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继CRT与LCD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具备轻薄、高对比度、可弯曲等诸多特性的OLED备受追捧,面板出货量增势不减: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UBI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主要用于手表、智能手机、可折叠手机等终端的小型OLED显示面板,其出货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7.248亿片增至2027年的9.378亿片;主要用于笔电、电视等终端的中大尺寸OLED面板,其出货量则将从今年的2610万片增至2027年的6950万片。

机构看涨态势下,OLED产业链相关厂家针对OLED技术的创新一直在持续,研发新型材料、改革制造技术或工艺、优化面板设计、攻克痛点问题……多点绽放,正持续优化OLED显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突破:提升发光性能

OLED的全名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据介绍,这里的“有机”指的就是在电场激发下发出亮丽色彩的有机发光材。可以说,OLED有机发光材料与OLED面板发光性能表现和使用时间长短直接相关,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业界的重点,比如:今年3月,OLED材料公司“Lordin”申请一种蓝色OLED材料专利,据了解,该蓝色OLED材料具备高效、长寿命等优点,发光效率超90%,是目前应用在电视与智能手机的OLED材料的3-4倍,发光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近日,俄罗斯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合成并分析出了一类新的荧光团,根据研究,新型荧光团中含有的氰基化合物,可大大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效率,发光强度从2.4倍增加到20倍,发射光的亮度达到75倍……

制造技术或工艺革新:改善显示弱点

OLED因其构造简单,生产流程虽不像LCD制造程序那样繁复,但制程工艺还处于不断改良的阶段。据介绍,目前,FMM(精细金属掩模版)是有机材料蒸发用于OLED显示器大规模生产的主要方法,不过,厂家仍在不断突破:据日本JDI官方介绍,他们开发出全球首个使用无掩模沉积和光刻技术准备量产的OLED技术,该技术在保持传统FMM OLED在薄、轻、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方面特性的同时,解决了传统FMM OLED的老化和寿命短的问题,可实现更高的开口率、更高的峰值亮度和更高的分辨率;UDC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有机蒸汽喷墨印刷OVJP新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干法直接印刷技术,主要将RGB分子物质直接打印在基板上的技术,据介绍,如果稳定下来,数年后可以用于生产大面积的红、绿、蓝(RGB)OLED面板。

面板结构设计优化:解决色偏问题

OLED显示面板主要采用红、绿、蓝三种有机发光材料。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三种有机发光材料的老化特性的不同,使得OLED显示面板容易出现色偏的问题,而目前,改善OLED显示面板出现色偏问题,主要是通过调整各子像素的开口率来控制电流密度,使得红、绿、蓝三种有机发光材料的衰减曲线可以调至基本相同,但因各子像素的开口率不一样,使得掩膜板制备过程复杂,精度很难保证,并且还牺牲了OLED整体亮度和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龙腾光电申请的一项名为“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据介绍,主要通过对OLED显示面板进行设计,在延长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解决了OLED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此外,OLED屏幕的烧屏问题一直备受诟病,不过,近期,小米的一项名为“烧屏修复方法、烧屏修复装置及存储介质”的相关专利公布了,据介绍,可以实现快速检测当用户长时间使用终端上任一应用程序时在该应用显示画面上发生的烧屏现象。图麟科技长期专注于推动显示领域质检数智化,将通过视觉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助力OLED新型显示技术工艺的不断革新。

(本文图片及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