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贮存大白菜的时节。
每当看见那一颗颗瓷丁丁、小木墩似的大白菜,总能勾起我对少年时代在“大寨田”工地上,喝白菜汤的美好回忆。
我的家乡位于省会郑州市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交界处的邙山黄土丘陵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使我们这里的地形坡陡、岭高、沟深。
上 世纪 ( 参数 丨 图片 )70年代,每逢收秋过后种罢麦子,大队(现在的村民委员会)就会组织全体社员召开“农业学大寨”动员大会。各个生产队男女老少倾巢出动,高举红旗,扛着镢头、铁锨,拉着架子车,一路呼口号、贴标语,浩浩荡荡开进事先选定好的地块,开始向这些高低不平的“土坡高坎”宣战。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似乎让寒冷的冬天都有了温度。
而在此之前,生产队会抽出一名劳动力,头天下午装上一架子车上好的红薯。第二天早早起床,套上毛驴拉到25里地以外的偃师县城,赶早集卖个好价钱。然后,再到盛产白菜的“夹河滩”(伊河和洛河汇流的地方)买回满满一车子个大瓷实、虚叶子少的大白菜。配上生产队秋季收藏的红白萝卜,就成了一个冬春生产队工地上做白菜汤的用菜。
白菜汤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在工地上找一个背风的地方,挖上灶台,支上两口“将军帽”大锅,用遍地都是的花柴(棉花棵子)当烧柴,煮两锅咸萝卜片。待快熟的时候,把一颗切碎的白菜撒到锅面上,然后再拌两水瓢稀面汁,搅两勺子热油爆过的红辣椒,就成了所谓的白菜汤。
每到中午该吃饭的时候,只要听到队长一声“下工啦!”几十个男女劳动力,就会放下劳动工具,从寒风中走来,拍拍手上的土,从布袋子中掏出自带的“老海碗”,盛上一碗烫手的白菜汤,随手折两段高粱芯或者是蒿子秆当筷子,配上早上从家中带来的花卷馍、蜀黍面饼子或者蒸熟的红薯,往地上一圪蹴,美滋滋地吃起来。周围立刻便会响起“吧唧、吧唧”嚼食声和 “呼噜、呼噜”喝汤声音。大家吃得如意尽兴,满头冒汗,浑身通泰。不一会儿,两大锅白菜汤就被报销完了。
吃罢饭,手脚勤快的妇女会趁着中午休息的间隙,到种过棉花的地里,捡拾落在地垄里的花瓣,攒得多了,就会轧成棉花,纺线织布做衣服。有些人则勒紧腰巾,拿把镰刀到沟边地堰割秣子,下午背回家,倒在粪圈给猪取暖,还能沤粪上地。更多的人则选择一个背风朝阳的“窝兜”,搂些干草铺在地上,三五成群地操着手,半躺半卧在地上,瞎喷胡论起来。《杨家将》中的杨七郎,能吃箭屙箭;《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为秦琼母亲祝寿劫道受戏辱;《封神演义》中商纣昏庸无道,痴迷妲己,掏出王子比干心肝;许世友少林寺学打拳,神出鬼没,会飞檐走壁等故事,都被侃得神乎其神,离题八丈远。
这时候,往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直到队长一遍遍吆喝“上工啦,上工啦!” 大家才会意犹未尽从地上爬起来,伸伸懒腰,又走进寒风料峭的工地。
那年代,尽管我们只是十一二岁的毛头愣小子,但一到星期天或者学校放假,就会随同大人们一道,去工地上干推土、装车的活儿。中午能大碗喝白菜汤,挤在大人堆里,聚精会神听神侃,感觉好像人真是有上天入地本事一样。
那一碗碗白菜汤产生了无穷的能量。一年一年过去了,一道道岭上的岗坡地,通过起高垫底,填壑造平,变成了一块块棱角分明的“水平田”。一条条沟叉,通过垒堰垫坝,小流域治理,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砚汪池”。时至今日,乡亲们在当年艰苦环境下,所创造出的劳动奇迹,为今天农业生产能够现代化耕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每当带着回忆、回顾的心情,再走进当年曾经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战场,遥想着往昔乡亲们干劲冲天的一幕幕,仍然会有一种激情澎湃的自豪感。
每当此刻,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乡亲们,想起同乡亲们一块儿大碗喝白菜汤的情景。也会尝试着做一锅味道鲜美的白菜汤,感受当年的味觉。尽管挑选了大白菜最精华的部分,加入了肉末、虾米、豆腐、姜片、青豆、花生米和辣椒、胡椒粉等辅料,用文火炖的香气四溢,末了还撒上葱沫、芫荽、浇上香油和食醋,但始终没有喝出当年的味道和感觉来。
我曾经怀疑,是这些年嘴吃“馋”了,还是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忘记了过去的艰难呢?
我陷入过长久的深思,才终得其解。
其实啊,在那风风火火的艰困年代,大家群情振奋,情绪高涨,活得就是一种心情,一种向往朴素朴实生活的真情追求。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乡亲们的心被凝聚在了一起,精神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神圣力量。这种力量所产生的效应,可以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可以劈波斩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无往不胜!当然,这也是我们今天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时代前进的原始动能。
这不是说我们自身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也不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淡化了对过去过穷苦日子的印象。而是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所要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所要实现的美好愿望相比,更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当年的这种精气神。
因此,今天怀念的不是那一碗碗白菜汤,而是当年我们的父辈们通过艰苦奋斗改变农村生存环境,把落后变成先进,把苦难变成幸福,把穷日子变成富日子的那种自觉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民当家做主,白手起家,愤发图强,把稀缺的洋线、洋布、洋油、洋火、洋胰子等洋货,变成了我们国人自己生产的国产、国货、国品,变成了自给自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曾是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向往。通过自力更生,与时俱进,我们不仅实现了这些,而且一步步改变了我们吃、住、穿、行的落后面貌。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坚定改革开放,坚定发展信心。从“解决温饱”到“生活无忧”, 从“贫弱”到“强盛”,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胜利到打赢“乡村振兴”持久战,我们快步奔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征程上。
单从我们农村的发展变化来说,从“土布粗衣”到“高档服饰”,从“粗茶淡饭”到“精粮细作”,从“土屋窑院”到“居住社区”,从“人力劳动”到 “机械化生产”,从“泥泞小路”到“水泥大道”,从“地奔行走”到“以车代步”。农村环境在改变,农民观念在转变,农业生产水平在飞速提高。过去的向往和追求,早已经变成了现实。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真正进入了高科技信息化时代,高质量发展,生活高水平的时代。过去有一俗语叫“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人到了七十岁,是“七十岁的经验,五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脑子”。老太太在玩抖音视频,老大爷在用手机发微信,九十岁的老人还在健步键身……
这不都在于有这种精神毅力支撑着我们的日常,不都在于我们始终怀有和保持了人本天性的善良吗?
怀念过去,我们更要与时俱进。这既是一种美德,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前行的精神动力。
难忘那一碗碗升腾着热气的白菜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