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不少小区里流行着一种“送药热”,这让寒冬腊月的北京城里,疫情凛冽的形势下,人们的内心感到一丝暖意,也让人们坚定了疫情终将过去,就像冬天终将过去,春暖花开指日可待一样。
微信群里的一句求助信息,便有几家邻居抢着把药品送过来,自己瞬间成了药品硬通时代下的富人;邻里微信群里不再是闲言碎语,反而成了人们杨康经验分享,一起加油鼓劲的平台,邻里之间不再冷漠,因为这场疫情,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动人场景。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当今社会城市作为社区居民的集合体所一直追求的一种状态,邻里之间的互动和自发连接,更能体现出北京这座首善之城的温度和人情味儿。
记得此前的疫情防控阶段中,曾出现人们对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那个时候的邻里相助便体现出了北京市民之间互帮互助和社区的自制能力,而这次社区居民对药品的需求可能更为紧迫,因为药品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救治,如果得不到药物的治疗,或许就是生命的威胁。
尤其是疫情放开后需要被重点关照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手机操作能力不熟练、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出门便会极大增加被感染的风险,所以他们对药品的需要更加紧迫。也因此,对药品的共享更是一种雪中送炭,从而更显得难能可贵。
有关部门一直在向社会发出倡议,呼吁人们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不必恐慌,不必囤药,要把药品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用药的人,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北京是一座拥有者两千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人们感叹生活节奏太快,每个人都被限制在自己的小格子里,从而感受不到邻里的热情与温暖。此次人们的挺身而出和抱团取暖却打破了这种隔阂,这种新时代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关系已经得到构建,互助精神已经在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里开始传承。
城市很大,有时候也很小。让善意在邻里之间流动,让更多人在冬日里也感受到温暖,我们从来不只是楼道里点头致意的陌生人,而是能够风雨同舟的好朋友。
热门跟贴