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征,专业、精细、特色、新颖,从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中脱颖而出。

今年,我市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获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191家企业入围江苏省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认定数量双双实现新突破。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累计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达40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固链强链”的重要“法宝”,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让“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让“小巨人”展现“大作为”,近年来,我市聚力“专精特新”,孕育成长沃土,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持续推动,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构建了富有昆山特色的“专精特新”工作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其成为助推经济跨越发展的源动力。

创新为魂

“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四两拨千斤”

以专注铸专长、以创新赢市场。位于周市镇的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刷新了昆山历史,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的一员。作为我市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华辰精密实现了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三级跳”,也充分印证了企业在数控轧辊磨床领域无可争议的市场领先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国内前列的企业,代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最高发展水平、最强市场实力。成立于2007年9月的华辰精密是一家主要从事大型重型数控机床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上市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核心知识产权89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是国内高端轧辊磨床生产制造的领军企业、昆山国家火炬计划高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

无独有偶,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的芯龙创新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同样具有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特点。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芯龙光电一口气承接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6个体育场馆的核心户外照明项目,并参与了多哈核心街区夜景照明工程,在点亮世界杯的同时,也让昆山“智”造“闪耀”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龙创新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有灵性、有活力、有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代名词。芯龙创新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民表示,作为以技术实力“征战”世界杯的中国企业之一,芯龙光电的照明产品无论在零下40℃的俄罗斯,还是在高达50℃的中东,均表现优异。企业核心主导产品LED景观灯运用自主研发的Zoomneo算法电子变焦、22000流明户外激光防水投影机、七合一全色域LED芯片,在行业内属于首创。目前,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54项,并在两年内获得7个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和1个iF设计大奖。

通过专注细分市场、聚力自主创新,练就“独门绝技”。位于淀山湖镇的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型铣刀,其直径只有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8,是目前全球用于工业生产最小的硬质合金铣刀。由该公司生产的微型精密刀具不仅与手机、电脑等3C产品都有紧密联系,更在生物医疗、光学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专注是“专精特新”的“灵”,创新是“专精特新”的“魂”,二者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要想具备顶尖的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就要以“细分行业”为“破局点”,以技术创新为“发力点”。就我市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来说,均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当前,我市涌现出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产出效益好、发展潜力足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11月底,我市已认定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共计40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截至2021年底,在我市129家上市挂牌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达50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强劲动能。

厚植沃土

聚焦企业需求优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小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一系列培育支持政策密集发布、相继在我市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仕(昆山)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能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我们倍感鼓舞,感谢市工信局一系列服务举措,精准满足了我们企业的需求……”日前,联仕(昆山)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建东谈起企业获评过程仍深有感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工信局通过深入企业加强交流,点对点辅导,做好跟踪服务,为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供大力支持。

包括联仕化学在内,这几年,市工信局在培训辅导、金融支持等方面持续加码,推动了一批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我市专精特新企业虽在数量、专业化能力、创新能力上有不少优势和长处,但因为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原因,仍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政策层面的多措并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另一方面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也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创新是“专精特新”的核心,但技术的突破绝非易事,需要较大投入和较长周期,2019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整体部署和协同推进,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精准指导培育,形成昆山市、苏州市、江苏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市工信局已连续8年开设“专精特新”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为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持;联合市金融办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等专项活动,助推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除原有认定奖励外,通过综合风险池各项产品,为“专精特新”产业链提供融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发展专,服务也要专。市工信局联合各区镇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配备了服务专员,进一步健全完善精准高效“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围绕税收、研发、知识产权、融资、上市辅导等方面,发挥“专精特新”服务专员纽带作用,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和难点,实施不同的帮扶计划,一企一策,精准培育。

畅通政策、金融、创新活水,一套套“组合拳”让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专精特新”政策体系的宣传和申报辅导,精准聚焦企业需求,持续优化服务体系,为我市工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打造有活力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

群星闪耀

2025年末“专精特新”企业将超千家

长远来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昆山拥有2万多家中小企业。今后应怎样更好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快成长为“小巨人”企业,乃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是努力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面对复杂环境,中小企业越要坚持走‘专精特新’化路线,努力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扶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包括财政资金扶持、金融产品、资源要素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扶持体系。具体在资金扶持方面,出台《关于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试行)》,对各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在金融产品支持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专属金融产品;并召开“专精特新”企业专场上市辅导交流会,为“专精特新”企业资本赋能。

把握机遇,全面拓宽视野,链接服务资源。我市抓住与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合作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并通过合作成立培育中心的方式,在推动我市“专精特新”培育体系建设、推进政务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合作,昆共同搭建“专精特新”培育载体,实现我市在企业培育、项目招引、城市形象展示、城市能级等全方位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通过引导更多大企业对“小巨人”企业开放市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培育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我市工业产业链集聚优势明显,形成了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了世硕、立讯、三一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为中心,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中小企业正主动拥抱数字化发展浪潮,聚力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当前,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截至2021年底,已有39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车间,占全市省级智能车间总数的43%;40家企业获批苏州市级智能车间,占全市苏州市级智能车间总数的34%;37.5%的企业已纳入我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储备库。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不断的“智造”赋能,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加快新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希望昆山在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谱写新篇章。”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表示。为此,我市将从“培育库+政策+服务+载体+资本”五个方面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发展,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沃土,让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凝心聚力、蓄势添能,从而助力我市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预计2025年末,我市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超千家。

策划 | 史赛 陆娟

融媒体记者 | 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