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意价几何

一个点子能值多少钱?这是近些年在各行各业都广受讨论的问题。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故事恰好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故事的主人公叫谢勇,是一位普通的重庆老大爷。谢勇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中凭借“任意踩”自行车的创新发明获得金奖。

在此之前,“任意踩”自行车迄今已经获得了十项国家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在这之后,有不少自行车厂商出高价买这项发明,甚至有人出价660万元意欲收购其发明,但都被谢大爷拒绝了。

这样来看,一个点子能衍生多大的价值?谢大爷用他的经历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一个创意可以申请下十项国家专利,估价不限于六百万余元……

并且这个创意在他自己的坚持改进、生产变现下不断升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任意踩”:花架子还是真本事?

谢勇凭借“任意踩”自行车的设计斩获十项专利,听上去已经是个不小的噱头,但我觉得他真正优秀的地方不止于此。在介绍这项发明之前,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首先,自行车发明至今多少年?资料显示,1970年出现了第一辆原始的自行车,1886年人们发明了和现在自行车车型相似的自行车。

以后者为起点的话,自行车距现在已有136年的历史。其次,自行车是如何使用的呢——向前脚踏带动钢链转动,从而使车轮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一百余年里,大部分生产的自行车脚踏板都是如此单向运转,只是在换挡调速等辅助功能上做出调整。

人们对于现成的物件常常都是“拿来主义”的态度,别说是改进创新,会主动思考其运行原理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对于老人自行车爬坡吃力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放弃自行车,选择汽车代步,或者关于“岁月催人老”感叹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使用者,我们更多的是选择,而非改变。这也是谢勇和他的“任意踩”了不起的地方,他创新的“任意踩”自行车就打破了传统自行车只能单向踩踏的模式。

关于“随意踩”的使用效果,网络上有许多视频介绍。其中有一个视频,是谢勇本人和一位年轻男子的自行车爬坡实验。

他们在一个较陡的停车场出口坡地上分别骑行“任意踩”和传统自行车,二人同时出发,很明显年过半百的谢勇所骑行的“任意踩”快速且轻松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少网友仍会质疑“任意踩”只是智商税,认为“任意踩”并未能量产上市。事实上,“任意踩”未量产的原因并不说明产品鸡肋。

首先,“随意踩”的专利并未出售,其生产所需的零配件仅依当地和深圳某自行车厂家代理生产,在技术上,尚不能量产,这也决定了自行车定价高于普通自行车。

其次,谢勇所创新的“任意踩”最大的特点是省力,它的针对人群也主要是老人,能较好发挥其优势的场景是坡地,场景和人群具有明显针对性。

只要需要自行车以上特殊需要,“随意踩”绝不是空有噱头的花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发明梦与创业路

都说发明源于生活,谢勇的发明梦的实现是基于怎样的生活呢?

谢勇是位重庆人,众所周知,重庆地势崎岖,山路颇多,这为谢勇的发明梦提供了现实环境。

谢勇是一名运输公司的会计,在那个年代,会计传送票据都是依托人力递送。长期骑自行车送票据的过程中,谢勇因一直向一个方向踩踏板感到腿脚酸痛,他屡次产生改进一辆骑行更高效地自行车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年过半百的会计到创新改良机械的发明家,是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跨越,谢勇的成功不是天赋使然,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基础和试验。

谢勇从小就喜欢研究机械,在上学期间主修汽修专业,这为谢勇的发明创新提供了专业基础。转行后,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

自行车创新改良的想法也一直种在他的心里。在2011年,年满50的谢勇渐渐闲下来,开始正式研究起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意踩”的发明和改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谢勇的每一点设计想法,都经历过反复地推敲实验。

实验之初,谢勇特地腾出一间房间作为实验室,不厌其烦地将材料、机器搬上七楼。

零件的准备也很不容易。由于他需要的零件量少且特殊,工艺复杂,起初并没有零件厂接这个活,谢勇为此几乎跑遍了所在区大大小小的工厂,屡屡碰壁,最终还是托一位朋友辗转多次才找到愿意合作的厂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勇准备好材料后便一股脑儿扎进实验室,常常废寝忘食。就连妻子也很不理解——一个50多岁的老头儿,天天还琢磨搞发明这种不着边际的事儿。谢勇却不理会外界的质疑和调侃,一心钻研。

谢勇在了解普通自行车原理后,针对自行车上坡吃力的问题展开研究。自行车驱动主要靠克服摩擦力对地面做功。

而在坡地上时,自行车自己便会向下运动,这边增加了自行车前进的阻力,对于这一点,谢勇的初步方案是使自行车只前进不后退,从而使得自行车上坡更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传统自行车踏板前后单向运转问题上,谢勇创新的“任意踩”自行车也做出了改进,根据圆轴转动切应力做功的原理,谢勇得出了自行车踏板上下运动时更省力,设计出了初代“随意踩”,也就是“上下踩”。

