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在这前后,秋收起义也随之爆发。这一系列的起义,揭开了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历史性的一页。

只不过,由于从1927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长达22年的武装斗争中,很多革命战士没能来得及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就已经牺牲了。

而能够从南昌起义开始,坚持到新中国成立那天的,可谓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开国中将谭家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但他的这种“幸运”,却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经历的。

谭家述生于1909年的湖南茶陵。

他的家里世世代代从事务农工作。不过,到谭家述父母这一代的时候,能把农活儿继续干下去,居然也已经成为了奢望。

——因为在帝国主义的倾销下,传统农民的经济已经出现瓦解,大量的农民被迫进入城里谋生。

谭家述家里在当时还算能勉强维持,但他的父亲也深感如今谋生不易,需要给儿子找个前途,于是让他去城里的药铺当学徒,希望借此能够改变命运。

其实在乱世中,只有学门手艺才不至于被饿死,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所以在当时很火的几个职业,除了药铺学徒,还有铁匠,竹匠这类技巧活。

但宛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里面提到,在咸亨酒店,学徒也不过是廉价的劳动力而已,在药铺亦是如此。因此谭家述在学徒生涯里,也没少遭到老板的白眼。不过,这些在旧社会大家都是习以为常的。

但在药铺学徒的岁月里,谭家述做出了一件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那就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叫罗青山的进步人士。

罗青山向他讲了很多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当然,罗青山考虑到谭家述当时学历程度不高,因此也都是深入浅出的给他讲了一些革命的理念和道理。

谭家述听完以后恍然大悟——他似乎理解了,为什么旧社会充满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公和荒唐。

这个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改变阶级,甚至是改变国家。所以他选择了参加革命,走上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道路。

这一年,是1925年,这一年的谭家述,才只有15岁。但所谓英雄出少年,谭家述怎么就不能是这个典型呢!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对北洋政权进行致命打击。而湖南是北伐军预备北伐的第一个省份。

为了响应北伐战争,当时的我党指示湖南境内的进步人士:应当在湖南全境推广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并尽量成立农民自卫武装,为之后配合北伐军铲除湖南境内的旧军阀做好准备。

谭家述当时也收到这个指令,于是谭家述返回老家开始从事农民运动,并且还组织了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其实在旧社会,农民面对地主的压迫无力反击,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旧社会的政权对地主的权益进行保护,农民的反抗在巨大的国家政权面前不值得一提;第二点,则是地主往往拥有自己的武装,这就意味着,农民即便打算拼死反抗,在地主武装的压制下,这种反抗也几乎等同毫无意义的牺牲。

而地主因为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因此,也产生了劣绅土豪这个群体。

甚至有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学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广大岁月里,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并非古代的皇帝或者近代的民国大总统、委员长,而是劣绅土豪。

毕竟天高皇帝远,最高统治者是寻常老百姓接触不到的。反倒是劣绅土豪,是最能祸害老百姓的,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会是如此。

并且,只要这些地主武装的存在,国民革命基本上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这些地主武装会保证基层政权依旧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我党提出农民运动——就是将农民从松散的个体,武装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而后拥有自己的武装。用农民武装来对抗地主武装,最终实现铲除地主、粉碎劣绅土豪,起到巩固基层政权作用。

很快,谭家述发起成立的农民武装,便给了当地劣绅土豪巨大的震慑,很多劣绅土豪听到谭家述的名字以后,都感到恐慌,我们甚至可以用闻风丧胆来形容。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我党也在这一年,发动了南昌起义。此时的谭家述已经在军队里当兵了。南昌起义的时候,谭家述更是义无反顾参加了起义军。

不过,当时的中国,整体被白色恐怖包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本打算前往广州,而国民党也在这一路上,摆下了不少封锁线。这就意味着,起义军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战斗。

而在大军行到揭阳的时候,谭家述也受伤了。为此,上级安排谭家述在一家医院里秘密疗养。但谭家述的身份在之后不久却被敌人发现,并被投入到了大牢里。谭家述当然不能就等着敌人来宰割自己。因此谭家述找到机会从监狱里逃了出来。

越狱之后该去哪里?谭家述一时也没了主意。谭家述考虑了一番,决定先回茶陵老家看看。结果这一看,谭家述赫然发现:自己家已经没了!

