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的一天,江西省南康府星子县,十来条迎亲的渔船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每条船头都用长长的竹竿挑着一对鞭炮,噼啪炸响,一路从麻头塆的张家,开到谢司塘的杨家,沿途的岸边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以及讨要喜糖的孩子,好不热闹。
这是杨老翁给他的宝贝儿子杨义娶妻。杨老翁是个谢司塘的渔民,50多岁才生了独子杨义,自然看得比心肝宝贝还重,对儿子十分宠溺,揽星摘月也要满足儿子的要求。
如今,儿子已经年满18岁,自己也已经是古稀之年,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阎罗殿,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呢?因此,便想赶紧给儿子娶个媳妇,为杨家开枝散叶。于是,便时常留心一同打渔的渔民家谁有适龄未婚的女子。
前段时间,杨老翁在鄱阳湖打渔,认识了家住麻头塆的张老汉,两人十分投缘,闲谈之间得知张老汉家有个16岁的女儿,名叫芸娘,尚未婚嫁,便赶忙推销起自己的儿子,张老汉很是满意。
过了几天,杨老翁就与儿子带着聘礼上门提亲。杨老翁见芸娘生得落落大方,心中很是欢喜。张老汉见杨义为人老实,也很是满意。一对年轻男女虽是父母之命,但也是相互看对了眼。于是两家很快定下了婚期。
因为两家都依水而生,中间相隔20多里水路,所以杨老翁便请了乡亲帮忙,用渔船迎亲,将新娘从麻头塆接到谢司塘后,再用花轿将新娘从码头接到家中,拜堂成亲。吵吵闹闹,一直到昏天黑夜,客人们才陆续散去,杨老翁立刻催着儿子赶紧洞房,为杨家延续香火,自己则焚香告祭祖宗,祈祷早日抱孙子。岂料,乐极生悲。
第二天一早,杨老翁做了早饭,在婚房外叫了几声都没有人答应,杨老翁以为儿子儿媳太困,还在睡懒觉,便收拾东西去了鄱阳湖边,织补破损的渔网。一直忙到正午时分,杨老翁才赶回家中,却见桌上早饭丝毫未动,婚房大门也依旧紧闭,心中十分纳罕,儿子很少有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的。
于是,杨老翁便准备敲门叫醒儿子,岂料房门竟然是虚掩的,便走进婚房瞧个究竟,结果大惊失色!
只见儿媳一丝不挂地死于床上,儿子却不知所踪。杨老翁暗道一声“大事不好”,也顾不得什么礼仪,连忙上前查看。被褥虽然凌乱,但并没有打斗的迹象,儿媳身上也没有外伤,难道儿媳有什么隐疾,新婚之夜不幸发作而死?可是儿子去了哪里?
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先找到儿子问清缘由,才好跟亲家交代。于是,杨老翁连忙出门寻找儿子。因为死了人,杨老翁也不便大张旗鼓地寻找,只能自己偷偷寻找,可是找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到儿子的踪影。如今正值炎炎夏日,尸体如果一直摆在家中,必然会腐烂发臭。无奈之下,杨老翁只好驾船赶到麻头塆,告诉张老汉。
张老汉突闻女儿暴毙,又惊又悲,连忙随着杨老翁到家中查看,见女儿果真已死,悲痛欲绝,抓着杨老翁要他偿命。杨老翁连忙安抚张老汉,并指出芸娘身上并无外伤,肯定是有什么为人不知的隐疾,才会在新婚之夜暴毙而亡,接着又劝说张老汉让芸娘入土为安,免得尸身腐坏。
张老汉才不相信什么女儿有隐疾的说法,而且女儿死了,女婿杨义却一直没有露面,他便怀疑是杨家父子合谋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当场拂袖而去。
杨老翁见亲家走了,也无可奈何,只得找人将儿媳芸娘入殓,埋入自家坟地里。等一切收拾停当,县太爷就带着一众衙役闯进了杨老翁家。
原来,张老汉见杨老翁咬定女儿是暴毙,情知争辩无意,便到县衙控告杨家父子谋害女儿,如今还要将尸体掩埋,毁尸灭迹。
此时的星子县知县名叫郑祖琛,字梦白,乃是浙江乌程(现今吴兴)名门郑氏之后。郑氏的祖上源自河南荥阳,宋代时南迁到浦江,世代都笃行孝义,且家族众人一直住在一起,从不闹分家。宋、元、明、清的多位统治者都对郑氏一门多有表彰,推之为郑氏义门。郑氏的家规被汇编成《郑氏规范》,教导子孙“厚人伦”“美教化”,不仅被当时的人所尊崇,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郑祖琛作为郑氏义门第23代传人,也很得时人尊重,在嘉庆十年高中进士后,就被安排到星子县任县令。
次日一早,郑祖琛赶到杨家时,婚房已经被收拾一新,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为了查验新娘死因,郑祖琛命人挖出新娘棺椁,让仵作开棺验尸。
然而,当芸娘的棺材被打开时,却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棺材里躺着的并不是16岁少女的尸身,而是一具老头子的尸体!这老头的年纪大概在六七十岁左右,是被人用斧子从背后砍死的,斧伤深入肺腑,显然是一击毙命。
看着突然出现的老人尸体,众人都是目瞪口呆,杨老翁更是惊骇,昨天埋下去的明明是儿媳的尸身,怎么才过了一晚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呢?
