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怎么看待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呢?

比如山的力度,是有分量的,有动能和势能。山的这种张力,它本身的构成就有视觉冲击力,又如特别整,特别大,打不碎,摧不垮,打不烂的感觉就会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什么叫雕塑?从山上滚到山下烂不掉的就是雕塑,非常整。像摩尔的雕塑,把那些琐碎的东西去掉,省略到零。画山也是这样,形象非常单纯,后面有好几个小山头,都可省略。我画旋风、画风暴跟山的关系,别的山都省略了,就剩下这一个大山,摧不垮,看不尽,而且生生不息。画面处理形成的走势也是构成。中国画讲构成,只是我们的构成与西方的有所不同,学学西方的没什么不好,比如采取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打动人,一种大的,一种震撼力,如摩尔的雕塑。西方一些好的东西,我们也是要学,艺术欣赏是无国界的,艺术属于整个人类,但又要有民族精神,并不是一定就摈弃国外的东西。

贾又福《江山入梦峥嵘》157×215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又福《江山入梦峥嵘》157×215cm 2013年

素描是一种造型手段,是帮助我们学会空间的处理,帮助我们以科学的眼光,对造型、结构、分量、力度、动态的进一步深入把握。有了这个基础还不应该满足,还要表达一种更广大的精神美,既是物质又是精神,起码是两个美,给世界又增添一个美,有什么不好。

山水画中生搬素描,弄得不好,会出毛病,但如果画家高屋建瓴,如同驾驭笔墨一样,赋予素描以主体精神,视素描以笔墨观,则能发挥其优越的一面,为其所用。《淮南子》第十八卷“人间训”有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惟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告诉我们“利”与“病”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使我们克病为利,加强我们的造型本领。不仅仅素描为吾所用,即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因素,若有所了悟,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道与艺,大有裨益。

贾又福《抚琴欲令万山响之一》95×180cm 200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又福《抚琴欲令万山响之一》95×180cm 2004年

我的态度是:不以科学妨碍艺术,不以艺术排斥科学。懂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知识不是多余,是很不够。不能一提素描,就认为接受西方不良影响,不必视素描为一块心病,也不能认为素描与民族文化精粹水火不容。素描只是一种造型艺术手段,它既帮我们用科学方法认识对象、研究对象、表现其形质特征及其空间位置等和谐关系,也能辅助精神的表达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为主导,为我所用

贾又福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又福书法作品

这里我主要是讲应允许多种不同的艺术探索与开拓,不能只限于传统精粹的规范,不深谙传统、佛头点粪、任意胡来,不与之讨论。

——贾又福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