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部门发文推动建设社区食堂试点一事引起大家激烈讨论。

很多人疑问,社区食堂是什么?是不是要强制大锅饭?还是开“历史倒车”?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月31日消息,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等试点任务进行了说明。其中表示,试点社区应规划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很多人一开始就误解了“社区食堂”的意思,社区食堂不是强制大锅饭,而是给社区居民多了一种用餐选择

首先社区食堂是社区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什么公社化或者什么开历史倒车,社区食堂更多地是解决老人以及上学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且并不是强制性的,只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种用餐选择。

关于社区食堂,我刚才甚至看到这样一个说法,有人说自己身体原因,不能吃高油高盐的食物,以后要是开办社区食堂了,该怎么办?

这就更加风马牛不相及了,只是开办社区食堂,让社区居民多了一个吃饭的选择,而且没有关停菜市场,又没禁止在家做饭。

看来很多人对社区食堂还是存在误解,社区食堂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和因父母工作而无暇做饭的学生吃饭问题,并不是取缔餐饮业。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预测,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10%上升到2050年的16%。

国内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率将超过20%;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率将超过30%;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接近5亿人,占比达到36%左右,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相继达到峰值。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答题”

构建社区养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大举措,通过社区内设置各种便民服务设施,包括社区食堂和活动中心等,来缓解当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

近日,备受期待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有了操作指南。

实施办法明确,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纳,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次年重新计算。实施办法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时,商业银行应通过信息平台检验参加人的领取资格,并将资金划转至参加人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