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过,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摩尔多瓦葡萄酒,合适的陈酿条件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又到了米茨酒窖出场的时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到了米茨酒窖出场的时候了

二战时期基希讷乌毁损严重,重建需大批建筑材料,而摩尔多瓦盛产石灰岩,地下有着巨大的石灰岩储量,于是政府下令在米茨村庄附近进行大规模开采,形成纵横交错的采矿隧道。

后来不再需要石头,出于废物利用的心思(bushi),对酒很有研究的摩尔多瓦人,发现这里的温度和湿度很高——温度年保持在12-14℃,湿度在85-95%之间,非常适宜于酒的陈酿简直是酿酒和藏酒的理想环境!

说起藏酒量,米茨称第二,没酒庄敢称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藏酒量,米茨称第二,没酒庄敢称第一

工人们进行大量的勘测,发掘和疏导之后,总长280公里的米茨酒庄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形成这个150万瓶藏酒创世界纪录的酒窖。

对美酒的酿成,石灰岩洞穴造就的地下酒窖功不可没,那么开采出来的矿石又去了哪里呢?

图片来源:Mihaela Alaib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Mihaela Alaiba

从上空俯视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整座城市绿白相间,绿是覆盖率极高的城市绿化,白则来自白色建筑的颜色,这座由石灰岩建成的城市,也因此有一个诗意的别名“白石之城”。

讲了这么多,要说石灰岩只有建筑和储藏的实用功能,摩尔多瓦人是不同意的,这玩意儿在他们手里可是能“开花”的哦!

吾与勇士孰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与勇士孰强

摩尔多瓦石雕艺术有最简单的锯齿状、菱形等图案,也有动物与人物的装饰主题,更多的是形式各异的植物,包括树枝、花卉和水果等等,最常见的花卉石雕,通常是一个多角花瓣的立方体。

随处可见的白色石柱、繁复精细的雕刻图案,丰富的构图技巧和配色方案巧妙结合,全方位展现着石灰岩的纯净之美。

图片来源:books.totalarch.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books.totalarch.com

摩尔多瓦人与艺术的不断交流,也体现在乡村地带家家都有的酒窖中。

酒窖结构极其明了合理,它有一条带石阶的倾斜通道,上面覆盖着一个简单的拱顶,地窖入口是一个大型的双扇门(毕竟要方便酒桶出入),两侧留有小壁龛,饰有雕刻花卉,诠释充满原始美感的独特魅力。

图片来源:books.totalarch.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books.totalarch.com

最初的文化印记,今天依然存在于米茨酒窖的大门建筑中。

神似的结构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似的结构造型

实用性和艺术性在建筑中合二为一,反映了摩尔多瓦人鲜活的审美世界。

也正是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酝酿出许许多多永不褪色的浪漫,对,包括让人唇齿留恋的葡萄酒

尽情享用一口顺滑香醇吧,别辜负这番天时地利人和的美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