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冲上热搜的达州:感染峰值或已过去,如何扛过仓促十日?
记者 | 赵孟
2022年12月9日,一张十多人“聚集输液”的照片将四川省达州市推上网络热搜。仅仅12天后,达州市卫健委一位人士就表示,“(疫情高峰)差不多已经过去了。”
网传四川达州诊所患者聚集输液
由于不再统计和通报感染人数,达州市卫健委并不掌握具体感染数据,而据多位医护人员亲身感受,此轮疫情就诊人数从爆发到高峰开始下降,大概经历了十天左右。官方判断,峰值过去后,达州市正在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一个默默无闻的西部三线城市,从疫情爆发到高峰,再从峰值回落,十余天里经历了什么?界面新闻采访了十多位一线医生、防疫指挥部工作人员和达州市民,以期复盘达州应对此轮疫情期间的得与失:
加大药品供应,减少市民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是缓解基层医疗资源挤兑的两项重要工作。而在防重症方面,基层医疗系统面临的一些政策制约亟待优化。
为什么是达州?
“新十条”出台后,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对疫情感染峰值的预测模型,但没有一个模型预测了达州的感染会如此快速地到来。
达州市常住人口为589.5万,在四川各市州排名第三。根据“七普”数据,达州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36%,65岁以上占比17.96%,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从地理位置上看,达州地处川东北,距离成都470多公里,并没有在交通动脉西城(西宁与成都)高速铁路上。与省会城市成都互动并不算密集的达州,为何抢先迎来感染高峰?
资料图
诸多迹象显示,在“新十条”出台之前,达州的疫情或已开始传播。
公开信息显示,11月下旬开始,达州市陆续对辖区内近30个街道和社区进行了临时封控,并在封控区开展核酸检测。达州前媒体人胡波向界面新闻介绍,在他的印象中,这次封控涉及人口应该是疫情发生以来达州市最多的一次。此外,市民去一些公共场所和政府机构办事,也被要求提供72小时核酸证明。那段时间,“到处都是排队做核酸的人”。
多位达州市民介绍,从11月下旬开始,他们采集核酸样本后,迟迟没有出结果。“开始是混采没结果,后来就单采,但也不出结果”,胡波说,由于出去办事需要核酸证明,许多人只能一次多找几个地方采样。
“只有天天去排队继续采样。”胡波认为,核酸结果未出加大了聚集的风险。而封控后一些学校将孩子放回家,又可能拉长了传播链条。
界面新闻注意到,“达州发布”微信公众号11月推送的多篇有关疫情的文章后面,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自己被采样后核酸报告未出,有些此类留言还被频繁地点赞置顶。此外,也有市民留言称,看到许多学生排队数小时做核酸,聚集风险很大,建议学校设置专门的采集点。
对于检测结果迟迟未出的原因,达州官方并未通报。界面新闻致电达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解释,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核酸采集样本太大,另一方面可能是核酸样本“存在异常”。为何存在异常就不显示结果?对方不置可否。
根据四川省卫健委通报数据,从11月15日到当月底,达州市每日新增感染者多为个位数,最多一天也只有25例,且全部为无症状感染者。
胡波介绍,由于当时去大医院就诊需要核酸阴性证明,而核酸结果又迟迟未出,一些症状较轻的人只能选择到社区医院、诊所就诊,或者居家等待康复。
高峰如何扛过?
11月28日,达州市宣布此前封控的绝大部分区域解封,同时减少了核酸检测的覆盖面。11月30日,达州通报新增10例无症状感染者。但当日达州市应对新冠疫情紧急指挥部发布《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称“疫情尚未远去,战斗仍在继续。当前,我市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传播速度快,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
12月7日,国家发布“新十条”,防疫工作进入新阶段。界面新闻采访的多家达州市级医院、基层卫生院和诊所均表示,“新十条”发布后第二天,当地就迎来就诊高潮。
发热门诊首当其中。平时,二级以下医院的发热门诊在医院属于"冷门科室",大部分只配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有需要时就临时从别的科室抽调人员。而此时,发热门诊迎来了数倍于平时的就诊量。
资料图
达川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平时只有两名医生,一名医生接诊成人,一名医生接诊儿童。此轮疫情感染爆发后,医院不得不从其他科室调配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但医生人数增加一倍的同时,就诊人数却翻了3倍。平时该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诊100人左右,但此次高峰期每天接诊人数达300多人。
胡波告诉界面新闻,大约12月10日前后,他们“一家四口都阳了”,但他事先对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家里也有一些药物,并不觉得紧张。不过他觉得大人的反应比较强烈,而他10岁的大孩和5岁的二孩症状均很轻微,“老大一点症状都没有,老二也只是低烧,很快就退了。”
达州市官方也开展了紧急应对。12月10日,“达州发布”公众号发布一则名为《发热门诊24小时提供服务!达州深夜发布最新就医提醒》的消息,但该消息未公布发热门诊的具体信息。有网友在文末评论询问,公众号编辑回复,“稍(后)小布会推送相关消息”。当日下午,达州市公布第一批发热门诊信息,包括地址和联系电话。12月14日,官方又公布了第二批发热门诊信息。
达州南方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均是从别的科室抽调而来。该院妇科医生徐红告诉界面新闻,高峰期该院抽调了三位医生,分三个班次24小时不休息接诊,工作强度很大。由于该院医生本来紧缺,抽调到发热门诊后,导致别的科室医生更加紧缺。
