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山东济南的军区大院门前,一名正在站岗的年轻哨兵,大老远就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皮肤黝黑、双眼灰白,一看就是个乞丐的老人,向这边走来,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身体前倾,准备挥手拦下。

然而,那老人看到哨兵的举动后,不仅不走,反而眼睛一亮,狠狠抓住哨兵的手,说道:“小同志,你们司令员杨得志在不在啊?我要找他!”

停顿了一会儿,老人似乎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忙换上了祈求的语气,又说道:“我是他的老部下侯礼祥……我就是来看看他。”

哨兵听了后半句话,将信将疑地审问了一下这个老人,竟得知这位老人曾经还是一位红军团长!略微纠结了一会儿,他还是将此事汇报了上去,并让老人去招待所等消息。

这位老人真的如他所说是红军团长吗?那么,一位红军团长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图丨军区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的捉弄

这位名叫侯礼祥的老人,确实是一位红军团长,他沦落到这般地步,也挺无奈的,只能说,是命运的捉弄。

1939年,候礼祥在作战过程中,受到重伤,加之前些年的腿伤后遗症,一不小心落下了残疾。

不想看到别人怜悯的眼光,也不想拖累部队的候礼祥,向组织提出了转业的请求。

最终,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把他调回来湖北江陵老家,在当时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领导叶剑英的安排下,他被纳入了湖北的地下党组织,并回到了老家。

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后,回到家乡的候礼祥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于是他很快就与一个叫杨绪儿的女人结了婚,安安分分的过着小日子。

图丨老家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1940年,候礼祥收到了组织的调遣信息。

组织上要求候礼祥打入敌人内部,以“候文彬”的假身份,担任国民党伪联保主任,为我党提供机密情报,候礼祥二话不说,安顿好家里,就走马上任。

此后,候礼祥一直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他的内心也颇受煎熬,一边是百姓的厌恶和鄙视,一边是组织的信任和需要。

他心里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世上还有人知道自己只是伪装者,并不是叛徒,他也衷心盼望着黎明的到来。

然而,候礼祥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会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份!

图丨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候礼祥再也不用伪装日伪分子了,于是他回到了家乡。

期间,候礼祥想过联系组织,恢复自己身份,可是由于当时的地下组织遭人背叛,被敌人捣毁,与自己接线的同志也不知所踪。

而自己当时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躲过追查,也没有立即与组织取得联系,于是,没人知道,敌方内部还有人在潜伏。

索性候礼祥也不是那么在乎,毕竟,那些暗地里的工作也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相反,候礼祥喜欢自己现在平静的生活。

此时,正值国家土地改革,候礼祥以普通农民的身份加入了公社,然而,他发现自己经过多年的战场生活,早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种田技能。

图丨喂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公社的安排下,他做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活儿——喂牛。喂牛就喂牛吧,候礼祥也挺开心的。

只不过有时候,他会觉得如今安稳平凡的生活恍如隔世。有时听到人们谈起前些年的战争,他不免也插插话,一不小心就透露了自己曾经的红军经历。

不过,周围人都没有相信他,都觉得候礼祥在吹牛,甚至有人还揭发他,说他以前才不是红军,是日伪保长,是叛徒。

往往听到这话,候礼祥是既委屈又憋屈,他想解释,又没有真凭实据,但又不想被冤枉。毕竟为国家征战了半生,总不能最后留下被后人唾弃的名声吧?

候礼祥第一次有了想要证明自己身份的想法。

图丨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难的自证

而证明身份的想法,在1950的镇反运动后,成为了候礼祥的执念。

当时,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我党赢得了胜利,然而,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贼心不死,在大陆安插了许多内应。

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查和镇压运动开始了。侯礼祥成为了被清查的重点对象。

刚被抓起来时,候礼祥觉得自己是没问题的,毕竟,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没做坏事儿,害怕什么呢?

