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2月7日防疫新十条的发布,过去了仅仅十多天,这段时间各地感染人数激增,舆论场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新十条发布前,网上关于放开的呼声很强烈;而真正放开以后,不少人又开始怀念封控了,开始激烈地攻击之前呼吁放开的人,指责他们一边呼吁放松,一边在放松后第一个冲向药店抢药。

而一些地区街头冷清、地铁空荡的画面,似乎也成了“放开派”贪生怕死的证据——你们不是吵着要放开吗,现在放开了怎么都不敢出门了?你们说放开了消费会回暖,经济会反弹,现在街上怎么还是冷冷清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占据舆论上风的人,一下子变了一波,风向变化为何如此之快?。

短短十来天里,我们经历了从严格清零到行程卡下线的快速转轨,政策转向太快,前期工作不够充分,对接下来可能的阵痛,很多人也缺少心理准备。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买不到抗原、退烧药,供需出现严重脱节。

而就在今天,一篇题为《五位养老院院长自述:抢不到抗原药品、拨不通急救电话、缺乏医疗应急预案》的报道提到,有的养老院买不到药、打不通120,因为“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要提前储备药品、抗原检测试纸等物资”。

对很多人来说,以前有政府的防疫措施保护,现在成了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种角色的转变,难免会不适应。尤其是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会特别担心老人孩子这些易感人群的安危,害怕保护不好他们。

当他们连退烧药都抢不到时,对来势汹汹的感染面,内心肯定是会有一些慌乱的,甚至还有走回头路,回到当初封控状态的想法。对仓促放开的决策,还会多一些怀疑,并且将情绪发泄到之前呼吁放开的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开后出现慌乱和紧张,其实可以理解,但有没有想过,仓促的放开,并不是因为我们有灵活的选择余地,而更多是形势使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结果?

防疫策略的调整,一直都是在找一个平衡点,兼顾经济民生和生命健康,选择严防死守还是放开,本质上是在两条道路中,选一条相对更不坏的,相对代价更小的,从来都没有无需代价的完美道路。

现在疫情形势凶猛,感染面不断扩大,退烧药、抗原卖断货,这的确能说明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但未必能证明放松是错误的,也不意味着继续封控是合适的。

放开之前,整个11月,包括广州、北京等地的感染人数,就持续走高,而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都执行的最严格的防疫措施,大规模核酸筛查是标配,但即便如此,病毒依旧快速扩散。

不少小城市的人表示,明明自己的城市此前没有疫情,现在放开管控后,不可避免的受到疫情的威胁。

理论上这种观点没错,但不要忘了,即将到来的春节是人口流动的高峰,有哪个城市能有十足的把握,将病毒彻底挡在外面?即便是所谓“病毒绕着走”的柳州,恐怕也没这个底气。

至于现在很多人不敢上街,消费没有回暖,经济也没看到反弹,这本身是认知偏差。

以我所在的深圳为例,地铁公交上早晚高峰依旧是人山人海,“搞钱”的人根本没耽误。即便有些地区商场缺少人气,那也是正常现象,放眼其他国家,也没有哪一个是一放开消费就立马反弹了,而是有一定的周期。毕竟,谁都不想第一波马上就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高盛之前曾预测,在重新开放之后,明年经济增长会分两段,重新开放初期会有损经济增长,届时或有措施提振经济,以待下半年消费、服务业强劲反弹,国家逐渐复常。

就在这两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说,造成疫情来势汹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他的说法固然有些冷酷,却也不是毫无道理。

“不放开什么事都没有”,纯属想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理想化了,以为放开后,就是走上了一条没有折损的康庄大道。

放开管控一定是有代价的,并且在感染峰值到来时,这个代价的沉重程度,还会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说的直白点,还会有很多老人因此而丧生。

我们要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坦途。长期无休止的封控,经济、财政扛不住,也拖垮了很多家庭,放松是迫不得已。既然选择了转向,那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优化调整,保障重点人群,将代价最大程度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伸阅读

为何突然放开疫情防控 三大原因显示政策改变时间已到

为何突然放开疫情防控 三大原因显示政策改变时间已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为何突然放开疫情防控 三大原因显示政策改变时间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