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4月,在北京中南海的会客厅里有这样动人的一幕,一位抗美援朝烈士的父亲紧紧地握着另一位抗美援朝烈士母亲的手动情的说道:“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的光荣”。

这位抗美援朝烈士的母亲就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她此行来到北京是为了参加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而紧紧握住她的手的则是伟人毛泽东,他牺牲的儿子就是烈士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创始人,为社会主义奉献了一生,但作为父亲他同样拥有丰富的情感,真挚的感情,他曾这样说道:“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可当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传回国内后,此时已经57岁的毛泽东精神忽然变得恍惚,据当时的毛泽东警卫李家骥回忆道:“毛主席当时觉得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回过头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翻找,李银桥说主席你那火柴盒就在前面,过去拿过来递给他,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的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毛泽东一生共有10个子女,而到解放时真正留在他身边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女)李讷(女),其余的6个孩子则要么早早送人,无法找回、要么夭折、要么丢失,而留下的4个孩子当中只有毛岸英陪伴在他身边的时间最长,也深得毛泽东的欢喜,可即便如此,当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毛泽东仍旧将毛岸英送上了朝鲜战场。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年仅28岁的毛岸英竟永远地留在了朝鲜。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毛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毛泽东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不仅轰动了整个中国,更是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没有人相信中国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毛泽东竟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一场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战场上。虽然最终我们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而毛岸英却同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如梭,如今72年过去了,关于毛岸英当初上战场的具体详情和彭德怀发回国内的那封绝密电报终于公之于众,让我们得以了解到毛岸英牺牲的更多细节。

颠沛流离的童年

颠沛流离的童年

1922年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清水塘,是杨开慧和毛泽东的长子,虽说毛泽东初为人父,但彼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一年多,毛泽东无暇他顾,他将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上,日夜奔走于革命事业,为早期的革命事业抛洒热血与青春。

在毛岸英的印象里,他很少见到父亲,即便见到了,也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总感觉父亲在忙着大事,但由于年龄太小,他又搞不清楚父亲在忙什么。然而随着蒋介石在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杀戮共产党人,年仅5岁的毛岸英被迫与母亲、弟弟开启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杨开慧不幸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8岁的毛岸英和弟弟被一起逮捕入狱,在监狱中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誓死不屈,最终悲壮就义,毛岸英则亲眼目睹了母亲的牺牲,这一幕深深的刻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一夜间,毛岸英仿佛长大了许多,他在内心发誓要追随母亲的步伐参加革命,打倒反动军阀为母亲报仇。

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龙、毛岸青被外祖母保释出狱,并于一年后被党组织安排送到了上海,此时他们的叔叔毛泽民正在上海做地下情报工作。

毛岸英三兄弟来到上海后,便被毛泽民安排到了我党同志自己开办的大同幼稚园,三兄弟也得以安定下来,但让三兄弟想不到的是,他们安定的生活还没有持续多久,就因顾顺章的叛变,再次流落街头。

1931年4月,时任周恩来副手,中央特科行动科科长、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在一次护送任务当中,因其一时的贪图享乐,在执行任务期间,竟私自跑到歌舞厅花天酒地,还当众表演了一个小节目,结果被台下的叛徒王竹樵撞见,随即被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顺章被逮捕后,很快就经受不住国民党特务的糖衣炮弹背叛了我党,并供出了我党的所有机密,不过幸运的是,在国民党特务动手前,提前打入中统内部并担任机要秘书的钱壮飞及时截获了这份绝密情报,并第一时间将情报送了出来,这才保住了上海党中央及江苏省委,使得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得以幸免于难。

虽说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得以及时传出,但因为时间仓促,我上海地下党组织仍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同幼稚园也被迫紧急解散,而毛岸英兄弟三人则流浪街头。

当红色牧师董健吾在得知三兄弟流浪街头后,便经过多方寻找将毛岸英和毛岸青领回家中,而毛岸龙却不知所踪。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后,党组织给的资助资金便被迫中断,而董健吾的原配妻子对两兄弟的态度也随之开始发生转变,最终将兄弟二人赶出家门。

董健吾在得知消息后,便主动找回了兄弟二人,还因此与原配离了婚。

1936年董健吾通过党组织,联系上了东北将领李杜将兄弟二人先送往欧洲,随后前往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

