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狭窄是指各种病因影响下导致患者出现与脑供血相关的颅内外动脉狭窄,一旦血管狭窄后会造成患者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各类以脑损伤为表现的临床疾病,如卒中和脑功能损害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脑血管狭窄患者的数量和比例均呈现明显升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医疗负担。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西医在治疗脑血管狭窄多主张通过手术治疗,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放置支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患者脑血管的血液供应,但是支架植入仍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导致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虽然祖国中医典籍中并无脑血管狭窄以及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直接描述,但中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特征等,可将其纳入“中风”、“卒中”,《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即明确指出脑血管狭窄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

国内外开展现状

国内外开展现状

Park等在研究中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严重颅内动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对95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患者均应用翼展支架的支架血管成形术,主要重点为术后30天内的卒中或死亡,以及随后的支架血管卒中。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4.9±23.3个月,主要重点事件发生在23%的患者中;平均狭窄率从76.8±6.1%降至7.5±13.4%。80例接受血管造影随访的患者中,11例(14%)出现再狭窄(≥50%)和7例(9%)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再狭窄相关症状。而Kahlberg等在研究中也指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再狭窄(RES)的首选治疗方法,作者回顾分析了300名原发性颈动脉狭窄(PRS)和180名RES均接受CAS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CEA后RES的CAS与原发性颈动脉病变的CAS相比,围手术期发生任何神经事件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显著降低。由此可见,脑血管疾病在利用支架植入治疗后仍会出现再狭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

祖国中医认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以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描述了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临床表现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饮食结构等的记载。《金匮要略》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张景岳却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临床与中医理念的相互融合,目前认为脑血管狭窄的发生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具有密切相关性,其病机在于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中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故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相关研究中对10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后者治疗总有效率由77.36%提高到94.44%,而且Fugl-Meyer、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效促进了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和比例正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而日益增多,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发病突然,而且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各类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支架置入虽然疗效显著,但禁忌症较多且术后仍有复发风险,针对此类人群,通过中医汤剂治疗,不仅效果明显,而且更加便捷,同时又能够提高患者脑血管血液供应,确保神经功能的正常,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