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 回忆 《红二十六军》纪念红二十六军成立90周年

回忆《红二十六军》

汪锋
......

1932年8月25日,中共陕西省委进行政组。改组后的省委由孟坚构任书记,李艮、王松年任常委,杨珊(已出狱)任秘书长,原书记杜偷密开省委,改任红二十六军政委。

年龄不到 22 周岁的汪锋接替高维翰,任省委委员、省委军委书记一职,走上了省委军事领导岗位。
压在汪锋肩上的重担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联系张汉民、阎揆要和警卫团的党组织;

二是负责杨虎城十七路军及陕西地方保安团队中的党的工作;

三是领导陕甘游击队和红军创建新苏区,这也是三个重担之中最重要的任务。
之所以最重要,其原因要归结于 5个月以来,中共临时中央与陕西省委上下的互动与联系。
3月20日,陕西省委决定将仅仅成立一个多月的陝甘游击队改编为正规红军,并向临时中央请求番号。同时,又指示陝甘游击队迅速由关中以北的山区丘陵地带向滑河北岸的平原地区发展,以配合武装农民和城市革命,夺取渭北政治、经济中心三原县,建立红色政权,然后进攻泾阳咸阳,截断渭河交通。
4月20日,临时中央针对欧西省委的决定,对欧甘游击队及其仓造的陕甘边新苏区的工作作出了一个相应的决议。決议决定并同意中共陕西省委创建红军的意见,决定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一师”,并由省委一名常委任军政委。决议还要求更多地在开展游击队运动中创立新的红军及陕甘边苏区。但是,关于游击队的行动方向问题却给予否定,并严肃指出:“夺取大城市,截断渭河交通还不是目前陕西红军与游击队所能胜任的,应将游击队活动的正宁、 旬邑、耀县等地发展为根据地,然后再向泾渭扩大。”
中共陕西省委接受了临时中央的决议精神,于6 月1日作出《关于创造陕甘新苏区与游击队工作的决议》,提出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新的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的三大任务。
6月26日,临时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时任陝西省委书记的杜衡代表陕西出席会议。会议作出 《关于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苏区的决议 》,将创建陕甘边苏区和建立红二十六军作为北方觉组织的“第一项基本任务”。
8 月1日,临时中央又向陕西省委发出指示信,信中要求省委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特别是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坚决执行中央北方联席会议精神,创造陕甘边新苏区和红二十六军,立即成立红军一个团。信中派孟坚担任省委书记,李艮、王松年任常委,杜衡负责陕甘游击队,任红二十六军政治委员。同时,还指示陕西省委要重视甘肃党的工作,负责建立甘肃省委,组织领导兵变,配合农民斗争,建立陕甘边苏区。
8月25日,孟坚到陕后立即召开 省委会议,传达北方各省委联席会议精神和 “八一指示信”,正式改组了省委。会议根据“八一指示信”精神作出陕西省委关于帝国主义、国民觉四次“围剿”,创造陕甘新苏区及红二十六军决议案,会议还决定成立中共陕甘边特委和渭北特委,并派干部去陕南,同时去陕北、陕甘边、甘肃兰州等地开展工作,配合陕南农民斗争,建立川陕边苏区。
汪锋任省委军委书记不久,9 月初,陕西、甘肃之敌以4 个团的正规武装和一些反动民团分别由甘肃陇东的正宁、宁县,陕西的同官(今铜川、彬县、旬邑、富平、耀县等,向陕甘游击队发动新一轮的 “围剿”,企图将陕甘游击队一举消灭在照金地区。陕西省委适时地向陕甘游击队和地方游击队发出粉碎 “国剿”指示,向临时中央报告了陕甘边反〝围剿”的计划。游击队总指挥部按照省委的指示精神将部队主动撤离照金,“围剿之敌扑空,以为游击队“溃逃”而放松警戒。游击队抓佳战机,杀了个回马枪,连夜奔袭照金,一举歼灭深入照金的反动民团 400 余人,活捉民团长,缴获长短枪共 300 余支,然后转入西北方向的淳化县,又歼敌一部,摆脱敌陕甘军警备旅的追击,进入陕西旬邑的马栏一带。
9月中旬,转移到陕甘交界南梁二将川地区的陕甘游击队,经过10来天的休整,于25 日攻打陕西省保安(今志丹)县城,由于情报有误,致使攻击失利,游击队伤亡较大,被迫向南梁一带转移,途中遭敌袭击,游击队再度损失,刘志丹、谢子长、阁红彦等不得不带领队伍分路游击。
10 月中旬,阎红彦、杨重远率部在燿县老爷岭地区筹集了一批经费,返回南梁,解決了游击队的给养问题,然后进入延安以北的安塞、安定(今子长)一带活动,又筹集到一批经费。刘志丹率部在甘肃陇东的合水、庆阳一带开展游击,筹集到一批粮食,游击队的给养有了保障。由谢子长带领的游击队部分 伤病员,在平定川山林也基本休养康复。11 月,陕甘游击队在照金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组建了芋园游击队。经过两个月的休养生息,陝甘游击队元气恢复,士气高涨,保存了革命力量。12 月中向,各路游击队重新集结于陇东合水县-黑木塬,为发展和改编为正规红军创造了条件。

1932年12 月24日,陕甘游击队集结于陕西宜君县的转角镇(今属旬邑县),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杜衡任红二十六军政委兼红二团政委,汪锋任党委书记,王世泰任团长,刘志丹任政治处处长。

这是士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创建的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

节选自《汪锋传》

汪锋 陕甘边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是陕甘边地区革命时期我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红军的创建人之一,是陕甘边区的卓越领导人。建国后长期担任党政军主要领导,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重大贡献。

汪锋(1910-1998)原名王钧治。陕西蓝田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蓝田县学联 主席、团委书记。

1928年5月,参加渭华起义。后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

1931年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组织部长、军委书记。

1932年起, 任中共渭北特委书记,红二十六军第二团代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中共汉中特委书记。

1934年冬,到上海中共临时中央局做敌军工作。

1936年春,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军特派员。

1938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军事部部长。

1941年,任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中共关中地委副书记。

1945年后, 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鄂豫陕边区党委书记、边区政府主席兼鄂豫陕军区政治委员,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政治委员。

1948年后,任中共陕南区委书记,陕南军区兼第十九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部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

1960年任中共西北局书记处书记,

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甘肃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77年后,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自治区革委会主任,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主席,乌鲁木齐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兼党委第一书记。

1987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