原本是接到谋杀儿媳的命案,如今却多出一具男尸,一下就出现了两桩命案,这让郑祖琛不得不重视起来。他立刻就地审讯杨老翁,命他交代实情。可杨老翁却一问三不知。
郑祖琛登时大怒,喝道:“这尸体是你亲自掩埋,如今女尸变男尸,你竟说不知,莫不是你杀了人,却故意想要掩盖罪行?还不快快招来!”
杨老翁不停磕头,直呼冤枉。郑祖琛便命人对杨老翁动刑,杨老翁被打得奄奄一息,却依旧说不出个所以然。郑祖琛无奈,只得将杨老翁带回县衙,再做进一步调查。
明察暗访了一个月,郑祖琛也没有查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正在苦恼之际,杨义却突然投案自首。郑祖琛大喜过望,立刻开堂审案。
原来,杨义学过一些剃头和按摩的手艺,新婚之夜,杨义与妻子芸娘在床上嬉戏,杨义用手指戳芸娘的神阙穴,此穴位于肚脐眼的正中位置,点按时能够冲击到肋间神经,引人发笑。
杨义见芸娘耐不住痒,“咯咯咯”笑个不停,觉得有趣,就不停用力点压,却不料,新娘的笑声戛然而止,一动不动。杨义一开始还以为芸娘在跟自己开玩笑,故意吓唬自己,于是又戳了几下,仍旧不见芸娘有任何动静,便知道出了事。
杨义立刻点灯查看,芸娘竟然没了呼吸!杨义当即吓出一身冷汗,惊惶不知所措,于是便收拾东西,跑到山里躲了起来。如今听说父亲因为自己蒙冤受刑,于心不忍,便前来衙门自首。
于是,郑祖琛便将杨老翁放回家中,把杨义关进大牢,但并没有急于定罪。因为芸娘之死虽然已经弄清,但芸娘尸体不翼而飞,且多出来的男尸始终无人认领,究竟是谁杀了老头,又为何换走芸娘尸体?
郑祖琛加大人力,到处打探,并张榜让人们前来衙门认尸,可是转眼过了3个月,却依旧毫无头绪。郑祖琛不愿潦草结案,使死者含冤,使凶手逍遥法外,便向上头申请延期3个月。
清朝有限期破案的规定:州县官员办理案件,如果超过3个月未结案,官员将被降三级调用;如果超过4个月未结案,则将官员革职查办。如果官员遇到疑难案件,可以申请延期3个月,但是3个月后仍未破案,则按照前述违期处理。
郑祖琛申请延期后,还是一无所获,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寝食难安。眨眼之间,3个月的延期也过了,郑祖琛正准备自请处分时,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死去的芸娘竟然来到了公堂上!
原来,杨老翁被释放后,想到儿媳妇的尸体不可能凭空不见,便觉得儿媳没有死。不管他是真的如此认为,还是为了救儿子而如此期望,总之,自那之后,杨老翁出了打鱼,就是寻找儿媳。但凡看见跟儿媳差不多年纪的女子,都要仔细瞧上几眼,以至于被妇女当做老流氓打骂。但是与儿子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天,杨老翁架船一路开到周溪,时值中午,有些饿了,便想到岸上买点吃的。突然,看见一个年轻的妇女在溪畔浆洗衣服,越看越觉得像自己的儿媳,便试着喊了一声儿媳的名字:“芸娘!”
那妇人闻声,回头看来,两人皆大惊失色!这洗衣服的妇人正是杨老翁死去的儿媳芸娘!
芸娘当即丢下衣服,朝杨老翁走来,“公公,您怎么会在这?”
杨老翁见芸娘朝自己走来,不由后退几步,颤声问道:“你,你究竟是人是鬼?”
