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古装剧或者武侠剧的我们会发现,很多古代人在酒楼内吃完酒菜,都会豪横的留下一块碎银子,说一句“小二,不用找了”,那为什么店小二从来不会去数钱呢?他们不怕自己做赔本买卖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侠客在客栈吃饭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史

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的标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自然货币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战国后期,诸侯国逐渐意识到统一货币的重要性,各国开始统一自己国家的货币,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秦国的圆形方孔钱,齐国的刀币。秦统一六国后,颁布明确的法规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朝时期的方孔圆钱

而汉朝初建时,由于中央把铸币权交给了地方,进而造成经济混乱,有势力的人家都有铸币权,直至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才收回铸币权,统一制造了五铢钱。

唐朝时期推行了货币以“通宝,元宝”相称的政策,解决了金属货币磨损带来的价值变化问题。再等到北宋太宗时期,每年铸币80万贯,1000枚铜钱为一贯,一贯重达八斤。所以后期出现了纸币“交子”,解决因铜钱重而无法随身携带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时期有了纸币“交子”

我们上文提到的白银在明朝的时候才正式成为法定流通货币。明朝时期主要流通的货币有铜钱和纸币“大明宝钞”,不过由于在当时纸币容易被复刻,导致市面上流通了大量的假币,纸币就逐渐不被认可了。

嘉靖年后,市面上的货币流通主要以白银和铜币为主,清朝以后,白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时白银流通较广

白银的价值

现在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也只是图“碎银几两”,这也证明了碎银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古代没有线上支付,普遍的小额支付采用铜钱,大额支付才用得到白银,因为一两白银约等于2000多枚铜钱。常见的一锭银子有5两,10两乃至50两的。

因为数额比较巨大,因此可能也不常见。而碎银是指比较散碎比较小没有固定规格的银块,便成了古代人们比较常见的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碎银子

真正的碎银子在古代都是有专门称重的工具,叫做“戥子”,通俗点讲就是一个袖珍秤。而古代找钱的方式可能就更为奇特了,在《红楼梦》中就有提到银子用特殊的方式剪碎的这种办法。

通常在古代,商铺在收到碎银子以后会判断碎银子的大小,成色,用戥子来实现称重,从而判断碎银子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碎银子有专门的称重工具

如果在古代只是简单的在酒楼吃一顿饭,可能最多消耗到一百枚铜钱左右,碎银的价值是远远高于这些的。对于一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去的场所,比如说高档酒楼,古代的青楼,高档珠宝店可能才会用到白银。

为什么店小二从不数钱?

在了解到白银的价值以后,其实也可以想得通为什么店小二从来不用去数钱的行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店小二与客人

第一,在古代能用得起白银的人肯定是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人,因为一般人家可能用铜钱是比较多的,所以在古代寻常人家看到一锭银子可能就会两眼冒光。

而店家也不会选择去得罪那些富豪,毕竟要抱紧富豪大腿。能选择吃完后扔下几块碎银然后就潇洒离去的人大多数是家财万贯,也不屑于计较找零,就图个乐呵。

通常店家在碰到这种土豪的时候肯定是内心狂喜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生怕一不小心伺候不好这位大爷,让这位大爷心生不满不来照顾自己的生意,所以也就不会做出清点碎银子的举动了,因为他们在心里也是希望这种顾客常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关于在外吃饭的绘画作品

第二,银子的价值太高了,找零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上面我们提到一两白银大概可以换2000枚铜钱,而一般一顿寻常的饭只消费到100枚铜钱左右。

如果店家在收到白银后用戥子称重,然后确定出白银的价值,再给顾客相应的找零那就很麻烦了,找铜钱的话那么重客人不方便携带,找银子的话需要用剪刀之类的工具把银子剪开。

这是很浪费时间和人力的过程,因此能用得起碎银的人可能也不屑于等待,更不屑于这点找零,而站在店家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希望自己可以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赚到更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客栈绘画作品

再者,古代的有些银子成色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这也可以影响到对碎银价值的判断。银子的好坏主要就是通过成色来区分的,成色偏不好的就是底银,成色比较好的就是足银。成色越好的银子价值就越高。

如果店小二去清点碎银,确定成色,让顾客留在店里等待清点完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做对店家的影响会更大。毕竟店家不止要服务这一桌客人,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这位客人觉得太麻烦了,以后都不会再想来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街头有很多客栈店家

会随手留下一块碎银就走的人应该是对该店的消费有大致的了解,很有可能是这家店的常客。

没有人愿意当冤大头,由于他们经常来这里吃饭,所以已经了解到了酒菜的价值,在吃完饭后为了省时间就直接留下相应价值的碎银就走了。

这种人的心理一般就是图个方便,所以如果此时让他们留下清点碎银,或许他们也会不耐烦或者不配合,以后就很有可能不会再来消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放碎银子的客人就是图个方便

店小二长年在酒楼工作,接触到的货币肯定是比较多的,他们可能通过看一眼碎银就可以判断出它的成色和重量。

再加上他们对菜品的价格也比较熟悉,可以很快的确定碎银和菜品是否等值,自己会不会亏本,只要不亏本,对他们来说就是没有什么坏处的,还会节约他们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小二能很快判断出货币与饭菜是否等值

或许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放一把碎银就离开的顾客只是编剧为了塑造主人公比较豪迈不拘小节的人物性格。在古代这种行为或许会发生,但是这种人不会占到大部分。

因为钱对每个人来说都挺重要的,而且店家也会比较慎重,都是小本生意,为了防止收到假币,他们不会不认真谨慎地确定收到的碎银的成色和价值,也只有在对待自己的常客时有这种不数钱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客栈绘画作品

综上所述,如果店小二遇到用碎银支付的客人,或许他们会看一眼确定碎银的真假,但是不会去清点去盘算具体的价值,而这些碎银子被收到商铺之后,会进行下一轮的流通,或许会为了方便储存被重新制成元宝,或许会被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