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1500万潮汕籍侨胞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时,对汕头提出“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

我认为汕头的华侨文化,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文化。一封封侨批,就是一段段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华侨们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坚持发扬潮汕人刻苦耐劳、辛勤致富的精神,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为屹立异国他乡不懈奋斗;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海外潮汕人凭借自己不甘落后,敢闯敢试,敢走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他们创办公司、企业,或开设中餐馆、服装厂,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充分显示了潮汕人的智慧和力量。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侨而兴。在汕头城市发展历程中,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华侨虽然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祖国。他们拿挣得的血汗钱多数寄回给亲人,用于补贴家用或祖国的事业建设。在汕头经济特区还未正式成立时,汕头籍华侨谢国民在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的热情相邀下,就建立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汕头地毯厂。改革开放后,林百欣在汕头市捐资3亿多元兴建了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林百欣科技中专、林百欣中学和潮阳林百欣中学、林余宝珠学校等一大批社会公益项目。香港知名侨领刘思仁响应改革开放号召,第一批回乡投资。除了捐助汕头市潮汕体育馆、汕头一中、澄海小学、潮阳金溪小学及中学的建设外,还捐款资助潮阳中医院、峡山医院、和平医院的建设,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有突出贡献。在支持潮汕地区的文教事业上,旅外乡亲还捐款资助设立“潮汕星河奖”,奖励在品德、学业、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潮汕优秀青少年。

华侨是具有国家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家国情感的定义有所不同,早期体现出的是一种集中的责任担当意识,现在则植根在对中国情感的文化渗透和民族归属感传承意识中。时代沧桑,侨胞拳拳爱国爱乡之心未曾改变。汕头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侨的优势切实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奋力书写新时代“侨”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