谭家述逃回家乡的时候,遇到一个自家的亲戚。亲戚看到谭家述以后,吃了一惊,连连表示谭家述不该回来。

原来,四一二以后,各地的地主武装在反动军队的配合下,针对革命人士进行了反攻倒算。谭家述未过门的妻子和妹妹当场被敌人枪杀。他的父母和姐姐则被关在了大牢里,一度生死未卜。

此后,敌人为了引出其谭家述,曾把他的父母放了出来,派人跟踪监视,企图找到谭家述的下落。但两位老人宁愿自己死,也决不让他们找到儿子,于是他们没有去投奔儿子,而是一直讨饭流浪。

他的姐姐则更是悲壮。

为避免弟弟意气用事来救她,她居然在狱中用剪刀剪开喉咙气管,特务们以为她死了,便将她扔到荒郊野外,但好在她剪的不是一条致命的血管,所以后来幸运的被救活了。

谭家述虽然也想过国民党会迫害自己的家属。但是如此丧心病狂,还真超乎了他的意料之中。因此谭家述怒不可遏,打算为自己的亲人报仇。

亲戚急忙阻拦谭家述:“你可别冲动。现在国民党悬赏好多钱抓你。而且你一个人能成什么气候?还是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将来有机会再说。”

谭家述想了想,只好强忍着这口气。在思考再三后,谭家述也觉得亲戚说的的确对:单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报仇的。

他想起以往劣绅土豪对自己闻风丧胆时候的情景,更坚定了自己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没有进步组织的带领,自发零散的斗争,不可能真正损害敌人的根基。所以在养好伤以后,谭家述决定去寻找组织,继续革命。

就在南昌起义准备奔向广州建立根据地的同时,秋收起义的部队则另辟蹊径,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这在布尔什维克历史上应该是绝对的创新。

因为按照列宁的观念: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应该在城市率先发生,进而夺取全国性的政权。因此当时中国的革命者,都认为苏联的这个经验觉得学习,而且不容置疑。

不过,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毛主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毛主席认为中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那就是俄国在尼古拉二世的时代,就有了可观的工人阶级队伍,而中国的工人阶级还很薄弱,因此想要建设新社会,就要奉行以农村为根据地,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

这个理论,时至今日,在第三世界很多国家,依旧被抗争者所认同。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并且,在站稳脚跟后,针对茶陵发动解放运动,还一度在茶陵建立了工农兵政权。

这让谭家述的心态激动异常:本来自己打算离开茶陵去找起义部队的,哪料到起义部队主动来攻打茶陵来了,自己幸亏没走,否则就成了舍近求远了。

于是谭家述主动要求参加工农革命军。

毛主席听说了谭家述的遭遇和家人的付出以后,专门委任他担任赤卫队的队长。同时毛主席还告诉谭家述:我支持你报仇。

不过,你这报仇,不光要为自己,还要为天下的穷苦人报仇。

谭家述的赤卫队虽然也被视为革命武装的一部分,但是武器装备方面十分尴尬。比如整个赤卫队只有五条枪,其余的都是诸如大刀这样的冷兵器。并且,这五条枪里,还有不少是土枪。

这土枪比起敌人的汉阳造可差远了。

不过,谭家述很快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谭家述通过巧妙的战术,从敌人手里,缴获了不少汉阳造——因为敌人的战斗意志和赤卫队不同。

赤卫队的内心都有国仇家恨作为支持,而敌人当兵,或者是被抓壮丁抓来的,或者是为了混口饭吃。这群兵痞,没把弹药偷摸卖给红军,其实已经算是有“职业道德”了。

因此,谭家述时常通过心理战术,给敌人恫吓,而后利用敌人的恐慌心理,缴获敌人的武器。

到了1930年的时候,谭家述已经名噪一时,以至于当时国民党在湖南办的报纸都点名谭家述是湖南省的一个“危险人物”

从1928年,谭家述刚刚参加工农革命军,到1930年,他已经成为国民党眼里的重要人物,这个阶段,谭家述只用了两年时间。

1932年,红八军成立,谭家述被委任为红八军的22师师长。

1934年左右,蒋介石总结前几次对苏区围剿失败的经验,将其归纳为没舍得花大本钱的缘故。为此,蒋介石请来了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专家,还调集了大量的飞机、汽车以及工程兵部队,疯狂的涌入苏区外围。

蒋介石的战术是这样的:通过汽车运输部队,和红军进行抢时间,同时,工程兵部队在苏区步步为营,通过到处修建堡垒的手段,压制红军的活动路线。并且,天上的侦察机和轰炸机,配合陆地上国军的行动。

而就在老蒋磨刀霍霍准备对苏区发动空前激烈围剿的时候,苏区内部的红军决策者发生了变化:德国人李德,来到了苏区,并且指挥红军作战。

苏区选择让李德当指挥者,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德以前在欧洲参加过很多次战斗,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不过,当时的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德的战术属于欧洲模式的战术,而中国红军的战术和李德不具备可比性。