芸娘面露悲怆,哽咽道:“公公莫怕,芸娘是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到您的船上去,我再将实情一一告诉您。”
正当杨老翁准备带着儿媳芸娘上船时,突然斜刺里冲出一个背着木匠工具箱,20来岁的年轻人,二话不说,拽着芸娘就要往回走。芸娘一面奋力挣扎,一面怒喝道:“寇三狗,你这无耻小人,我公公在此,还不快放手!”
杨老翁见状,也立刻上去帮忙,但年老体弱,哪里是年轻人的对手?年轻人用力一推,就将杨老翁推倒在地,起不了身。芸娘见公公受伤,便大叫救命。恰好正午时分,停泊在岸边休息的渔船众多,渔民见三人发生争执,一个老人被推翻在地,纷纷赶过来,将年轻人拉开。
寇三狗见人多势众,也不敢再上前拉扯,高声喊道:“这婆娘是我媳妇,这个老无赖要诱拐我媳妇,你们说,我难道不该把我媳妇抢回来吗?”
芸娘听闻寇三狗所言,当即朝他啐了一口:“胡说!谁是你媳妇?明明是你将我抓来此处,强占了我。如今我公公找来,你还敢血口喷人,大家不要听这无赖小人的谎话!”
双方各执一言,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谁是谁非。于是,船头便提议将3人送官,交由官府裁决。杨老翁与芸娘自是不怕的,但寇三狗却坚决不从。
船头乃是官府任命,管理当地渔船的,自然容不得寇三狗耍赖,当即将三人捆了送官。此时,杨老翁突然想到,儿子杨义还被关在星子县的牢房里,如今芸娘未死,儿子便没有杀害芸娘,便将各种缘由告诉船头,并央求他将他们送到星子县的衙门审理。船头觉得有理,便命人将三人送到了星子县县衙。
郑祖琛接到报案,立刻开堂审理,见到“已死”的芸娘,大吃一惊,立刻命她将实情原原本本地道来。
原来,杨义学艺不精,只知按压神阙穴能使人发笑,却不知下手过重的话,会震动肠管,伤及膀胱,严重的话能够使人机体失灵,甚至晕死过去。
新婚之夜,杨义与芸娘嬉戏,不慎按压过重,导致芸娘假死,却不知道如何施救,惊惶之下躲进了山里。而杨老翁没有仔细验看,便急于下葬,将芸娘埋入土中。
当天晚上,芸娘迷迷糊糊转醒,发现自己在一口漆黑的棺材里,便拍打棺盖呼救。所幸,棺材埋得并不深,正好被寇忠与寇三狗叔侄俩发现。于是两人挖开坟墓,将芸娘从棺材里救了出来。
芸娘获救后,跪谢叔侄俩,并请求他们将自己送回家中。寇忠同情芸娘,便答应送她回杨家,谁知侄子寇三狗见色起意,竟然想要霸占芸娘。寇三狗对叔叔寇忠说道:“我自幼家穷,二十多岁了还娶不起媳妇,如今这漂亮媳妇就是老天爷赏给我的良缘,一来不用花钱找媒人,二来不用聘礼,这媳妇还生得如此娇滴滴,怎么能送回去?”
叔叔寇忠却不同意,当即训斥道:“混账!你即便要娶媳妇,也得征得人家同意,怎么可以乘人之危?不行,必须将这女子送回去!”
谁料这寇三狗竟恼羞成怒,觉得叔叔阻碍了自己的好事,竟挥起斧子将叔叔砍倒在地,然后将他装进芸娘的棺材里,掩埋起来。芸娘被眼前一幕吓破了胆,想要逃跑,可是双腿不听使唤,最后被寇三狗捆回家中。
刚开始的时候,寇三狗天天将她绑在家中,防止她逃跑。后来,寇三狗见芸娘温顺了,便允许她出门洗衣服。芸娘想要逃跑,可是人生地不熟,找人求救,被寇三狗发现便是一顿毒打,而且自己在当地无亲无故,寇三狗随便几句话就骗过了旁人。直到公公找来,芸娘才有机会脱身。
郑知县听后大怒,立刻对寇三狗进行审讯,寇三狗见事已至此,无从狡辩,只得认罪,承认自己杀害了叔叔,强占了芸娘。
最后,郑知县判寇三狗凌迟,将杨义释放,让杨老翁、杨义、芸娘回家团聚。
此案之所以能够破获,得益于郑祖琛不愿潦草结案,使死者含冤,使凶手逍遥法外,而是冒着丢掉乌纱帽的危险追查到底!最后,还了杨义的清白,免去了杨老翁白发人送黑发人,也让芸娘能够与家人团聚,皆大欢喜。
正是:奇案扑朔有迹寻,只待清官察秋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