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解读

基于重磅经济工作会议未释放太多超预期的信号,锐叔料到2885.09-3034.70构成的上升趋势线和布林通道中轨在昨天会受到考验,但没料到这两个关键位置如此不堪一击。但不管怎么说,大盘事实上已形成破位,接下来问题就是后市会如何演绎?是该抢反弹还是该控制仓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关键位置的失守,意味着之前的阶段性上升趋势已经结束,且暂时重回弱势状态。那么,接下来的市场的短期趋势就有两种选择,一是区间震荡,二是阶段性下跌趋势。锐叔更倾向于前者。

首先,缩量大跌则反映并不是市场的抛压有多大,完全是做多力量的退缩,背后更多是市场信心的问题。而市场信心下降主要源自于短期新冠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带来的阵痛,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回升的“强预期”。但注意这只是推迟而不是逆转,优化防控政策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经济回升,未来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及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助力下,国内经济的回升将是大趋势,一旦感染高峰过去,“烟火气”逐渐恢复,市场信心将再次回升。虽然目前对全国范围内感染高峰过去及“烟火气”恢复的准确时点尚不确定,但应该不会用时太久,锐叔预计最多明年春节前后。事实上,在防疫“新十条”发布之后,携程平台上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其中,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五-除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此外,美联储大概率将会在明年一季度后结束加息周期,届时海外将进入衰退预期交易,A股资产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显现。因此,锐叔认为“跨年行情”只是进入了“中场休息”时段,而不是将再次进入下跌趋势,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呈现区间震荡格局。

其次,技术上2885.09-3034.70构成的上升趋势线和布林通道中轨虽然未能发挥支撑作用,但这两个位置主要作用是反映趋势和强弱,而不是在支撑方面,真正的支撑是下方3070左右筹码峰。目前位置离该筹码峰已比较近了,意味着继续下跌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同时,大盘KDJ指标也即将进入超卖区域,一旦进入将产生反弹要求。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将是一个区间震荡的格局,而短线上在市场情绪受挫之后,应该还会有个惯性下探的过程,但空间较为有限,预计3070左右有较强的支撑,大盘有望在接近该处时企稳回升。在相应的操作层面上,建议重仓者暂持股等待反弹,轻仓者则可在接近3070时适当加仓抢一下反弹。

板块掘金

重磅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明年的重点任务有五个,其中扩大内需被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特别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而在昨天的盘面上,房地产、新能源车、养老概念在整体市场大跌的背景下,也确实有相对不错的表现。在昨天的早评中《关键支撑或面临考验,能稳住吗?重点关注两大产业政策信号》,锐叔重点提示了养老概念的机会,今天再谈一下新能源车产业链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消费及推广,相关细则包括:1)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2)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3)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4)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等产品回收利用行业等。其实,锐叔已在上周五的早评中《外围大跌会影响A股企稳之势吗?这一领域或成促消费重点!》提示过汽车板块,看好逻辑主要是近期政策聚焦扩内需,而促消费又是扩内需核心抓手,汽车消费则是消费中的大头。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11月汽车消费占社零的比例为10.2%。汽车制造业2020年就业人员数量为286.94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0.38%。因此,鼓励汽车消费,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效果较好,也对稳定就业起到助力作用。

由此可见,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能源汽车消费列为重点,也是在情理之中,且后续还有具体政策细则落地的预期。叠加感染人数快速上升阶段过去后销量快速提升的预期,前期调整较多的汽车类品种,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后市存在短期反弹的机会,大家可适当逢低关注一下。

此外,由于动力电池与新能源车关联度很大,且还受益于近期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这部分也可以适当逢低关注。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于2022年12月19日对外公布,《意见》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提出20条政策举措。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生态保障七大模块,具有可复制性强、迭代速度快、复用价值高等特点。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年数据要素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分别为14.7%和0.8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上升状态。
今年以来,有关数据要素的政策密集,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之一。2022年12月,财政部发文将要求企业对数据资源并表处理,数据资源入表重要意义在于,公司未来持有的数据不再只体现单一数字,而是形成资产项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数字化公司的数据资产规模和价值将面临重估,对应资产和净利润科目有望显著增长。从我国数据要素的发展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其中,生态保障、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采集市场规模分别为50、85、175、120、160、180、45亿元。根据CIC工信安全报告预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锐叔在近期的早评中,曾多次提示过有关数据要素的投资机会。

免责申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涉及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国金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