但一代自行车仍有体量大、运转迟缓等问题,于是继续试验改进。

谢勇在采访中提到过,虽然他是汽修专业,算是对机械有一定学习基础,但在自行车改进过程中也经常碰壁,有时候光是弄清楚某个部件运行的原理都要翻上很久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验的过程是既费神又枯燥的,谢勇也经常会面临思路断流的情况,所以一有什么想法便会立刻停下手头的事,跑去实验室改图纸。不久后,谢勇设计出了第二代“随意踩”自行车,并凭此获得第一个国家专利。

精益求精的谢勇当然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无限循环下,他最终终于设计出了省时省力、性能稳定的第三代“随意踩”。

不同于传统自行车靠棘轮实现转动,“随意踩”是用过桥齿轮连接两单项轴承,以此实现脚踏板多方向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骑行“任意踩”时,脚踏板可以上下前后多方位踩踏。

这为骑行者提供了很大便捷,尤其是对于腿脚不是那么便捷的老年人来说,爬坡时会省力不少,也能缓解长时间骑行腰椎酸痛的状况。

在改良自行车的过程中,谢勇为试验它的性能稳定性,曾每天试骑20公里,途中曾意外撞伤手臂也未停止测试,最终谢勇累计骑行了20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勇除了亲自试骑,还送给亲友试骑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同时也了解一下用户对自己的发明的接受程度。

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凭借发明创新获得十项专利、参加各种竞赛展览已属奇谈,然而,谢勇的非凡可不止在发明创新上。

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更好地将自己的发明推广普及,谢勇拒绝厂商660万元收购专利的需求,在53岁独资创办自己的公司“重庆奇可比自行车有限公司”,而谢勇创办的公司注册资金是5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资50万冒风险创业与收入600多万,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后者是更好的选择,何况专利的持有也需要成本,创业更是有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

但谢勇却义无反顾选择了前者,靠自己一步步将发明成果踏实地惠及到使用其产品的每一个客户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云程发轫且看今朝

其实,像“随意踩”自行车这样的民间发明并不少,但大多都是昙花一现,在发明类的栏目播出或是以短视频形式传播后便没什么水花。

那么,风靡一时的“随意踩”是否也是如此?它背后的发明者谢勇和公司现状又如何呢?

奇可比自行车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至今有近八年之久,除了通过传统渠道销售外,谢勇也紧跟市场上电商大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8年开始着手拓展电商渠道,奇可比系列产品开始招收全国经销商和代理,公司在谢勇的带领下一直正常运行、稳步发展。

拿下十项国家专利后,谢勇仍经常活跃在各种展览和节目中,分享发明“随意踩”系列产品的心路历程,同时推广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也是我认为谢勇的智慧之处,他很善于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去传播自己的发明,,提高市场对其产品的接受度,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年,谢勇带着他的“随意踩”自行车登上了央视《我爱发明》的节目。

节目以纪实的形式播出,在节目中,谢勇分享了在发明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介绍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全面展示了该款自行车在爬坡、骑行速度上的优势,为自家的自行车宣传了一波。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谢勇越来越像一个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商人——抓住一切机会推广产品、经营得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可并不是这样的。尽管谢勇创办公司自己当老板,他也并不会就此对产品生产这种基础工作不闻不问,他仍在自行车生产的各个环节经常亲力亲为。

谢勇有空时会亲自为奇可比自行车体验店里的实习员工讲解自行车的原理和组装零配件的注意事项,完全没有老板的架子。

不仅如此,谢勇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后也不忘为别人的梦想点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年过七旬的钢筋老太谢厚国在骑行几十个国家后,身体严重透支。膝盖磨损、腰椎病变等身体原因让老太太几乎要放弃骑行。

此时,谢勇带着两辆“随意踩”的自行车和一大堆慰问品自驾探望老太。试骑后,老太对自行车赞不绝口,省时省力地“随意踩”自行车给了老太重拾梦想的希望。

老太太表示,谢勇这种坚持不懈、心胸开阔的品行令她十分欣赏。两个心中有梦的骑行爱好者彼此欣赏鼓励,以一个梦想助力另一个还未完成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意踩”的发明对谢勇而言不是他发明梦的终点。

关于发明梦,谢勇曾说,“随意踩”自行车发明成功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他会继续专注于机械、自行车领域的创新,在追逐发明梦的路上一直前进,更好地创造对人们有用的发明。

奇可比公司的创立也不是他创业路的终点。包括奇可比自行车有限公司在内,目前谢勇的关联企业多达12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个新鲜事物从想法到推向市场是非常难的,图纸到实物,产品一遍遍测试返工,即使成品出来了,让大众接受并推广,每一步都是“关山难越”。

回顾谢勇背后的发明之路和创业经历,就能知道为什么“随意踩”能在那么多的民间发明中脱颖而出、广为流传并成功推向市场。

从会计到小发明家,从创业小白到现在,谢勇似乎一直铆着股劲儿,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锲而不舍地想办法解决;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他都不会安于现状,而是一直目标清晰地向前。如今的谢勇依旧如此,一直赤诚,一直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