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柔一叨

广州估计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半月前羊城率先解封,开全国防控放松之先河,但在顺理成章迎接第一波感染这件事上,却让北京大大地抢了风头。

记得广州刚解封时,有人问我什么感受。

身为喜闻乐见广州打响第一枪的本土媒体人,我倍儿自豪,连拍胸脯表示:

一定做好防护,备好药物,非必要坚决不就医,誓当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然而12天过去,我的心情从兴奋到忐忑,又从忐忑到纳闷:

这都快到感染高峰了,我身边的广州人愣是感染不起来。

羊城里头不见“羊”,反倒是北边京城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以前认识的朋友、平日关注的大V、台前活跃的明星……紧赶着宣布自己“阳了”,迫切地分享感染经历,生怕错过这波流量。

明明是广州带头吃螃蟹,可如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解说螃蟹什么滋味,如何吃更科学的,却是一水儿的北京人。

渐渐地,网上关于这怪象的讨论也起来了:

广州第一个放开,怎么反而阳得少了,莫非是老广凉茶喝得多?

北京这么多阳,难不成病毒到了北方,也跟着变得彪悍?

总之,众说纷纭。羊城少“阳”,首都首“毒”,成了后疫情时代第一个未解之谜。

当北京因阳性患者声名鹊起而被全国人民聚焦时,广州依旧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困惑又淡定地等待那场命定的大规模感染。

如此戏剧化的走向,不免让人琢磨起背后的原因。

一种“北京毒株比广州更毒”的说法力压其他声音,在舆论场斩获了众多信服者。

这种说法称,北京毒株是BF.7,特点是高烧、咽痛、浑身疼、咳嗽、有痰;而广州的毒株是BA.5.2,是最温和的,所以无症状的人多。

不得不承认,虽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这种说法一听就知道特能忽悠人。

果然,不一会儿,网上就出现了一波“往南方跑”的呼喊。

信了这个邪的北京人,有自己疯狂的。

比如知名的微博CEO@来去之间就说,他有几个朋友紧急跑到深圳去,打算温和地走进那个“阳夜”。

还有危言耸听的,说北京毒株与广州毒株互不免疫,即使跑到广州感染,回京也得再感染一次。

也有人从气候上找关系,说广州暖和,适合养生;北京干燥,加重症状……

伪科学盛行,段子也不示弱。

“北京都是刀郎羊,广州都是喜羊羊”,把人逗得直乐。

有人发现广州静悄悄的,大为困惑:他们在干嘛?

网友答,在炖汤祛湿。

不过谣言传得越广,辟谣来得就越快。

这次专家还没发话,网友已经看不下去了;

胡扯!BF.7就是BA.5.2.1.7的简称,北京毒株可以算是广州毒株的“儿子”,压根就不是并列关系。

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表明北京毒株比广州毒株有更强的内生致病力,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只要该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就不会有本质改变。

北京人口中的“症状严重”,其实是因为目前病毒对人体主要侵犯在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人发烧明显,有人咳嗽明显,有人嗓子不舒服,这跟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并不代表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有改变。

那造成广州“默默无炎”,而北京“后来居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既然自然科学并不背锅,那差异很有可能就来自社会人文。

在专家还没对“毒株说”进行辟谣之前,微博著名大V,也是有名的老北京人@褚明宇就抛出自己的观点:

北京靠在网上混饭吃的“网红”或者“大V”偏多,他们容易大肆宣扬自己“中招”这件事,阳性了跟得了某种奖章似的,生怕人不知道,必须大说特说从而蹭一波流量。

这话很损,但损人不损理。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高地,宣传,本来就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软实力。

在这一波“帝都阳”的声浪中,叫得最响的莫过于影视明星张歆艺,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全家感染并“从阳到阴”的全过程,并宣称“为大家打开评论区,有任何不懂都可以询问”。

当我看到张歆艺,第一反应是:

北京无敌了。

还有什么比一个大明星分享自己全家感染并顺利治愈的过程,更能安抚尚在恐惧和无知之中的大众呢?

让明星的影响力自发运用到宣传防疫中来,全国还有哪个城市能在这点上,跟明星密度最高的北京打擂台?

