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运动习惯等改变,使得临床此类患者的就诊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及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等。虽然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碎石效果,但存在各自的不足,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清石率低、排石周期长、反复碎石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等;而经皮肾镜碎石创伤大,有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的风险;输尿管硬镜不能弯曲,在处理肾盂肾盏结石及上述手术后的残留结石的效果并不理想。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出现,极大改善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其中输尿管软镜镜体纤细柔软,不仅对输尿管、肾盂黏膜损伤小;而且镜体末端可上下弯曲角度大,更便于术者观察和处理肾盂、肾盏结石,特别针对硬镜无法观察和处理的肾盏结石时优势更加显著。钬激光碎石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在处理结石的效果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并非所有的钬激光碎石术后均能够有效排出,因此仍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促进排石效果。祖国中医典籍中早有对结石的记载和治疗良方的流程,并获得了现代临床医学的证实和认可,其中复方排石汤在促使结石排出中效果显著。

国内外开展现状

国内外开展现状

激光碎石的有效性在国外研究中正得到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证实激光碎石虽然满足了微创的需要,但仍无法完全避免碎石不完全的缺陷。其中Aldoukhi等在研究中使用光纤X耦合器将660nm(红色)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连续光耦合到200μm光纤中;而LED光纤紧靠242μm钬光纤,两条光纤都通过输尿管镜的工作通道,结果证实当纤维距离结石0.5mm以内时,只有最高52%的激光脉冲被传输,由此可见,目前的激光碎石术方法依赖于固定的发射率,效率低下。但这也不能完全无视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微创优势以及能够扩大适应症的现状,如Esposito等在研究中对中位年龄为9.2岁的149名患者均接受钬激光输尿管小镜碎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结石清除率为97.3%,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说明钬激光输尿管镜碎石术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与原发部位和大小无关,同时作者也指出近端输尿管结石和残余碎片>2mm的患者需要二次手术才能清除结石的风险更高。

从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钬激光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优势在于适应症广泛、碎石效果较为理想,但碎石后并不能全部完全排尽碎石是不可忽视的不足。尿路结石属祖国医学中的砂淋、石淋病,其病因多因湿热久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塞尿路所致,故排尿艰涩而中断;而尿路阻塞、气血瘀滞故腰腹绞痛;砂石损伤脉络,故尿血。相关研究中将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传统切开取石术+排石汤的对照组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排石汤的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分别由对照组的(66.21±5.13)min、(45.64±2.09)ml、(14.76±1.67)d、(5.23±1.16)分改善为(45.55±5.21)min、(24.44±2.11)ml、(10.11±1.12)d、(2.11±0.21)分。说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联合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输尿管结石即上尿路结石,为泌尿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绞痛甚至尿血,若未及时就医治疗,常发生梗阻和感染等并发症,造成肾功能损伤。随着内窥镜技术与碎石技术的发展,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逐渐减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一种手术方法,具有疗效稳定,损伤小及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激光碎石后造成输尿管粘膜水肿及结石表面具有毛刺特性阻碍排石效果。输尿管结石可纳入中医“淋证”(石淋、热淋、血淋)等范畴,病机为下焦湿热蕴结,湿热聚积生痰伤阴,肾阴不足膀胱气化不利,痰浊沉积而成砂石,常用治法为清热通淋、燥湿化瘀、利尿排石。通过"复方排石汤"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排石,具有效果显著、易于推广的优点,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排石效果,而且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