成长

1939年,毛岸英因其表现优异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尽管中苏两党有过不让中国孩子参战的约定,但毛岸英仍旧坚持参加战争,并主动找到了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最终得到了批准,只是他要先去军校学习一段时间。

1943年,毛岸英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并被授予苏联红军中尉军衔,还加入了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毕业后不久,他又加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在校期间他还参加了苏联红军进军白俄罗斯、波兰、捷克的战斗,成为了坦克连的党代表。

1946年1月,苏共派往一批医生前往延安时,毛岸英才得以借此机会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临行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特意接见了他,还赠送给他一支手枪,这支枪毛岸英特别珍惜,直到他在朝鲜战场牺牲,这支枪他都一支随身带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在得知毛岸英要回国后,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整个人也精神了,还特意抱病前往机场接机。然而父子刚刚团聚才两天,毛泽东便要求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友家里学种地,上“劳动大学”

毛岸英对毛泽东的要求不仅不排斥,而且还干得热火朝天,他在基层搞土改、做宣传、当秘书,从无怨言,可即便他不怕累不怕苦,但毛岸英也有自己的心愿,那就是参军报国。只是他的这一心愿遭到了中央军委的一致反对。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在党组织的撮合下与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于1949年10月15日结婚成家,毛泽东亲自在中南海为他们主持婚礼,周恩来和邓颖超、朱德和康克清、刘少奇和王光美、李富春和蔡畅、谢觉哉和王定国等国家重要领导人夫妇成了婚礼上的贵宾。

毛泽东送了一件大衣给这对新婚夫妇,并语重心长地说道:日间岸英穿着御寒,晚上盖在身上,两人都暖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后门的第一个志愿兵

走后门的第一个志愿兵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此时毛岸英正在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负责工厂的思想建设工作,10月8日为了支援朝鲜赶走美帝国主义、保家卫国,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了出兵朝鲜的决策,并发动全国民众支援抗美援朝。

毛岸英同样接收到了党委发动群众的命令,而他除了发动群众外,自己也暗自下决心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他是机器厂的书记,想要参加抗美援朝就需要一层层审批,然而这个过程却相当漫长,而且到最后还不一定能通过。于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奔赴朝鲜战场,他决定“走后门”,直接让自己的父亲将自己调到军中任职。

就这样毛岸英向毛泽东表明了想法,让毛岸英意外的是,毛泽东听完后,竟显得很开心,并表示愿意为他走这样的后门,因为有这样敢于担当、不畏生死的儿子让他感到自豪。

毛岸英成为了彭德怀元帅手底下的第一个志愿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家前,出于保密的原则,也为了不让妻子刘思齐担心,毛岸英并没有将参军赴朝的事情告诉妻子,他只谎称自己要出差,说那个地方交通不方便,你要收不到信不要着急,然而刘思齐怎样也想不到,这会是他与丈夫的永别,而此时二人才结婚一年。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里紧张工作着,然而此时司令部上空却突然传来了美军战机的轰鸣声,有四架敌军战机正在大榆洞上空盘旋,这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可敌机却并未投弹,盘旋了几圈后便离开了。

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四架敌机却突然掉头再次向大榆洞袭来,一百多枚凝固汽油弹铺天盖地被投下来,而只有50多平米的作战室瞬间化作了火海,刚刚返回作战室的四名同志又立马向外逃命,可为了抢救机密文件的毛岸英和高瑞秋却没能跑出来,最终葬身在熊熊大火当中。

毛岸英牺牲后当天,彭德怀专门向中央军委发了一封电报,详细地讲述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封短短一百多字的电报,彭德怀却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可以想象彭德怀当时的心情有多沉重。电报发到中央军委后,军委立即下令将这则电报的内容设为绝密,并召开会议,研究由谁向伟人汇报,最终这个难题还是被抛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不愿在毛泽东指挥第二次战役的紧张时刻去分他的心,便把电报暂时搁下了,直到一个多月后,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取得了第三次战役胜利时,周恩来才将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告诉了毛泽东。

1951年3月,毛泽东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从1954年开始,中国政府拨出专款在朝鲜境内相继建起8处烈士陵园,这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位于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而毛岸英之墓便在这里,其正面镶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背面则镶刻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