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许玉成义无反顾地咬破自己的手指头,用鲜血写下一封请战书。

次年3月,他如愿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同年7月,远在朝鲜、朝不保夕的许玉成给自己的二姐写了一封诉说思念的信件,他问家人的身体可好,工作是否忙碌?又说自己参加了革命,在部队一切安好。

并告诉姐姐,他在51年到朝鲜后,才发觉美帝国的真面目,哪怕美国人手段残忍,也不会打垮他的斗志和意志。

他希望姐姐转告母亲,别再一直牵挂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许玉成而言,他当前最大的遗憾或许就是和大禹一样,从40年代末离开家门后,没能再与亲人见上一面。

即便期间他曾路经故土,亦因行程仓促而未能一了心愿。他向家人讲述圣贤“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借此安慰家人,鼓励自己。

他没有在信件中讲述参战经历,生怕家人担心他。可他对家人的牵挂,却从一封封寄回家的信件中显露出来。他想平安走下战场,想回家和亲人团聚。但他却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10月,许玉成随军到鱼隐山阵地同美军直面对峙,每天冒着敌军炮火,帮战友运输器材,往返四十余公里路程,十分艰辛。

1953年3月,正在敌人封锁线下抢救伤员的他,意外被一颗冷炮击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像是许玉成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都是值得中国人敬佩和怀念的最可爱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他叫罗西成:70年前上甘岭,他与黄继光是战友

他叫罗西成,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自小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父母在他18岁前相继去世,成为孤儿的他则被国民党抓走,送到江安巷子住了一晚,又在次日上了北门的小船,到泸州打米厂当了一段时间壮丁。

后辗转到成都,继续经广元、宝鸡等地北上陕西,加入胡宗南的部队,成为负责运输炮弹的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罗西成随军撤到重庆,同解放军迎面相遇,没打一仗,便投了降。

解放军的领导听说罗西成曾在部队待了五六年,故推荐他参加集中训练营,学习20来天后,又变成由刘伯承领导的12军卫生大队担架连一员。

1950年秋,罗西成再度随军走向朝鲜战场。期间,他们在石家庄火车站的门口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农历新年。不只学习苏联舞蹈,而且参加特殊军事训练,加强了信心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罗西成所在部队从沈阳出发,正式步入朝鲜。他说:“我清楚记得,我们是在农历2月到鸭绿江畔的,江面上有很多木船,我们在晚上过了河,天亮后进到朝鲜境内。”

初入朝鲜,罗西成和他的战友们一边学习朝鲜语言,一边逐步投入战斗。罗西成依旧待在担架连,不只负责运送伤员,而且要把牺牲战士的遗体搬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和黄继光是团友,在罗西成的记忆中,黄继光乃营长通信员,个头不高,身材很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战士。

某一次,恰逢一场战斗,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的黄继光忽然发现敌人炮火击向营长,立马纵身扑向营长,以身掩护营长。事后黄继光对营长认真说道:“您是营级干部,毛主席培养你们不容易,你还要带千人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甘岭战役里,黄继光加入攻坚小组,负责顶着敌人的子弹冲上阵地进行爆破。

但在黄继光前面的三组爆破组全部失败,眼看我方形势不妙之际,黄继光主动写了一封决心书递交营长,营长批准他的请求,准许黄继光带着两名战士前去执行爆破任务。

黄继光毫不畏惧冲上前,连续摧毁多个敌军火力点,身受重伤。可他依然没有停止,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炮火,继续向前匍匐前进,直至抛掉最后一枚手雷。

当部队再次受敌人阻碍时,从昏迷中清醒的黄继光紧要牙关,强忍剧痛一跃而起,张开双臂用身体堵住正在疯狂扫射的敌军枪口,以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争取进攻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壮举,感动了所有战士,正在指挥战斗的营长眼含热泪叫来罗西成,对他说:“罗西成,我郑重地命令你,去把黄继光背下来,我知道你有这个经验!”

罗西成所在担架小组共4个人,他担心4人一起上,万一全部牺牲了怎么办?所以他决定自己一个人前去执行此特殊任务。

罗西成奋力跑到黄继光身边,见他全身都是泥巴,便用机枪将泥巴扒开,双手抱住黄继光拖到自己的后背,再用绳子固定好,背着黄继光就往阵地跑。

后来的罗西成回忆当时,说:“黄继光真的牺牲得很惨,他的胸部、肚皮和肠子基本都被炸没了,只有两侧还有一点点皮相连。我把他背到后勤部,吴团长在他的遗体上标注了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了战场,罗西成请女卫生员帮他清洗后背,女卫生员好奇问他:“你后背怎么这么多血,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罗西成沉默以对,没告诉女卫生员那都是黄继光的鲜血。

战后庆功大会上,领导号召战士们向黄继光学习,罗西成因背了黄继光,得到一朵大红花和一枚“三等功”奖章。

1954年,罗西成平安回归祖国,回到村里。那个时候的他,身体依旧很棒,是全村跑得最快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年后,罗西成与同乡一位女子结婚,生了一儿一女。日子在战争结束后,渐渐归于平静,好像那些战火纷飞的经历,仅仅是罗西成的一场梦境。

唯有一枚又一枚奖章,足以证明罗西成昔年惊心动魄的一切。

年老的罗西成对来访者说:“我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回上甘岭看看,可惜我现在的经济条件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他叫彭桂:70年前风华茂,他是班里唯一走下战场的新兵

02,他叫彭桂:70年前风华茂,他是班里唯一走下战场的新兵

他叫彭桂,出生于1933年,在安徽山区当了大半辈子的普通农民。鲜少有人知道,他也曾是一名征战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