更别说是向来被称为文娱界“广寒宫”的大广州了。

北京声浪就是强,这点得认。

另一方面,北京自媒体红人多,也是事实。

有人调侃说,别的城市都是一阳就发朋友圈,北京人是一阳就发微博,毕竟新浪总部就在北京。

其实何止新浪,整个互联网中心,就在北京。

在各个领域各有影响的垂直KOL,集聚北京,又一同感染,一起发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他们彼此之间存在争夺流量的竞争,而环境又不避讳谈论这件事,并且它不再可怕的时候,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往往会往幽默的方向发展。

比如后来网上出现的“以阳为荣”的心态,这既是传播带来的改变,也反映了北京人民的豁达豪迈和乐观幽默。

当然,这种宣扬和心态,并没有@褚明宇说得那么不堪和廉价。即使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过度宣扬,也不能因此抹杀这些发声的价值。

北京阳人们“直吵吵”的这几天,其实在无形之中,推动防疫科普进了一大步。

奥密克戎,防不胜防,症状痛苦,结果安全,这几点足以让很多迷茫的民众理解当前的防疫政策,恢复理性,科学配合。

光这一点,就功德无量。

那广州的安静,是因为不会宣传吗?

并不是。

经过连续几日的粗犷调查和细心揣测,我认为造成“羊城少阳”的真相只有四个字:

阳了不说。

——不仅是不爱宣传,是连说都不肯说!

先拿“身边统计学”论证:

解封第一周,我身边和朋友圈,几乎都没有出现阳性感染者;

解封第二周,朋友圈依旧岁月静好,堂食爆满。

但我们的办公室中,开始上演“消失的同事”。

一开始不仔细留意还真没发现,等到察觉不对劲,公司已经空了一半。

而他们的朋友圈,安静如鸡,根本没有人尝试打鸣!

当我们尝试抛出“今天你阳了没”的关心,他们甚至不愿作答。

他们承认发烧,承认发炎,承认全身疼痛,就是不肯承认“阳性”。

最后在重重的“逼问”下, 终于憋出一句:

我们倒下了!

“不测就不是阳”,大概是广州人最后的倔强。

放眼网络,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广州人民真是静悄悄地阳,都不吭声”

“广州的朋友说他们都没在管的,大家转头就开始疯狂搞钱了”

“估计很多中招的人,只说自己感冒了,反正也买不到抗原”

“广州其实身边很多阳的,可能就是不太爱说出来”

每条“北京阳人好自豪”的微博下,都有“广州阳人好低调”的感慨。

感慨中既带着惊奇,也饱含敬意。

广州的“不阴不阳”,透着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特质:务实低调。

如果说北京是文化高地,声高势大;那么广州则是商业重地,以和为贵。

和气则财生。搵食,是老广们的第一要务。

务实让他们蔑视这个病毒——一不危及生命,二不耽误赚钱,我理你作甚?靠扛就能解决的问题,搁到一边去,交给时间来搞定。

务实也决定了他们面对病毒的心态,就像老妈煲的汤一样实在:虽然不可怕,但总归是病,阳了也没什么好骄傲。

好笑的是,“阳性了也不用骄傲”,正是某部分网友吐槽北京人“以阳性为荣”感染攀比风的原话。

低调的广州人,不懂得宣传,甚至避讳宣传——对大多数以贸易为生的广州人而言,宣扬自己感染带来的风险,要远高于收益。

而给予不再可怕的病毒应有的待遇,就能以最快速度恢复往日生活。

于是羞答答的老广,静悄悄地“阳”。

这是广州人自发地为这个城市进行运算的一套减法,它减去了这个城市的舆论压力,减轻了这座城市的医疗负担。

“羊城阳人静悄悄”,其实是广州超强钝感力的一次集中体现。

在那些不影响赚钱的事情上,广州拿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大智若愚。

当然,北京的“敲锣打鼓”也不失为后疫情时代,勇敢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

广州人的强是一种坚韧,表现为“特能扛”;北京人的强是一种气壮,表现为“敢声张”。

这两座超级城市所展现出的差异,是社会人文上的平分秋色。

在第一波的冲击下,首都成了“阳城”,对新冠的态度从恐惧转为乐观;而羊城变为“守都”,这个“守”,是守口如瓶的“守”,打心底不把新冠病毒当回事儿。

无论是调侃还是忽视,都代表了两大城市面对新冠的新认知和新态度:不重视、不恐惧。

它们面对疫情的表现,不仅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经验,更为我们即将放开的社会提供情绪价值。

无论是广州的满不在乎,还是北京的敲锣打鼓,都值得让人欣慰。

事实是,尽管北京和广州面对病毒的态度截然相反,但各自街道上的车流,是越来越多了。

只要不恐慌,生活总有希望。

祝愿老广们今年能逛花市,祝愿老北京今年能放烟花。

作者:温柔一叨,一叨666,是朋友就来看我。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广州放开后街上真实现状,拍摄于12月12号早上9点,广州天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