而比人手紧缺更棘手的,是医生感染和药物短缺。徐红称,她在高峰期到来没多久也出现发烧、头疼等症状,无法坚持,只能请假休息,当时疾控中心也要求医生出现症状后需居家治疗。但科室运转出现困难,她只能在休息两天后带病上岗。当地疾控中心和卫健委获知情况后,也默许了这一行为。徐红称,没过几天,妇科几乎“全军覆没”,带病上岗已成常态。
高峰期那几天,排队买药成了达州街面上的主要聚集点。“要么在家发烧,要么买好药在家等发烧。”胡波称,很多机构仅仅留守一两个值班人员,大街上能看到人的地方通常是药店,往往排队几十米。"但像布洛芬之类的药物很快被抢购一空。"
相比医院,基层卫生院和诊所的的情况更为特别。12月9日前后,一张10多人聚集在诊所一边输液,一边玩手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公众对达州疫情的高度关注。由于可能引发聚集传染,达州市卫生部门很快发出通知,禁止诊所为患者打针和输液,但这引发了新的问题。
“一些病人烧到40℃,来到诊所却不给输液,态度都很激动。”通川区一家诊所的医生刘晓旺告诉界面新闻,纵然如此,诊所储备的药物很快耗尽,12月9日那天,仅通川区就有30多家诊所因缺乏药物而停诊,这迫使卫生部门不得不取消了上述“禁令”。
12月11日,达州市疾控中心回应称,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试剂盒等药物短期内全国需求大增、供不应求,缺货现象严重,但其他对新冠病毒治疗功效的药品市场供货充足。现全市各药业公司、连锁企业正在想方设法到药品生产厂家进行采购,各单位都制定了保供应急预案,充分调集上下游供应链,对销售数据实时监控,采取各种办法尽力满足群众需要。
12月12日,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调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和药品保供稳价工作,强调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邵革军先后来到通川区莲湖广场便民诊所、达川区杨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走访调研诊所运行。
即便如此,突然到来的发病高峰还是让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应对。界面新闻采访发现,达州多家二级和二级以上医护人员表示,目前医院药物尚有保障,但基层卫生院和诊所的处境则比较艰难。
“缺药,缺人,但最缺的还是药。”通川区下辖一家卫生院医生唐浩记得,该院从12月14日开始,就耗尽了退烧类药物,紧急联系药厂采购后,但截至12月19日,仍未到货。
经验与启示
庆幸的是,感染高峰很快度过,当地就诊人数很快出现下降。十多名医生和达州市卫健部门人士均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疫情已经“基本上过去了”,达州正恢复到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12月19日,达川区防疫指挥部一位工作人称,“我们已经‘阳’过了,现在开始上班了。本身就是个感冒,也没啥问题。”他读小学的儿子也被感染,但两天后就没有了症状。
上周四(12月15日),胡波的孩子已经回到学校上课,“班里孩子都阳过了。”他自己仅有一些轻微的鼻塞,其余症状也已经消失,已经恢复上班。
达州市下辖大竹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位医生告诉界面新闻,最近她明显感觉就诊人数已大幅下降,但峰值是否过去不太确定,不过他觉察到人们对病毒的恐惧感正在消失,这也有效减轻医疗系统的负荷。
该医生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检测出抗原阳性,但并没有来看医生,而是选择居家治疗。另一位在达州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的达州市民,近期所在部门300多人中几乎均“阳过了”,“他们开玩笑说复工了准备开庆祝会。”
一线医护人员反映,此轮感染高峰之所以很快过去,一方面是由奥密克戎病毒本身的传播特性决定,“传播速度越快,高峰过去的就越快”;另一方,市民经历此轮感染后,对疾病的了解更加全面,“有些人知道不会有事,自主选择居家治疗,不来医院了。”
刘晓旺的印象中,从12月16日开始,诊所就诊人数开始下降。高峰期他曾一天接诊200多人,相当于平时是4-5倍,但后来一天只接诊100多人,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未来,随着春节人口流动,农村可能迎来新一波感染高峰。刘晓旺对此很忧虑。他所在的乡有近3万人,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在家中留守。该乡有两家卫生院,人手本来就紧张,而且采购的药物至今未到货,如果疫情再袭,压力极大。
近期,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各地开始招聘近五年来退休医务人员重新返岗,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在刘晓旺看来,这可能解决部分人手问题,但仍存在一些政策掣肘需要打通。
比如,有一些药物明确了使用权限,因医院级别和医生级别不同,他们的处方权也不同,这导致基层卫生院和诊所在救治病人时面临束缚,"而这些药物对于救治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防重症至关重要。"
刘晓旺表示,“很多病我们看得到,但不能用药”。他举例说,一种名为“血栓通”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心脑供血,按照当地卫生系统规定是不允许卫生院医生使用的,如果使用将面临严厉处罚,但农村地区不少老年人都患有此类疾病,一旦感染可能引发基础病加剧,这种矛盾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
对于卫生院返聘回来的退休医生,类似困境更为凸显。刘晓旺告诉界面询问,该院已经将一位经验丰富的退休医生返聘回来,这位医生虽拥有几十年临床经验,但学历较低,导致职称一直没评上。而按照他目前的职称,能使用的药物非常有限。从卫生院退休的医生,普遍面临职称低无法开药这一困境。
“缺医生我们还可以辛苦点,但没有药物,有药物不能用无法解决。”他说。
(文中人物为化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