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摄影因为曝光时间长,拍摄人物时无法实现抓拍,只有摆拍才能得到清晰的影像。晚清时期,摄影师是如何导演拍摄现场的?被拍摄的人是怎么摆造型的?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来看个究竟。这些照片是做成相册发行到国外的,所以带有很强的猎奇色彩。

早期的摆拍很简陋,在室外设置一个简单的背景板就是拍摄场地(室内光线暗,没有补光设备,达不到拍摄条件)。有些连背景板也没有,在生活环境里就拍摄了。这些演员的京剧妆扮十分精致、精美,很可能是为了拍照专门花心思扮上的。

这张照片模拟了艺人的工作场景。有人吹笛子、有人吹唢呐、有人拉二胡、有人弹琵琶,个个都很投入。那个年代,专业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传统上属于“贱籍”,雍正帝即位后允许他们脱籍,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种摆拍,就是为了介绍一个行当。旧时代,在北方,修脚行话叫“剜窝的”,大概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挖鸡眼,因此得名。他们裹着几把修脚刀、一块白布,就能在街头揽活了,除了挖鸡眼,还能修趾甲、刮脚气、去老茧、做脚部按摩等等,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技艺不精,可能被顾客斥为“腥活儿”,意即糊弄人。

由于是摆拍,这两人到底是不是新婚、是不是夫妻关系不得而知,他们所展示的婚礼服却是真实的晚清民俗。娶亲俗称“小登科”,新郎哪怕是普通男子,也被允许穿青绿色九品官服;新娘穿大红婚服,上衣下裳,凤冠霞帔,服制类似九品命妇。

两个人正在玩某种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桌子边围了一群人看热闹。墙面上贴着“大杀三方”、“青蚨飞入,白璧进来”等吉祥话,鼓励赌徒多下注。后面那个对赌局视而不见的人,是兑换钱币银两的,为赌徒下注提供方便。

两个少年因为某事发生争吵,打了起来,互相扯着对方的辫子,握紧拳头,随时准备暴击对方。一个怒目而视、一个眼神躲避,不得不说,他俩表演非常投入。摄影师是怎么想到这一出的?为了拍照片,真是花样百出。

整个摊子,摊主一个人用肩膀就扛起来了,四处走动,吆喝着招揽食客。这个架子全部用竹子打制而成,前面放着小锅炉,后面的抽屉里放着食材,上面放着各类调料和碗筷。很想知道那两个食客吃的是什么,馄饨?粥?还是地方小吃?

3位鞋匠聚在一起练摊,肯定不是出于自发,而是摄影师特意安排过来的。平时他们各自挑着扁担,走街串巷,摇着拨浪鼓招揽生意,聚在一起的话,可能要抢生意闹矛盾了。

摄影师把木匠、小店主、铡草的小工、缝补的妇女聚到一块,拍下了这张很奇怪的照片。画面中每个人物都有动作,但总体上看上去却给人一种非常静态、死气沉沉的感觉,不知为何?

穿草鞋的人力车夫拉着一位尊贵的妇女,两人可能都是摄影师特意找来的。拍照时,墙外面很多人看热闹,他们并不在摄影师的设计之内,那个年代,见一次照相机并不容易,能被拍下来更是机会难得。

照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