比如俄国革命,苏联红军的武器以及士兵的单兵素质、步炮配合水平,就和中国的情况没法类比。李德使用欧洲的经验来指挥中国的革命战争,结局就是惨败。

因此,1934年8月,红军总部不得不做出决定:那就是进行长征。

此时苏区被敌人四面包围。因此红军主力想要离开苏区,需要先头部队冲开封锁线,打开一条道路,同时也需要后卫部队来抵御敌人的追兵。

而掩护红军撤退的人物,就落到了谭家述部队的头上。这个任务很凶险。组织上指派谭家述担任这个人物,其实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谭家述也是抱着哪怕全军覆没,也要保护大部队撤离的心态。

不过有一次,谭家述还是差不点心态崩了:在一次掩护任务中,谭家述眺望远处,发现这次敌人的追兵漫山遍野,自己部队打光不要紧,但是,如果不能给主力争取时间,这追兵肯定会追上主力。

谭家述一度焦急万分。

这时候,谭家述突然看到了路边的竹子,于是,立马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谭家述命令部队削竹林的竹子做竹签,而后涂抹上桐油,埋在地里。

片刻过后,敌人浩浩荡荡追杀来了,结果其排头兵很快被竹子扎透了脚背,疼的满地打滚、浑身是血。后续的敌人没等弄清楚原因,就听见枪炮声不断——原来,谭家述命人在铁桶里放鞭炮,这声音和枪炮声类似。

敌人知道是红军有埋伏,于是仓皇逃离,甚至还丢下了大量的军需物品,可以说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1938年,延安方面经过一番斟酌,决定筛选一些高级干部去苏联学习。谭家述也因此被选中了。

对于谭家述来说,这个遭遇,和少年时药铺学习,结识进步力量,都是对自己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

谭家述到了苏联后,被安排到世界著名的伏龙芝军校学习——时至今日,这所军校依旧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军校,和美国西点军校齐名。

虽然谭家述在中国的红军、八路军里,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不过,在伏龙芝,他发现自己居然什么都不懂:因为他学习的专业,是多兵种合成作战——包括步炮协同,以及装甲兵结合空军作战这些内容。

要知道,当时的八路军,只有少数的炮兵部队,装甲兵和空军连萌芽都没有,谭家述当然对这些毫无经验可言。

不过,谭家述深深知道,学习这些,将来肯定有用得着的时候,因为他知道我们人民的军队在将来肯定也会有自己的装甲兵部队和空军。

在解放战争期间,最高层没有安排谭家述参加军队的一线工作。不过,这并不是组织看不起谭家述,反而是因为太重视他了。

因为随着时代发展,我军需要建设多兵种部队,而多兵种部队需要一些教官来针对军官和士官进行教学。

——比如说炮兵需要学会计算三角函数,否则命中率就很差;装甲兵则需要懂得战车性能方面的知识;指挥官,则需要懂得如何合理分配步兵、炮兵的战斗资源,保证效力最大化。

当时我军里面懂得这些的,也只有谭家述这些有个苏联留学背景的人。因此,谭家述被委任到军校当了副校长,为我军培养后备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年,美蒋方面利用其空中优势,不断派遣空军骚扰我国的领空。并且,由于我军当时防控力量薄弱,这个被动局面,也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

最终,最高层决定成立防空部队,谭家述则被委任为防空部队的副司令员。

1955年,谭家述被授予中将军衔。当时,毛主席想起了1928年的往事,于是问谭家述:你的大仇报了没有哇?谭家述表示:报了,全天下穷苦人的仇,都报了!

1987年,谭家述去世,享年78岁。

早在16年前,他曾突患脑溢血,导致瘫痪,不仅不能走路,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看到新中国的功臣,如今成了这个样子,与其关系颇近的周恩来总理也不免心酸,于是将他带进了空军总医院,投入最好的医疗设施为其治疗。

不过谭家述还是那个谭家述。

虽然年龄大了,身体不听使唤了,但他曾经的斗志还在,坚定的个人意志力让他始终没有对病魔屈服,他硬撑着坚持练走路、学说话。

对于一直挂念自己身体的周恩来,谭家述也非常感激。为了感谢周总理的,他吃力地用左手练字,只是为了写出“周总理我想念你”这几个字,然后给他送去。1986年2月,也就是他去世前的一年前,他又艰难地写下了“共产党万岁”五个字。

偏瘫又如何?谭家述对国家的忠贞,对党的热爱已经超出了一切。他一生为了党,为了人民,在晚年,即便是病魔缠身,也仍旧牢记着曾经自己的使命。

这或许便是老一辈人的执着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正是有着众多像谭家述这样的人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的现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谨以此文,献给一生为党为国的谭家述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