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决定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传统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决定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所占GDP比重达27.4%,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仍以要素驱动为主,自身强大的基数叠加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在第二产业中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在我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亦占到三分之一。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作为“能耗大户”的制造业必须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东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绿色制造的定义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面向环境的制造。“绿色制造”术语由刘易斯首先提出,其文章教育儿童在玩游戏时了解制造业中的环境问题。Dickinson 等在 1995 年发表了第一篇以“绿色制造”为主题的文章,标题为《绿色产品制造》。“绿色制造”提出了新的制造模式,即采用各种绿色战略和技术来提高生态效益。这一战略的理念是以最小能耗生产产品、减少废物产出,并通过回收利用将产出转化为投入。

2012年,我国政府首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出绿色制造的含义,认为绿色制造是一种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浦东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绿色制造具有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产业化等发展趋势。同时,绿色低碳已成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战略核心,而上海则肩负着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使命。

“十四五”是上海全面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稳步实现全球卓越城市和生态之城建设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也是全面推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关键阶段。在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情况下,需要上海在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为全国率先探索走出一条新路。据《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累计完成19家绿色工厂、3个绿色园区、22种绿色产品、4条绿色供应链的创建。2021年,浦东新区成功创建7家绿色工厂。2022年,浦东新区在第一批次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申报中,成功创建10家绿色工厂和2条绿色供应链。截至2022年,浦东新区已累计创建22种绿色产品、36家绿色工厂、6条绿色供应链、3个绿色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国绿色制造相关政策日益健全、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在“双碳”目标下,各省市在绿色制造业上正持续发力。《报告》指出,当前浦东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促进浦东新区绿色制造创新发展并提升环境治理效果,需要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等协同行动起来。

为此,《报告》提出了五条具体建议。第一,从强化科技创新,加强高水平绿色低碳技术供给;第二,激发发展动能,构建高质量绿色制造体系;第三,聚焦特色园区,打造南北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带;第四,加大资金支持,围绕绿色制造构建高效率资金链;第五,着力发展保障,完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推动浦东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得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支持,以上为报告部分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