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扶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法门镇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入点,创新“123”模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将蕴含其中的廉洁元素与村居环境有机融合,以“三资”管理为突破口,打造马家村清廉村居示范样板。

建好“一条街”。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打造廉洁文化一条街,通过墙画警示语、名人典故,大力宣传爱党爱国、遵法守法、反腐倡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既能休憩赏景,又能感受廉洁文化气息,以廉洁文化正心、正言、正行、正风。同时,以“一条街”为阵地,不断健全完善政德教育、源头预防、日常监督机制,广泛开展“现身说法”“老书记讲党课”“以案促改”等,组织廉洁文化系列主题活动7次,并结合疫情防控、“星级文明户”评选、“三下乡”活动等,拓宽宣传渠道,提高覆盖面,真正让廉洁文化进组织、进村组、进农户,入脑入心、蔚然成风,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为清廉村居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打好“两张牌”。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培育廉洁文化品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文化支撑。依托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祠、春秋乐圣师旷墓址两大名片,在紧靠关环线村入口处建设廉洁文化主题广场,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廉洁故事。在广场正中央,是高大的马援雕塑,似是诉说马援的赫赫战功,又似缅怀马援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其“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壮语不绝于耳,“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等典故为后世传唱,《马援——誓将马革裹尸》被收录《陕西精神:爱国守信的陕西人》。广场东侧,绿荫点缀,亭台错落,文化墙上师旷抚琴,师旷被古人称为“乐圣”,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以乐谏君,介导君主爱惜民力,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这对于今天仍有重要借鉴和教育意义。

管好“三资账”。作为全县“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唯一试点村,扎实落实“125”提级监督模式,不断巩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效。由镇纪委书记包抓所有村民小组,3个镇纪委委员分别任小组“三资”监督员,每逢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必列席听证,抓实抓牢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及工程建设、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监督,及时风险预警。强化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平台宣传运用,落实重大财务收支时间及事由公示,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的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