彭桂自己回忆,他是在1952年踏入朝鲜战场的。那一年,家境清贫、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他架不住领导的游说,同意应征参军。

彭桂说:“当我成功入伍,戴上大红花时,我的父母哭得非常伤心。”

离开故土那天,区里特地组织了一支锣鼓队,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放鞭炮。

彭桂与同伴登上汽车,换上军装,经几天几夜的水陆行程,抵达位于辽宁本溪的军部,开始一段紧张的军事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5月初,年刚20岁的彭桂再次坐上草绿色的军卡车,踏着月色,和战友们一块行过中朝边境,向着平壤前进。

他在出发前,写了遗书上交组织,又把名字和番号写在纸条上,缝入内衣夹层。他笑着表示:“那时候做完这些,只觉心无牵挂,无比兴奋。”

平壤的情况比想象里更加严重,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空气里飘着一股浓重的硝烟味道,再加上远处常常传来的炮声,确实宛如一片废墟。

但就是在这样的“废墟”上,中国志愿军安静接受检阅,同朝鲜人民军站在一起,誓死保护自己的国度与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桂说:“我生平第一次上阵地,就在途中遇到一股被打散的敌军,我躲在坑道中,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国人,距离我非常近,子弹在我头顶呼啸,班长一下子按倒我,一排子弹擦着我的钢盔而过,我惊呼好险,差点儿就把命丢了。事后我了解到,我有好多战友都是这样烧伤、炸死的。”

几天后,战火再起。彭桂不幸被一枚炮弹爆炸掀起的尘土掩盖,幸而又是班长及时在望远镜里发现他的状况,急忙冲过来将他从土中扒出来,背着他冲到另一安全区域,掏出他的急救包,帮彭桂包扎抹药,才让彭桂没有牺牲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醒来的他,躺在班长怀中,就着班长的手喝了一口水,又挣扎着起身跺跺脚,再度投入战斗。

对彭桂而言,最惨烈的一天是阵地失守那日,黄昏的残阳如血般染红天际,他和战友们疯一样不断进攻开枪,又被气浪炸晕在“死人堆”里。

醒来时,月色已挂树梢,他放眼望去,所见全是尸首。

强烈的求生欲驱使彭桂奋力挣扎爬起,朝着和敌人战壕相反的方向踉跄奔跑至一处山凹中。

不知道等了多久,天慢慢亮起,“复仇”的我军战士又冲了上来,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彭桂幸运地被战友发现,背到战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7月末,“联合国军”投降,战争宣告结束,活下来的彭桂和战友们走下阵地,在鲜花、舞蹈中与朝鲜民众欢快庆祝胜利。

他说:“战后统计,我是我们班里唯一一位幸存的新兵,是我的战友救了我,尤其是我的班长,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的恩情。”

4年后,彭桂回国退伍,成为省水利局一名工作者。但好景不长,一次意外事故炸伤了他的眼睛,心灰意冷的彭桂拒绝单位挽留,独自回到故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的坎坷没有打倒坚强的战士,彭桂在亲人的安抚中慢慢振作,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并用勤劳的双手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他几乎从不提起战争的过去,只在年迈时告诉来访者,他唯一的心愿即是等他去世后,儿女为他烧纸时,能在他的墓前另画一个圈,添上一堆纸烧给他死难的战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战争是残酷的,可不畏生死的战士们却可爱可敬

03,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战争是残酷的,可不畏生死的战士们却可爱可敬

毫无疑问,战争是残酷的,但奋不顾身、拼杀在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却是可敬可爱的。

他们用鲜血与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建造一座坚实壁垒,将敌人和危险全部阻挡在国境线外,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故事,值得每一位中国人聆听、铭记、钦佩。

李征明出生在1930年江苏山村,20岁入伍,22岁入朝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给故土的父母兄弟写了6封家书,于字里行间诉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眷恋。

他对父母说,希望姐姐和弟弟们能紧跟时代脚步,早日入党,参加革命工作、参加祖国建设;

他告诫妹妹,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向其他同志学习,不要闹意见,多帮妈妈做活,听老师的话,当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他安慰家人,说他一切都好,也在努力学习,积极战斗,争取早日为全家争光。

当听到二妹也成为青年团员后,李征明写信鼓励她务必将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时刻别忘同不良倾向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表示,流血牺牲不可怕,是为朝鲜人民独立、为祖国安全建设、为人民和家人的好日子而付出的,但很可惜,一直期待回家的他到底没能等到这个机会,便牺牲在了战场上。

牟敦康比李征明年长2岁,14岁即走上战场,参加过抗日战争。1946年,18岁的他进入东北老航校,成为人民军队培养的首批飞行员。

1948年,牟敦康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负责过北京和上海的空防任务,又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飞行检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牟敦康的父亲给他寄来一封家书,鼓舞儿子全力以赴保家卫国,无需考虑其他问题!牟敦康借着紧张训练的空隙,回信说:

“我最近接受了一项新任务,怕是长时间不能与家里通信,希望您勿要牵挂。多年以来,我始终盼望着这个机会,我会在新的环境和战斗中做出好成绩的,您就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

当年10月末,牟敦康驾驶战斗机飞过鸭绿江,率大队加入朝鲜战争,首战即击落3架敌机,创我军空战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余后,牟敦康驾驶战斗机参与大和岛战斗,负责升空掩护,却在返航追击一架掉队敌机时不幸坠海,壮烈牺牲。

正如魏巍那篇最出名的文章中所说一样,无论是从朝鲜归来的战士,还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他们都是值得中国人深爱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