳的革命大路上。他的传奇故事,将一直激励后人,当我们到达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高高山岗,我们一定会用您最喜欢的美酒,祭奠您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