他相信只要自己把经历交代清楚,表明自己的身份,就会被放出来。然而,他没想到,连自己也交代不明白了。

原来,候礼祥做日伪的资料,在当年地下党被破坏时也丢失了,而他的中间人、上级领导失踪的失踪,没失踪的一时半会儿也联系不到。

图丨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罢了,最无奈的就是,自己曾经放过共军团长的经历也被质疑,因为自己丢失了最重要的军官证件。

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当年候礼祥家中被盗,小偷偷走了他的行李箱,而行李箱里面装的正是他的残疾军人证以及退伍证明。

但当时候礼祥没有第一时间去补办证明,第一是自己已经伪装成日伪,没能做有风险的举动。

第二则是,当时县委和地下组织都知道自己身份,自己不愁没人证明,但谁知道竟成为了今日自己身份最大的“漏洞”。

审查人员看不到切实的证据,手边还有别人对他日伪的指认,他的坦诚相告在别人眼里,是撒谎成性,胆大包天。

图丨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就这样扣在了候礼祥的头上,他的日子开始艰难了起来,不仅仅是无处申冤的苦闷,还是身边人时时刻刻的打压,让他苦不堪言。

正是因为如此,他迫切地希望能够自证清白。可惜困于当时信息交通不发达,以及一些复杂的原因,他的好几次申诉都被无情驳回。

1962年,侯礼祥在报纸上,看到了杨得志和杨勇被评为开国上将的新闻后,他兴奋不已,因为自己就是红一军的老兵,而这两位就是自己曾经的上司。

兴奋过后,他立马写了一封恳切的求助信,向中央军委发出求救。信中,他请求军委帮他联系到他的老上级,证实自己的身份,洗刷自己的冤屈。

这两位将军也十分义气,立马就写好了证明,给老战友送去。然而,这两封信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图丨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候礼祥把这两封信交给当地县委后,却被否定了真实性,因为候礼祥此前有“撒谎”的前科,当地认为他的这两封信也是伪造的,不可取信。

甚至,还应该对他的行为进行惩罚。于是,候礼祥因为“伪造中央首长信件”,而被关押了起来。于是候礼祥的希望又一次化为了泡沫。

1971年,59岁的侯礼祥正从报纸上,看到了杨得志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新闻,他认为自己这次可以亲自去找老领导,让杨得志亲自处理这件事情,才能够“铁证如山”的证明自己。

可是,他掏了掏自己浅浅的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几个钱,何况从家乡去济南需要的路费不便宜,而自己还在改造中,上面不会放自己出去的……

顾虑的事情太多了,但候礼祥越想越觉得自己好憋屈,越想越觉得此次定能洗刷冤屈,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改造林场逃出去,想尽一切办法去济南找杨司令员!

图丨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凭借着曾经长征的经验和毅力,候礼祥从家乡辗转到了武汉,济南,一路上乘船、扒火车,风餐露宿,饥不裹腹,终于到达了济南军区大院。

此时的他已经变成了邋里邋遢的乞丐,若不是有一股信念存在,他早就在大门口昏过去了。

与门口的哨兵攀谈几句后,哨兵说杨司令外出了,让他等消息,候礼祥只能带着遗憾和期盼回招待所稍事休息。

没多久,老上司杨得志终于得到了这个消息,一听说是自己以前的老下属,二话不说就让人把他给找来。

此时,杨得志还不知道老朋友并没有平反,反而被改造了,对候礼祥的到来可以说是高兴不已:“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哎呀!今天一定要让他留下来吃饭。”

说起来,杨得志与候礼祥已经有近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但两人一见面就认出了对方。

图丨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看到老战友布满皱纹的脸庞,就知道他过得不好。

当他得知了候礼祥竟然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后,非常生气,立马写了一封介绍信,递给了候礼祥,让他去找武汉区的负责人曾思玉。

在杨得志的挽留下,候礼祥吃了一个丰盛的晚餐,然后就带着这封信和200块钱,赶回了武汉。

当候礼祥又带着期望去往武汉时,他的信件却并没有到曾思玉的手上,工作人员说曾思玉不在。

而当候礼祥把信件拿出来后,工作人员却以他“伪造信件”的前科,拒绝了相信他的证据,自证再次失败。

谁也没想到,候礼祥竟再一次希望落空,而他的自证之路直到杨得志就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时,才终于宣告落幕。

图丨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杨得志亲自跑到候礼祥的家乡江陵,为老部下证明身份,候礼祥初步获得认可,但他是否是伪装成日伪一事还需进一步核实。

1974年,当时任江陵县委书记的老领导,终于寄来了证明候礼祥身份的信件,至此,他的身份被证明是清白无误。

1975年,一切尘埃落定,江陵县对侯礼祥的政治审查结束,决定恢复其老红军待遇。此时候礼祥已经61岁。

脱离红军的身份说起来也有20来年了,这么多年的争取和等待,其中的艰辛只有候礼祥自己才知道。

恢复了身份后,当地县委也做了诚恳的道歉,并大力补偿候礼祥,恢复了他的老兵、残疾军人待遇,让他起码安享了晚年。

1991年,候礼祥在家中去世,享年80岁。

图丨老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真是红军

认证了侯礼祥的身份后,就不得不谈谈候礼祥的从军经历了。

1912年,候礼祥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侯垱村,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家中虽然清贫,但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他们拼尽家财,才让候礼祥上了几年私塾,候礼祥也算是多认了几个字。

15岁时,候礼祥成为了孤儿,家中已无牵挂,怎么生存下去成为了他最迫在眉睫的难题。

为了挣一口饭吃,他离开了江陵县,去往有更多工作机会的荆州,开始四处找工作。

不过,工作并不太好找,他不得不到处晃悠,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引得路边的流浪汉都多看了他一眼。

说来也好笑,那流浪汉自己也邋里邋遢,却还是把候礼祥叫到了跟前,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

图丨乞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候礼祥初到荆州,举目无亲,这是第一次有人和他这么亲切地搭话,虽然对面是个流浪汉,但他也老实回答了这人:“叫我礼祥吧。”

这流浪汉看了看他,竟从怀里掏出了几分钱,递给了候礼祥,让他去买吃的。候礼祥大惊,连忙推辞然而流浪汉爽朗一笑,说:“看小兄弟颇有眼缘,你收下吧,赶紧去买点吃的!”

最终,忍不住饥饿的候礼祥还是接下了钱,也没敢过分,填饱了肚子后,就主动和流浪汉说话。

流浪汉看起来不太像流浪汉,他问候礼祥想不想吃饱饭,想的话就和他一起去武汉找工作。

因为一饭之恩,候礼祥原本就对流浪汉心存感激,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跟着一个不知底细的大人,去往了从未踏足过的武汉,从此人生踏上了全新的路程。

图丨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武汉后,流浪汉把他带到了一家招待所,而候礼祥后知后觉,在与招待所的同志相处了许久后,才认清了自己的情况,自己是在共产党的办公处啊!

而且,由于流浪汉来去匆忙,给自己登记时,把名字写成了“李祥”(流浪汉误以为他说了全名),大家都叫自己李祥,之后都没改。

这也是后来自证身份时的一个难点,武汉那边登记册没有他的真实姓名(不过在当时,这种名字登记错的失误并不算罕见)

整件事说出来让人啼笑皆非,然而候礼祥却很感激流浪汉和工作人员的收留,从此心中留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在办事处的同事们影响下,他产生了报效祖国的想法。

1929年,侯礼祥正式进入红三军的5师14团2营5连之中,当了一个小红军。同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的征战生涯。

图丨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岁时,他跟随大部队开始了长征,期间,因为表现良好,他从红三军升任为红一军一师一团某连连长。

红一军一师一直都是先锋部队,总是冲在最前面,因此,他所在的部队里的兄弟们,也是公认最勇猛,也是牺牲最多的。

靠着这份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精神,候礼祥闯出了诺大的名声,先后得到了包括杨得志在内的多位上司的信任。

候礼祥在战场上也确实不负所望,总是冲在最前面。

有一次,他所在的队伍奉命与敌军对垒,在炮弹的冲击下,他躲无可躲,被一颗子弹迎面击中。

幸亏他本能的一偏头,子弹从他脖子旁边划过,割下了脖子上的一块肉,瞬间鲜血喷洒出来,旁边的战友急呼出声时,他才发现。

图丨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还算及时的治疗,他捡回了一条命。

1936年,经过长途跋涉,红军终于顺利会师,候礼祥所在的红一军却损失惨重,8万多精锐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万,大多数人都在长征中牺牲。

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友们的生离死别后,候礼祥不但没有因此畏惧死亡,反而打心底里为自己的红军身份感到骄傲。

他还想再战,可是身上的多处伤痕和较为严重的腿伤,让他不得不暂时退出休养。抵达延安后,候礼祥被任命为红一师十三团团长,被勒令去后方医院接受治疗。

1937年,侯礼祥又因为上司的赏识和关照,被点名派往红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成之后,他又被调往中央警卫团担任副团长,被委以重任,负责保护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的安全。

图丨抗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因不可恢复的残疾,才27岁的候礼祥决定转业,不再奔赴战场,回归平静的生活,再之后是结婚安家、转入地下、伪装日伪、身份不清……

候礼祥的一生,原本可以风光霁月,奈何命运捉弄人,像一出荒诞戏剧,其中内情又情有可原,只叹他最终也算得偿所愿,恢复清白。

这位经历颇多的老红军,值得所有人敬仰和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